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震濱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在診斷肺結核并發肺癌患者時應用CT檢查的影像學表現。方法:選于2020.10-2021.10在本院就醫的肺結核并發肺癌患者60例(觀察組)及單純肺結核患者60例(對照組),均接受CT檢查,統計檢查差異性。結果:觀察組分葉征、毛刺征、棘狀突起、空泡癥并發肺不張及胸膜凹陷檢出率比對照組高(X2=28.041、15.424、48.187、7.070、16.806,P<0.05);觀察組空洞檢出率低于對照組(X2=6.136,P<0.05)。結論:以CT檢查實施診斷顯示單純肺結核與肺結核并發肺癌患者CT影響特征存在顯著性差異,可有效明確患者肺部病變情況的同時,還有利于提升臨床檢出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肺結核;肺癌;影像學表現;CT檢查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肺結核與肺癌屬于臨床常見肺部疾病,肺癌是由于支氣管粘膜長期受到急性炎癥或者慢性炎癥對其的刺激,促使病灶與鄰近部位上皮細胞發生增生性病變,進而導致癌癥發生[1]。肺結核大多是由于患者在接受癌性治療時,長期進行刺激性治療,最終誘發肺結核疾病,可見肺癌與肺結核在臨床上呈互相誘導、合并發生關系,故而盡早明確疾病類型,盡早予以有效治療[2]。本研究目的主要是為了探討在肺結核與肺結核并發肺癌患者診斷中,以CT檢查實施診斷的價值,現展開具體分析與匯總: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本組對象為60例患有肺結核且并發存在肺癌的患者以及60例單純患有肺結核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檢查,回顧性分析組內對象病例資料,對照組:年齡42~67歲,均齡51.70±6.52歲,男38例,女22例;觀察組:年齡40~70歲,平均52.17±6.69歲,男40例,女20例。綜合分析2組資料數據(P>0.05),可對比。
1.2方法
2組患者均接受CT檢查,儀器選擇型號為飛利浦256層iCT,在開展檢查時先進行常規掃描,具體參數設置如下:層厚5mm、層間距5mm、螺距0.993、矩陣為512×512、窗寬窗位分別為:1500HU、-500HU(肺窗);360HU、60HU(縱隔窗)。由胸廓入口朝著橫膈掃描,對于掃描過程中發現的可疑部位,可調節層厚至2mm后再次進行掃描;如果需進行增強掃描,需借助高壓注射器將60mL~100mL的碘海醇從患者的肘部位或者前壁淺靜脈處注入,控制注射速度為每秒2.5mL~3.0mL,在完成注射后對胸部實施雙期增強掃描,詳細記錄患者肺內腫物特征,并對所得影像學表現進行分析。在實施掃描操作前,需將掃描要求與相關注意事項詳細告知患者,并叮囑其在檢查中屏氣。
1.3指標觀察及判定標準
統計檢查結果,指標包括分葉征、毛刺征、棘狀突起、空泡癥并發肺不張、空洞及胸膜凹陷,比較2組檢出率。
1.4數據處理
本研究數據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所得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以百分數%與t值表示,以卡方X2與()進行檢驗,若檢驗顯示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表1可知,經比較2組檢查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空洞檢出率較低,但其他指標檢出率較高(P<0.05)。
3討論
肺結核疾病具有較強傳染性,病理表現以肺部組織呈干酪樣壞死為主,一旦未及時得到救治,隨著病情發展將造成纖維樣改變,最終進展為鈣化水平;而肺癌則是一種惡性增值性疾病,病理表現以肺部上皮細胞呈惡性增值為主,相較于單純性肺結核,肺結核并發肺癌發生率較高,并且隨著肺部炎性環境不斷發展,會對肺部上皮細胞造成刺激,最終引發癌性變化[3-4]。由于肺結核疾病與肺癌都發生與肺部組織,再加上早期肺癌并無典型臨床癥狀,易被誤診作肺結核,故而正確診斷對確保患者及時得到規范性治療,改善其生命質量起著重要意義。CT作為臨床常見檢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檢查速度快等特點,將其應用于肺結核并發肺癌患者診斷中,具有明顯優勢[5-6]。本研究經比較CT檢查在肺結核與肺結核并發肺癌患者診斷中的影像學特征,結果發現觀察組分葉征檢出率為75.00%、毛刺征檢出率為56.67%、棘狀突起檢出率為80.00%、空泡癥并發肺不張檢出率為31.67%、胸膜凹陷檢出率為78.33%,高于對照組26.67%、21.67%、16.67%、11.67%、41.67%,但觀察組空洞檢出率為16.67%,低于對照組36.67%,證實CT檢查具有較高實用性,可顯示出患者肺部空洞及肺部纖維化具體情況,進而有效提升臨床診斷準確率。
綜上所述,將CT檢查應用于肺結核并發肺癌患者診斷中,所得診斷效果顯著,適宜推廣。
參考文獻:
[1]賈守勤,張旭,王武章等.肺結核合并肺癌的臨床特點及MSCT影像學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21,31(10):1682-1685.
[2]李迎春.肺結核、肺結核并肺癌的CT影像特征及鑒別診斷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1,27(20):100-101.
[3]羅志東,孫瑋,張燕.CT在肺結核與肺結核合并肺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21,27(28):135-136.
[4]安瑞松.肺結核合并肺癌疾病在臨床診斷中應用CT影像學檢查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15):100-101.
[5]李建民.DR、CT應用于肺結核合并肺癌的診斷價值觀察[J].飲食保健,2020,7(1): 237.
[6]曹敏,方偉軍,黎惠如等.肺結核合并肺癌的CT表現[J].放射學實踐,2020,35(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