彭光洪
保康縣歇馬鎮中心學校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聚焦“三心”行動,開展“雙培養”工作,即把優秀的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和管理的骨干,實現了“一年入門,兩年合格,三年優秀,四年骨干”的目標,促使更多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為業務骨干、成長為共產黨員,圍繞青年教師培養做好文章,多措并舉建強教師隊伍。
啟動“初心”領航行動,引導青年教師“站上”講臺
抓思想引領,堅定信仰。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作為譜寫新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給學校教育賦予了更多新要求。作為教育更要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創造新業績;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更要加強學習,不僅要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學指導用書,更要學習黨和國家重大會議精神,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方針、教育政策。歇馬鎮中心學校堅持對新上崗教師進行崗前集中思想教育和紀律警示教育,激勵他們修德修能,做“四有”好老師。堅持舉辦“新崗教師讀書班”,組織新上崗教師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學流程,鼓勵他們在教育教學崗位上實現自己的教師夢想。堅持教師節組織新上崗教師“走邊遠、踐師德、強擔當”,通過參觀體驗高寒邊遠山區學校,讓他們感受老教師扎根山區、奉獻教育的情懷。堅持定期舉辦“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會”,聆聽全國模范教師喬永斌、王安青等優秀教師的教育故事,激發他們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組織讓新上崗教師深入教學點,進教室、進寢室、進食堂,體驗教學點師生的學習和生活,通過對比,催生感恩之心,增強幸福感、滿足感。堅持利用微信群、qq群、學習強國等網絡平臺引導學習交流和思想碰撞,傳導正能量,用堅定的信念武裝頭腦,堅定教育信仰。
堅持邀請新上崗教師、非黨員干部列席學校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匯報思想,交流體會,讓他們在莊嚴的氣氛中受到熏陶感染,增強黨性。堅持制訂黨員先鋒清單,實行新老黨員結對聯系,提高黨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和專業成長,激勵支部黨員教師、年輕教師迅速成長為學校乃至縣市級教育教學骨干。一批優秀年輕教師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志愿書,并被納入培養對象。
抓方向指導,把舵定航。工作的方向先于行動,學校這個大家庭需要一批想干事、愿干事且能干事的年輕同志逐步充實到學校領導隊伍中來。學校堅持選拔年輕教師跟崗學習,參與管理。堅持為年輕干部壓擔子、搭臺子、豎梯子,讓他們在工作實踐中得到快速成長。堅持每周召開校委會(辦公會),通報、總結、安排工作,鼓勵年輕干部、跟崗學習的年輕教師交流分享工作感悟、困惑與建議。堅持重點對年輕干部負責的工作出謀劃策,分析利弊,精準指導。堅持用“巡課”對年輕教師的教學常規進行“面”上管理、“點”上研究,引導他們既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覺,又有會干事、干成事的本領。學校辦公會是教師成長的“導航儀”,一批年輕干部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快速成長,并逐步承擔起學校管理重擔。
開展“匠心”提升行動,引領青年教師“站穩”講臺
抓青藍結對,實現互助。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是幫扶青年教師,尤其是新上崗教師成長的快速通道。學校堅持把青藍工程儀式放在每年的教師節舉行,要求指導教師一要帶德,二要帶才,三要帶教,四要帶研。要求年輕教師一要老老實實做“徒弟”,努力追求自身教學的高品位;二要確定發展目標,規劃設計自己的教育生涯,做一名勤奮、快樂的教師。黨員教師積極擔任指導教師,負責指導1名以上年輕教師。學校定期評比優秀師徒、優秀指導教師。“搭臺子、壓擔子、促尖子”,基本實現青年教師“一年站穩講臺、兩年勝任教學、三年力創佳績”的成長目標。每一名師傅也實現了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標,教育教學技能得到更好發展。
