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在現代護理工作中,評判性思維能力已成為專業、安全、高效的臨床護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它是臨床護理工作中決策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基礎。筆者主要從評判性思維的理論基礎、對臨床護理工作中運用意義等多方面、多角度出發,進行探討和發現,以期為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提供理論依據和實際指導作用。
關鍵詞:評判性思維;分析;提高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評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亦稱為批判性思維,是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選擇、識別假設[1],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從而做出正確取舍的高級思維方法及形式。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在現代社會,評判性思維被普遍確定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2]。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在現代護理中,護士作為臨床工作者,培養及擁有評判性思維對護理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究竟什么是護理評判性思維?怎樣才具有評判性思維和評判性思維對臨床護理工作具有哪些實際意義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
1.什么是臨床護理工作的評判性思維
1.1不盲從,敢于質疑,甄別真誤
正確的質疑是評判性思維的外在表現,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不為常規思維所局限和禁錮,善于質疑,確保各方面信息和材料的可信性,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和措施。如對醫生的醫囑:5%GS 250ml+10%KCL 10ml ivgtt,執行護士能夠聯想到鉀的靜脈補液濃度極限的相關知識,判斷出這則醫囑是錯誤的醫囑,不盲目執行醫囑,能夠將風險排除在外,從而保證了護理措施的正確性。
1.2 知識豐富,清晰知曉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并知所以然
在平時臨床護理工作中,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能夠加強多項知識的分析和總結,從理論基礎出發,找出它們之間的相關聯系和區別,有理有據,遵循科學。如在為患者保留灌腸時,慢性菌痢患者應采取左側臥位,而阿米巴痢疾患者宜采取右側臥位,同樣的操作而患者不同臥位,就是依據病變的解剖部位的不同。知曉不同和相同,從而保證護理措施的準確性。
1.3注重細節,判斷相關因素
在臨床護理實踐中,能夠做到關注細節,及時發現問題并迅速找到問題的原因,進行相關的護理和治療。如輸液頭孢患者突然嗆咳不止,面色發紅,在此情況下,護士能夠聯系到能夠引起嗆咳的相關原因,此時患者沒有進食及誤吸等外在因素的存在,但是過敏反應的一部分患者會有喉頭水腫的癥狀,就會發生嗆咳癥狀,基于這點,能快速做出反應:夾閉輸液,更換輸液藥物及輸液器,保持靜脈通路,匯報醫生,遵醫囑用藥,觀察病情,并同時予以心理安慰緩解患者緊張和恐懼的情緒,很快患者嗆咳得到改善并逐漸消失。邏輯思維和逆向思維的能力,運用專業技能,保證了護理措施的及時有效性。
1.4樹立風險意識,執行相關規范與制度,適時啟用應急預案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即使遇到自己未遇見的問題時,能依據相關的規范和制度,做出正確而果斷的決定。如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醫囑執行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從而保證護理措施的安全性;在臨床上發現同事發生不良事件,應積極、迅速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流程,指導采取有效補救的措施,將危險和損失降到最低點,從而保證護理措施的多維性。
1.5交叉運用相關護理理論
在護理體系中,熟練運用護理程序知識,視患者為生理、心理、社會的綜合體,動態評估,及時診斷,依據馬斯洛的層次論確定首優問題,制定精準計劃并有效實施,在PDCA循環中不斷評價和反饋信息,從而在動態循環中逐步完成護理目標。在實際護理工作中能靈活運用護理程序和PDCA管理循環,可保證護理措施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易于實踐性。
2.怎樣具有臨床護理工作的評判性思維的能力
從護理學角度看,評判性思維是護士面臨臨床復雜的護理問題所進行的有目的、有意義的自我調控性的判斷、反思、推理、決策的過程,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的結合體,評判性思維的形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
2.1不斷加強理論的學習和鞏固,不斷加強經驗的總結
評判性思維的形成要不斷加強理論的學習和鞏固,夯實專業知識基礎,在知識間加強比較和分析,將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護理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醫學基礎知識、人文社科知識及護理學知識這三方面知識,只有學習各種不同知識,才能為我們的大腦思維提供正確的導向,才能使我們的大腦成為評判性思維的超導體。而加強經驗的總結是對以前行為的反饋過程,它使我們目標更精準,效率更高。
2.2 注重思維方式的培養
我們常說:“思考難題并且找出解決方案的能力比知道特定的知識更重要”,因此思維方式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護理評判性思維既包含邏輯性思維,也包含逆向性思維;既需要科學思維,也需要道德思維,是多維度、多內涵思維形式和思維內容的結合體。評判性思維的信息來源多元化,通過觀察、溝通、體驗、反思、推理等,再經過自身的概念化、分析、合成等精煉的過程從而得出一個比常規思維更為準確、全面的結論。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可以在護理診斷、情景模擬、個案護理、護理查房、護理會診、??谱o理過程中進行一系列問題的討論和總結,促使護士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做個有心人;主動思考患者存在的問題,關注臨床診療過程,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摒棄僵化思維、培養發散思維,提高思維靈活性。同時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培養護士統籌工作方法的運用,使護理人員思維結構得到整合、重構和優化。
3.評判性思維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意義
3.1有效提高臨床護理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護理評判性思維的是護理人員將多方面的知識融會貫通,運用先進的思維方式而進行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并指導護理人員做出相應的護理行為。其激發了護理人員應變和創造力,提高了她們的學習興趣及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素質,提升了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3.2有效地提高了護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及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比重
評判性思維使護理人員在平時工作中勤思考、善變通、把握全局、抓住重點,辯證而統一的解決實際問題,統籌處理各種護理問題,使臨床護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洞察隱患事件,預判問題,及時干預風險因素;發現Ⅲ級事件及時解決問題;出現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止損,從而有效減少臨床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及嚴重事件的發生比重。
3.3提高了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及滿意度
評判性思維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滲入,使護理學作為一門具有獨立性、系統性、科學性的學科特點得到了體現,護士的專業素質得到提升,工作中多方面的協調能力得到改善,工作質量得到大大的提高,因此,患者對護理人員、醫生對護理人員及護理人員之間的滿意度也有了提高,使我們護理人員的幸福感和自我認同感也有了提升,使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之中。
4.總結
從護理角度來看,評判性思維是對臨床復雜的各種護理問題進行的有計劃、有目的、有意義和針對性的判斷、推理、反思及決策的過程,更是一種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護理模式的轉變,在臨床護理中對這種能力的需求特點越來越凸顯,因此我們在平時的護理教育和培訓中不僅僅是停留在重視專業的技術操作[3],培養評判性思維的能力同樣不可忽視,它對臨床護理工作具有巨大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彭向陽等.評判性思維在護理臨床工作中的運用與實踐[J].中外醫療,2011,1(185).
[2]武宏志,論評判性思維[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11).
[3]趙繼軍,張玲娟,石琴云,等.基礎護理技術操作中創新性思維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4):238~239.
作者簡介:趙愛萍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堰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科 副主任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