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咸
摘要:目的 分析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臨床效果。方法 抽取80例在我院就診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抽取時間段在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間。80名患者均確診為下肢靜脈血栓,所有患者均分別采用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和下肢靜脈造影進行檢查,以下肢靜脈造影作為診斷的金標準,以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檢查結果與下肢靜脈造影檢查結果進行對比,觀察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結果 采用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檢查后,79名患者檢出為下肢靜脈血栓,檢出率為98.75%,兩種檢測方式檢測結果不能構成統計學分析(P>0.05)。結論 對于下肢靜脈血栓患者,采用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進行,檢出率較高,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下肢靜脈血栓;下肢靜脈造影;檢出率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下肢靜脈血栓主要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凝固,造成血流緩慢,血液在深靜脈中由液態轉換成為固態,導致血液無法回流,造成靜脈壁炎癥形成[1]。此種現象多發生于四肢,其中,下肢發生最為常見。一般采用下肢靜脈造影作為檢查的金標準,但是下肢靜脈造影屬于有創檢查,容易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且檢查使用的造影劑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一定限制,同時檢查費用較高,無法廣泛的應用到臨床中[2]。本文主要探究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診斷下肢靜脈血栓臨床價值,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抽取80例在我院就診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資料進行研究;研究時間:由2019年10月開始,到2021年10月結束。所有患者均經過下肢靜脈造影確診為下肢靜脈血栓,同時采用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進行診斷對比。50名患者性別為男,30例患者性別為女;年齡范圍在42歲-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37±1.02)歲;體重范圍在52kg-92kg之間,平均體重為(65.24±0.14)kg;其中外傷和手術史患者28例,長期臥床16例,下肢靜脈曲張15例,腫瘤病史11例,外傷患者10例。
1.2檢查方法
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診斷方法步驟:患者首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診斷,患者采用仰臥位自然伸展,將探頭放置于檢查部位,仔細探查患者淺表動脈、下深靜脈、伴行動脈等,并對檢查情況進行記錄;同時觀察患者血管內情況,如血流速度、走向等,若發現血栓情況,應進一步觀察患者血栓的部位、范圍和回聲指標。與患者既往病史相結合,根據患者疼痛部位、腫脹部位進行重點觀察。其次為患者聯合腹部深探頭進行腹部彩超檢查,實施進一步檢查,探究較深及明顯腫脹的部位進行檢查,對患者情況進行確診。
1.3觀察指標
檢出率,以下肢靜脈造影為檢查的金標準,統計患者采用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的診斷的檢出率,判斷采用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的臨床應用價值。
診斷標準[3]:(1)患者的肢體明顯可見皮膚為暗紅色,同時伴有脹痛,溫度升高,且Homans 呈陽性;(2)患者多伴有手術史、外傷史、靜脈曲張時等;(3)患者伴有超聲檢查異常和靜脈造影檢查異常;(4)血漿D-二聚體水平明顯高于正常范圍。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運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研究中檢出率采用[(n)%]進行表述,采用卡方檢驗法進行檢驗;當P值<0.05時,說明組間數據差異顯著,數據可以構成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種檢查方式結果的檢出率
患者均采用下肢靜脈造影檢查方式進行確診,采用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診斷進行對比,檢出率為98.75%,組間差異較小,數據無法構成統計學分析,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討論
下肢靜脈血栓患者最常見的癥狀為下肢突發腫脹,患者在急性期會出現體溫異常,皮膚暗紅等,嚴重患者則會出現張力行水泡,皮膚顯暗紫色,如不及時進行診斷治療,將會造成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綜合征,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4]。下肢靜脈造影檢查成本過高,且造影劑和檢查過程均會為患者帶來一定傷害。而高頻超聲檢查可以直觀檢查患者血管情況,但是對深靜脈血栓檢查結果較差,存在一定的漏診率。聯合腹部彩超,可以有效診斷靜脈管腔的情況,能夠清晰顯示管壁細微狀態,提高臨床診斷的檢出率和準確率。
研究表明,采用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檢出率為98.75%,與下肢靜脈造影檢查結果對比,數據差異較小,數據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高頻超聲聯合腹部彩超診斷下肢靜脈血栓,與下肢靜脈造影檢查金標準對比,檢出準確率較高,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劉誠,蘆桂林,董珊珊,等. 血漿D-二聚體水平聯合床旁超聲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價值[J]. 中外醫學研究,2021,19(7):64-66.
[2] 侯惠萍,袁海霞,林樂武,等. 血漿D-二聚體聯合床旁超聲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價值[J]. 中國臨床醫學,2020,27(3):497-500.
[3] 高遠,潘曉英,李建濤,等. 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在創傷患者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癥診斷中的預測價值[J]. 中華創傷雜志,2021,37(10):932-937.
[4] 盤平安. 血漿D-二聚體檢測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研究[J]. 當代醫藥論叢,2021,19(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