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緒香
摘要:熱能與動力工程是當前我國電廠生產運行的一部分,熱能與動力工程節能技術應用能夠轉變電廠能耗問題,提高電廠生產效率與生產質量。文章對熱能與動力工程節能技術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熱能動力;節能技術;動力工程;電廠熱動
引言
火力發電廠由各種循環和子系統組成,如空氣和煙氣循環、主蒸汽循環、給水和冷凝水循環、燃料和灰循環、設備冷卻水(ECW)、輔助冷卻水(ACW)系統、壓縮空氣系統、電氣輔助動力和照明系統、HVAC系統等。
1熱能與動力工程節能的相關概述
熱能動力工程包含很多內容,電廠內燃機等動力體系在工程中應用極為頻繁,在熱能轉換為動能等工作中,也可以提高相關工作的效率,由此達到降低能源損耗的目的。在我國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眾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逐漸提高,同時電能消耗量也隨之增長,在電氣應用階段必須考慮大量電力資源消耗對電力工程工作形成的壓力。在電網超負荷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跳閘斷電的情況,隨著電力工程超負荷的運轉還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安全問題,也會降低居民用電質量。為了解決相關問題,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在國家電力政策下關注熱能轉換與供電工作,分析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工作方式,對工程所用的技術進行創新,提高工程熱能與電能轉換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此過程中減少無用資源損耗量,充分展示熱能動力工程環保節能的優勢。目前,能源需求量大增,采用節能控制措施開展熱能與動力工程,可以更好的解決此類問題,滿足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量,將節能控制措施應用到熱能與動力工程中,可以從生產效益與社會效益層面出發,對工作方式進行調整,解決能源大量損耗的問題,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熱能與動力工程實際應用存在的問題
2.1熱能損耗
從熱能與動能工程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該工程通常存在于發電廠之中,在發電廠設備運行過程中,受到運行設備影響,導致發電廠在熱能出現故障。受到影響的發電廠設備,會導致發電廠的經濟收益降低,同時會造成發電量減少,影響發電質量。熱能與動力工程在發電廠使用過程中,由于熱能與動力所形成的損耗超過了實際設備需求,導致設備所傳輸的電力不符合國家要求,從而損害了供電系統的安全性,阻礙了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2.2循環水溫度的影響
冷凝器機組的真空m度與循環水、蒸餾水及流量有關,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吐露原水,冬季的循環進水溫度相對較低,在這種情況下,較小的循環水流量就足以達到最佳的真空度;而在夏季,放水溫度相對較高,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較大的循環水流量才能達到最佳的真空度;而在夏季,放水溫度較高,需要較大的循環水流量才能達到最佳的真空度。在相同負荷下,進水口溫度越低,所需循環水流量越小,當水溫較高時,會導致循環水流量較高,凝汽器壓力相對較高。尾水循環溫度在20℃~25℃之間,凝汽器壓力與循環水流量的關系曲線斜率較大。當循環水溫度較高時,預先降低進水溫度是一種有效的措施。
2.3濕氣損耗
熱能損耗會增大能源損耗量,在熱能與動力項目裝置運行中還發現存在濕氣損耗的情況,對節能降耗工作的開展也會形成不利的影響。濕氣損耗主要存在于蒸汽膨脹與蒸發的過程,在此期間會產生水蒸氣,在水蒸氣的量達到一定值時,便會使水滴大量聚集,對蒸汽運行系統造成不小的影響。蒸汽高速運行會帶動水滴匯聚的速度,在蒸汽高速運行與水滴大量積聚的過程中,出現濕氣損耗。因為水滴流的形成影響到濕氣運行速度,設備為完成運行任務會應用超出正常量的能源,造成大量能量損失的問題。
3熱能與動力工程中的節能技術措施
3.1優化產業結構,應用節能技術
