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
摘要:本文以500kV變電站為例,簡要分析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要求與重點。借此在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工作進行全面的技術分析中,梳理其特有的運行特征,在此基礎上,分析得出500kV智能變電站在實際運維工作中的要求及重點,最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從而保障500kV智能化變電站一體化運維質量。
關鍵詞: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一體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智能化在建設500kV變電站在運維體系建設中的需求和優勢逐漸凸顯。基于500kV智能變電站的一體化運維體系,變電站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分析模式也做了相應改變。因此,為提高變電運維的效率和質量,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本文對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展開研究。
1 500kV智能化變電站的運行特征
電力企業成本投入增加后,作為電力系統運行的關鍵環節,500kV智能變電站在內部建設中,已實現變電運維一體化發展,供電穩定性隨之增強[1]。500kV變電站在電能生產、科技創新的融合中,在采用計算機系統數據分析后,變電站數據采集、設備管理、信息交互呈現出自動化、數字化特征[2]。而在500kV智能化變電站運維一體化模式確立后,變電站運行方式出現較大改變。具體來說,相較于傳統變電站運行,500kV智能化變電站的運作行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息利用率提高。變電站的智能化系統,可在區域信息高效處理后,構建規范化運維模型,實現變電設備自動化操作。同時使原有運維工作保持獨立性,避免各作業中的干擾,從而在設備、變電站內部操作的集中控制中,實現信息共享,確保各節點信息的利用率。
第二,減少二次干擾現象。基于智能變電站一體化運維模式,500kV變電站繼電保護、供電等設備參數的差異性問題,可借助系統通信、光纜功能,在轉換操作后,避免不同設備對信號傳輸的阻礙,有效應對設備屏障,優化設備性能。
第三,提高設備操控效率。變電站設備智能化發展中,系統具備實時、在線監測功能,有利于保證電力設備運行的穩定性,減少設備故障對電力用戶的不利影響。再者,運維技術可及時處理鐵磁諧振現象,解決設備過載問題,有效提高電氣設備使用壽命以及電網的運行質量。
最后,以系統、設備穩定性為工作前提,在計算機系統全流程管理中,相關企業還應協調維護各系統、內部設備功能,以便及時診斷各個環節可能導致的供電故障及其原因分析。避免運維期間,出現信號誤發、系統死機、故障點測定失誤等現象,保障一體化設備的有效運行。
2 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分析
2.1 工作要求
首先,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應以科學、系統性管理為前提。為適應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變電站智能化操作界面在一體化模型建立中,已構成新型運維方式。但是為提高設備、系統穩定性、可靠性,相關電力企業還需通過有效管理,提升變電站整體運行效率。
截止2016年11月底,轄區內共有各類飼料企業11家,獸藥生產企業1家,飼料經營單位120家、獸藥經營單位27家。其中配合飼料生產企業10家(配合飼料、濃縮飼料、精料補充料),單一飼料生產企業1家(魚排粉、發酵豆粕等),生產飼料品種187個。截止2015年10月底,轄區內生產飼料65.5萬t。其中生產配合飼料65萬t,生產復合預混料0.4萬t,生產單一飼料0.1萬t。
其次,高素質、綜合性人才隊伍,是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的動力來源。在500kV智能變電站系統中,各電力設備聯系性增強,一次、二次設備在內部的聯系和依賴更緊密,設備故障對彼此的干擾性會增強,所以對運維人員的綜合專業素質、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提出更多要求[3]。因此,電力企業還應在培訓、專業教育中,提高運維隊伍整體素質,拓展其知識結構,尤其是側重其專業運維知識體系的培養和搭建。進而為500kV智能化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臨床療效:參照AB Miller WTO 《癌癥療效判定》[3]進行療效判斷:分別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以及病情進展(PD),治療有效率為(CR+PR)/總人數×100%。跟蹤隨訪:隨訪2年,無進展生存時間指治療有效后未發展至病情進展時間。不良反應:參照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制定的通用藥物不良反應標準[4],劃分為Ⅰ、Ⅱ、Ⅲ、Ⅳ、Ⅴ級,按由輕到重評定。
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運維人員在操作、設置二次壓板時,應避免更改設備參數,確保各節點裝置均處于“初始狀態”,進而實現壓板在退出、投入兩種狀態下的有效控制。而在檢修設備開關時,運維人員應先將“母線互聯”壓板投入,再退出設備間隔保護失靈啟動壓板,最后操作一次設備。并且在開關檢修運維變化為設備智能化檢修后,禁止利用智能化重點設備,調整合閘壓板的操作模式,以免引起設備死機。
2.2 工作重點
村長家的大門敞開著,老鱖魚瞅了下四周沒人。一閃身鉆進去。村長四細狗正在院子里的銀杏樹下吃茶。有幾片樹葉在他腳下滾動。樹底下還有兩只公雞,它們被捆在一起,兩只公雞都伸著脖子喘著粗氣。
第二,在500kV智能變電站的智能設備布置時,在運維中會使用各類型的微機、交換機操作,充分利用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的自動控制功能,開展一體化運維工作。但是這種操作模式,容易產生設備發熱現象,不利于改善設備外部環境,增加設備故障產生概率。
第三,500kV智能變電站中,運維一體化工作多使用電子式互感器。電子式互感器對供電電源要求較高,若使用非直流電源,互感器啟動難度較大,將會嚴重影響變電站數據監測,以及繼電保護裝置的正常工作。因此,基于500kV智能變電站一體化運維工作,在電子式互感器的供電設計上,需選用2路直流電源,提供更可靠的供電保障。
2.3 改進建議
500kV智能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的核心,在于實現變電站通信、設備管理的自動化,提高電力企業運行效益,為各類電力用戶提供全面可靠的供電服務。但是在設備、運維系統不斷創新的今天,運維人員在日常作業中,應主動分析繼電保護裝置、設備合并單元、交換機運行中,所存在的故障問題。同時在專業知識、經驗積累中,對現有運維問題展開預先控制。
毋庸置疑,這一時期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快速發展期,不僅對生態文明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思想也初步形成,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國家重大戰略,體制改革整體框架已經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較多成就。當前,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將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成為一種社會發展常態。這意味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將逐步進入成熟階段,生態環境總體質量不斷提升,生態文明深深融入個人的思維意識中,并變成一種文化習慣,成為當代中華文明的重要構成。
3 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企業發展歷程中,變電站自動化、智能化建設,是該類企業內部建設的基本需求。同時,在500kV智能化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中,電力企業還應重視運維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同時強化二次壓板設置、故障分析等工作的管理力度,進而提高變電站整體運維水平,保障電網供電質量及可靠性,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明朗.基于一體化的變電標準運維模式[J].通訊世界,2017(17):150-151.
[2]陳玲娜.50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運維一體化工作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9):82-83.
[3]閆衛國.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現狀的思考及建議[J].電工技術,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