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濤
摘要:玉米產量較高,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在國內普遍種植。現如今玉米品種也不斷增加,一些優質品種為提高單產提供了良好基礎性支持。高產栽培要求以有限的土地面積,通過多種技術措施,提升單位面積產量,同時保證作物品質。加強高產栽培技術研究,有助于使玉米種植實現更高畝產量,提高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本文研究旨在了解政策環境以及種植技術,并展望玉米栽培技術,僅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展望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的生產水平影響著糧食的最終產量,影響著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農業農作物種植結構中,玉米占據很大的比重。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及農業的種植人員多年對玉米種植的經驗總結,我國的玉米的種植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由于眾多行業對玉米需求量不斷增加,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因此,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受到越來越多農業人員的關注。
1.當前農業政策支持
2021年3月5日,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1年要繼續提高糧食以及重要農產品的供給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及利用,加強優良品種的選育以及推廣,加強農業核心技術攻關。需要在發展中穩定糧食既有播種面積,重視提高單產以及品質。當前,需要做到“兩穩一增”:穩即穩口糧,穩大豆,保證現有種植面積,同時提高單產與品質。增則指增玉米,重點擴大東北、黃淮海地區種植面積。要確保現有產量,同時提升綜合生產能力,以有效推動產能提升。
2.玉米播種的基本狀況和近幾年的發展特征
根據近幾年農業調查的資料顯示,在我國的農業種植結構中,玉米占據首位。近幾年,隨著國際上對玉米需求量的增加,我國的玉米種植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人們對玉米的生產能力和種植面積有著更多的要求。所以,加強對玉米種植技術的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玉米的栽培技術也在種植的過程中得到推廣。
2.1根據自然環境可將我國劃分6個玉米的種植產區
我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各不相同,導致我國的玉米種植的方式也有著差別,可劃分為6個產區:北方的春季播種玉米的產區、淮海平原地區的春季和夏季玉米種植地區、西南丘陵山地的玉米種植區、南方的丘陵玉米種植區域、西北的灌溉玉米種植的區域以及青藏高原的玉米產區。
2.2玉米的總體種植面積呈上升趨勢
近幾年,雖然我國農村的勞動人員涌入城市打工,但總體玉米種植面積是逐年上升的趨勢。根據我國農業部門的資料統計,2000年我國的玉米種植的面積占整體農業的種植面積21%,到2008年,種植面積的整體比重上升到28%。2021-2022年度,玉米種植面積達到約6.4億667m2,較上年增加2109萬667m2,增長3.4%。
2.3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更加綜合化
近些年科技的發展,市場對玉米的需求量越來越多,農業的經濟模式也得到轉化,玉米的種植不單是農業的范疇,也與生態及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栽培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還可以減少玉米種植中的資源浪費,降低對環境的破壞。目前,我國玉米的栽培技術融合了許多科學知識及其他學科的先進理念,如生物學和作物生理學,這就使玉米的栽培技術更具學科綜合性。
3.玉米栽培技術中的幾個重要方面
3.1保障土地質量,把握種植時間
不是任何類型的土壤都有助于玉米正常結穗的,因為玉米的植株較高,生長過程中所需水分較多,對養分的需求量較高,所以玉米的生長環境中的土質一定要達到標準。具體講就是在種植前一定要將所要種植的土地進行細致的整理,使土壤松軟,這樣才利于玉米根須的發展,只有健全的根須才會提升玉米的抗倒伏實力。
玉米種植要講究正確的時間,在我國的6個玉米產區,每個產區都有不同的播種時間,應該根據正確的時間來進行玉米的播種,這樣才會使玉米正常生長,才可能初步保障玉米產量實現。
3.2根據具體的土壤質量正確選擇玉米的種子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玉米的種子也呈現出多樣的特點,如市面上的玉米種子有良玉99、鄭單958及中單999等種子。不同的種子對土壤的質量、無霜期和降雨量的整體情況,地形及光照等環境條件有著不同的需求,隨意種植種子將會影響種子的生長情況,最終影響玉米的種植產量。所以,玉米的種植必須根據環境的整體條件進行科學選種,使種子適應外界的各種環境,使種子能夠正常發芽生長,最終使玉米高產、高質。
3.3合理的玉米種植密度
影響玉米生長的因素有很多,種植密度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只有合理的密度才會使玉米得到充足的生長空間。一般情況下,密度為3500~4000株/667m2,特殊品種的玉米密度可達4000~5000株/667m2;同時,合理的密度可以使玉米的種植更整齊,這樣利于玉米的通風,為玉米健康發育提供良好的條件。
3.4科學的施肥
要想實現玉米的高質量成長,除了上述所說的土壤、種植時間、種植密度和品種外,還需要對玉米進行科學施肥。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外界給其提供肥料,除了在種植初期施肥外,還需要在玉米的成長中期進行施肥,為幼苗成長提供足夠的肥料,使幼苗可以健康生長,使玉米產量得到有效保障。
4.玉米高產栽培展望
現階段,對農業技術方面的要求更高。隨著經濟的發展,雖然玉米種植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依然不能滿足現階段人們對玉米的需求量。對土壤質量、種植時間、施肥技術和田間管理等的準確把握,可使玉米的種植水平更加科學,最大化地實現玉米的良好生長。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發展可以提升我國玉米的整體管理和種植水平。
高產栽培技術是未來實現農業增產的技術保障。眾多農業研究表明,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不僅可以優化其生長條件,還可以提升其每667m2產量,增加其最終產量。例如,合理的田間管理,是指在不同的生長時間段對玉米進行各類管理,如在種植后第一場雨前噴灑藥物,在幼苗干旱時澆水,在幼苗時期拔除多余幼苗和長勢較弱的幼苗。只有對玉米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施肥才會使玉米的成長環境得到保障,才會實現玉米增產的目標。
當前政策的支持以及對未來農業生產的定位,使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有了更廣闊的前景。栽培技術可以有效結合玉米的生長狀態,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增強玉米長勢。現今,只有大力推廣高產栽培技術才可以使玉米的種植更規范、更科學,這樣才會用科學的種植理念幫助玉米種植實現增產的目標。近幾年,隨著國際上對玉米需求量的增大,我國的玉米種植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我國農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要求不斷擴大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范圍,為玉米生長提供良好的外界生長環境,最終實現糧食產量的增長。
結語
現如今,各種農作物種植都在追求高產,并且有向綠色無公害發展的趨勢。在實際工作中,應積極研究新栽培技術,同時注意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在保證玉米品質的基礎上嘗試突破產量瓶頸,促進增產增收,推動農業生產技術進步。
參考文獻:
[1]汲長濤.淺析玉米優質高產栽培施肥新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07):199-200.
[2]殷建華,殷建梅.玉米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家參謀,2021(14):57-58.
[3]蔣秀芳.玉米栽培存在的問題及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現代農業科技,2021(14):42-43.
[4]劉宜學.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未來發展分析[J].黑龍江糧食,2021(0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