抓集體備課,加強反思。集體備課是培養年輕教師深鉆教材、反思成長的有效途徑。教師經歷提前備課形成個案,備課組集體商討形成共案,針對實際授課反思形成“特案”,反思、生成、升華。黨員教師、骨干教師積極擔任“主備”,積極引領年輕教師提升教學研究能力。年輕教師在參與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經歷多重反思,教學研究技能逐步得到提升。
抓達標煉課,引領成長。開展全員性課堂達標煉課活動形成常規,每學年的第一學期主要抓全員教師特別是新上崗教師、轉崗調入教師的熱身煉課活動,第二學期開展全員達標驗收活動。活動中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在課改工作中的示范帶頭作用,主講示范課、引路課。學校堅持對年輕教師定煉課主題,審教學設計,評授課質量,推教學精品,有效落實“立德樹人”。
抓跟崗學習,補齊短板。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使用是最好的培養。學校黨支部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求全責備等觀念,精選年輕教師,以“跟崗學習”形式參與學校管理。為已確定為培養對象的非黨骨干教師指定政治導師,為黨員非骨干教師指定業務導師,實現“點對點”精準引領。鼓勵年輕教師在做事中積累經驗,并樹立威信。注重在完成重大活動,應對重大考驗中發現優秀年輕干部。積極細化“雙培養”實施細則,有意識地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增強學校核心力量;把黨員培養成教學骨干、優秀班主任、學校管理干部,增強榜樣示范作用。近三年來,歇馬鎮發展黨員3名,2名教師被納入培養對象,4名教師成為入黨積極分子,2名教師被評為縣級優秀班主任,8名教師被評為縣級名師。
2018年,歇馬鎮中心學校與保康縣熊繹中學結成“生本教育改革聯盟”,定期選派學校優秀管理干部、優秀教師赴熊繹中學跟崗學習管理,目前已經有三批超過20人次參加了跟崗學習。
學校黨支部聚焦教師需求,創新載體,精準施策。青年教師在學習中完善自我,在實踐中發展自我,在合作中奉獻自我,在競爭中提升自我,逐步完成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
推進“靶心”瞄準行動,引航青年教師“站好”講臺
抓跟蹤管理,實現突破。好教師是“練”出來的,好干部是“管”出來的。一項工作,從安排部署、執行落實、總結反思,到最后鞏固提升,執行中上下溝通,堅持檢查考核,好的做法、經驗及時肯定并宣傳推廣。學校黨支部堅持對青年教師定期談心談話,重點聚焦,深入監督,早提醒、早糾正。堅持對青年教師實行“五個一”跟蹤培養,即每學期讀一本好書,每個月講一節公開課,每兩周寫一篇教學反思,每周聽一節指導教師的課,每學年積累一件教科研成果。堅持正向激勵,充分調動年輕教師、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整個培養過程,每一個環節指導有力,執行有力,落實有力,不打折扣。
抓結果運用,實現升華。抓實過程、抓嚴細節固然重要,但根本上還是要解決人的問題。挖掘和激發人的潛能才是解決執行力的根本。每一個人都有公平公正、物質與經濟的、尊重理解、成就自我、減輕壓力、改善條件的需要。學校建立合理的激勵評價機制,最大程度的滿足教職員工的這些最基本的需要。堅持獎優罰劣,樹立典型,鞭策后進,考核、考評與績效掛鉤,與評優表模掛鉤。注重從政治素質、業務水平、擔當作為等表現中識別年輕教師,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樹立從一線選拔使用干部的用人導向。近兩年,歇馬鎮中心學校10余位年輕教師走上了管理崗位,做到對年輕干部用當其時、用當其位。
唯才是舉,得才必用。經過一系列“雙培養”舉措,學校精心構建的后備干部、教學骨干儲備機制日益健全,年輕教師自覺向實踐學習,拜老教師為師,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鉆業務,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近三年,歇馬鎮中心學校20多人晉升為高級教師,培養省市縣級骨干教師15人、襄陽市隆中名師2人、縣級名師4人、市縣級優質課教師近30人,年輕骨干教師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成長起來。
責任編輯/楊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