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川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農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各種現代化的生活設備也越來越完善。由此也導致了農村對電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由于歷史和自身建設的問題,農村電網的建設已經滿足不了這種需求。突出表現就是農村的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差,電網的負荷低,經常出現一些運轉故障。所以為了更好的服務廣大農民,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和改善農村的電網條件,對農村的電網進行改造勢在必行。我國對農村進行電網改造已經進行過一段時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主要對農村電網改造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電網改造;對策、原因
引言
長期以來,由于城鄉經濟的發展差距,國家電網建設的重點一直在城市,農村的電網建設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大對農村電網的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農村的電力設施基礎建設以及服務農村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由于客觀原因的限制農村的電網改造工程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實踐證明,對農村電網進行科學改造可以進一步優化我國的電網布局,縮小城鄉差距,保障廣大農民切實權益,促進我國電力事業以及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大有裨益。
一、農村電網改造的內容與原則
(一)農村電網改造原則
在我國,針對農村電網進行了統一的改造,改造建設需要遵照一定的原則進行。首先是電網建設與管理體制要協調統一改造,尋求電網結構與農村電氣化、現代化以及城鎮化發展相統一,要與輸電網的改造、分布式電力改造相銜接。其次,農網改造為實現綜合經濟效益,實施“科技興電”戰略,以提高農網的裝備水平和科技含量。從改造現有電網入手,不斷技術革新,使得改造不斷具有超前意識。最后,農網改造歸根結底為方便農戶使用,要服務于農戶,為此,在設備的選擇上要遵循標準化、規范化以及系統化原則。同時,農網改造還要關注安全可靠性、節約性以及高效性等原則,提高農網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另外,節約用地、少占農田也要作為農網改造的一個基本原則,為環境保護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農村電網改造的主要內容
為制定合理、統一的農網改造,就要對相關標準以及規程進行研究編制,符合科學化、合理化的要求。在內容協商制定過程中,需要對區域概況以及總體改造情況進行了解,還需要對農村電網的現狀進行具體的分析,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還包括對負荷分析及未來的預測、調度、通信、自動化改造、經濟效益分析等。
二、當前農村電網改造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部分電管干部法律意識淡薄
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工程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區、鄉政府都簽訂了責任目標書,因此,在工程初期個別地方存在大干快上,一哄而上,極少數電管干部渾水摸魚,大發農網改造之財,不履行自身法律職責,將農網改造資金貪污挪用、做生意、開門市吃回扣等。
(二)電網改造工作人員的認識不到位
為了促進農村電力事業的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民,我國對農村的電網改造工程作出了一系列的規劃和部署,編制農網改造升級總體規,納入總體規劃,制定農網改造升級三年規劃。根據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的工作思路和總體要求,按照“統籌協調、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經濟合理”的原則,結合各地實際,明確農網改造升級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建設重點、建設方案以及投資需求,制定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三年規劃和分年度建設方案。這些都為我國電網的改造提供了條件。但是,許多工作人員對此的認識不到位,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具體規劃和政策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三)負荷預測不準確
在農網應用預測方法中,電力彈性系數預測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但是,由于這種預測方法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加之影響因素較多,促使預測結果的準確性相對來說較低。具體而言,電力彈性系數是通過電增長率與社會總產值之比計算得到的,社會總產值不是一個確定的數字,當經濟穩定時較穩定,當經濟飛速發展時社會總產值上升較快,當遇到金融危機時社會總產值下降較快,這就造成了電力彈性系數的計算也隨之變化。所以說,農網負荷的預測是不準確的。
三、加強對農電網改造管理的對策
(一)強化電管干部法律意識
強化對干部、管理人員的政治思想、法律意識道德、作風建設。不斷提高干部及管理人員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法律意識,增強其抵御、防范貪圖享受,吃、拿、卡、要等腐敗現象的能力,并把精神文明建設、反腐倡廉,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法制教育工作融入整個農網改造工作的全過程。
(二)負荷預測方法
在諸多負荷預測方法中,為解決預測方法的準確性問題,廣泛探究各種理論,其中灰色系統理論走進農網規劃設計過程中。所謂灰色系統理論是指利用系統所儲存的信息,建立灰色理論微分方程,求解未知量。這一方法的應用巧妙地避免了因為電力負荷影響因素過多的原因,使得不確定的因素不被考慮在內。這種方法具有較強的適用性,而且還方便運算。在灰色模型中期預測中,又考慮到國家大力扶持農村經濟發展,引進大量的外資企業在農村辦廠,使得用電負荷會大幅上升。所以,灰色模型對于此負荷預測方法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但是如果數據灰度繼續增加的話,就會導致電力系統的預測有失偏頗。這時,年均遞增率預測法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負荷預測的主要方法,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情況有很好的預測。另外,這兩種方法也可以組合進行預測,相互之間彌補不足之處,使得農村電網負荷預測更加準確。
(三)制定科學嚴謹的配套規劃措施
國家已經對整個電網改造工程作了完善的規劃和部署,對其中的工作目標、工作任務以及實施等方面都做了嚴密的部署、各地和各部門要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和規劃,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落實政策和措施,防止政策執行上的盲目性。配套實施政策的制定要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切忌為了應付而忽略自身的實際,量力而行。
(四)要立足實際,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電網布局。在前面有效的負荷預測的基礎上,為了保證對廣大農業用戶的持續供電即前面所提到的要提高農村電網供電的可靠性,要加大合理的配置,這樣可以提高資源的優化配置。在農村配電網中用到的設備主要包括配電變壓器和線路等。其次是電力設配的選擇要符合農村的實際情況,下面將分別介紹變壓器、線路等設備的具體選擇方法。配電變壓器,在前面對配電變壓器的位置的合理選擇的基礎上,對配電變壓器的容量和型號的選擇的方法進行了分析。過去,農村電網在選擇配電變壓器是,缺乏相關的理論指導,特別是容量的選擇上普遍存在。大馬拉小車”的現象.這樣,不僅增加了一次性投入,而且增加了變壓器的輔助損耗。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農村電網的改造是很有必要的。隨著經濟發展,農村最早鋪設的線路已經不能滿足農村用電的需求,輸電線路上損耗比較大,浪費嚴重,如果電線持續發熱比較嚴重,會引起火災。通過對農村電網的改造,有效地改善了農村電力的基礎設施,提高了用電安全與穩定,有效地降低了農村電網損耗,降低了電價,使廣大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活躍了農村經濟,改善了農民生活條件。
參考文獻:
[1]潘金富.淺談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管理[J].消費導刊,2019,000(004):124.
[2]鄧曉森,宋國棟,張松峰.淺析農村電網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造[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2):00152-00152.
[3]楊化.淺談農村配電網故障分析及預防措施[J].電子樂園,2019(2):01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