優化熱能與動力工程,需要增加節能技術的重要性,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打造更為合理的熱能與動力工程節能技術措施。首先,推動熱能與動力工程發展,要注意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實現系統產業結構調整,從而更好的使用節能技術,增加發電廠設備運行動力,提高發電功率,從而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其次,熱能是通過動力工程技術所完成的能源轉換,在進行產業結構優化時,需要對生產服務業能源進行結構升級,打造更為科學合理的生產方式,并且及時對生產設備進行處理,采取更換或維修升級的方式,淘汰與生產效率不相符的劣質機器,保證生產效率和質量,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優化熱能與動力工程中的節能技術。最后,節能技術在熱能與動力工程建設中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的利用率,通過運用新型節能技術,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增強對先進設備的應用,提高工業生產產能,解決能源與動力方面所產生的問題。
3.2利用廢水余熱
如果發電廠電能生產傳遞與轉換階段沒有合理的進行,便會出現這種損耗問題。開展節能降耗工作應該從降低熱能的維度切入,按照實際情況掌握電能生產運行方式,對電能損耗進行深入的研究,將熱冷凝裝置應用到電能生產工作中并對動力裝置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此使電能生產工作高效運行,并在此過程中提高生產效率。合理應用資源防止大量能源消耗與熱量損失問題的出現,考慮到電能生產階段還存在廢水余熱的現象,應該對其進行合理的管控,回收余熱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比如在除氧氣工作過程中,便會因為蒸汽排放帶走一部分熱能,可以在該部分安裝冷卻器,由此降低此部分熱能損耗量。在污水排放階段為實現余熱二次利用,可以采用擴容降壓的手段,能夠在排放污水的同時更好的應用相關資源降低熱量損耗值。排污熱回收器應用在污水余熱收集中也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進一步提高電能生產期間能源的應用水平,進行環保生產工作。
3.3電站循環冷卻水利用技術
為了保持冷凝器冷卻水管的清潔,在運行過程中必須及時清洗積灰。因此,對于大多數機組來說,冷凝器總是有一個自動清洗系統。至于清洗系統的運行,到目前為止,國內大多數電廠都采用了相應的常規清洗方式。因此,循環水流量的變化有助于維持冷凝器的真空度,因為它們可以改善傳熱條件。在100%負荷下,當進水溫度分別為15℃、20℃時,給出了汽輪機凈功率增量與循環水流量在不同清潔度下的關系曲線,而渦輪凈功率僅為485kW,說明了啟動凈化系統的必要性,從而降低了機組能耗。
3.4選擇調頻技術,保障健康發電
為了滿足實際工作需求,同時也是為了使熱能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需要熱能與動力工程工作人員,選擇合適的調頻技術,從而為熱能與動力工程工作帶來技術支持。首先,為了維護發電廠的正常運轉,同時也是為了降低工程運行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需要采取新型調頻技術,在預防環境污染的同時,保障發電系統正常運行,從而避免人們在用電時,受到其他因素影響,造成對該項工程滿意度降低。其次,熱能與動力工程工作人員,需要設置多項節能調頻技術方案,結合發電機組實地情況,因地制宜的設置電量調節度,保證能源損耗,始終維系在合理區間之內,并且在不同調頻段設置特定的調頻方法,簡化調節手續,為發電廠工作人員提供有效參考,繼而保障發電廠中的各項設備健康運轉。
結語
綜上所述,熱能與動力工程運行期間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節能降耗工作,必須針對熱能損耗部位進行合理的管控,保證電能生產不會受到影響。鑒于此還需要關注電廠熱能動力工程能耗問題,并制定合理的節能降耗措施,以提高電廠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海波.火電廠熱能動力工程節能降耗影響因素及對策探討[J].當代旅游,2018(3):127.
[2]范偉.節能降耗中熱能與動力工程應用分析[J].文淵(中學版),2019(5):779.
[3]蘇鈺彬.試論節能降耗中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運用[J].數碼設計(下),2020,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