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榮聯
福建省建研工程檢測有限公司(350000)
長期以來,我國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混凝土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與創新, 在無損檢測技術標準、無損檢測過程規范化、無損檢測效益評價系統化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為高質高效地開展混凝土無損檢測提供了技術參照與方向指引,在混凝土強度等技術指標檢測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新時期建筑工程事業取得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與活力。 同時,廣大專業化檢測機構與科研單位同樣在創新無損檢測技術應用理念、優化混凝土無損檢測技術實施流程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與探索,效果顯著,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強度檢測的全面性與可靠性,進一步完善了工程項目的實用功能。 盡管如此,受多方面潛在因素影響,無損檢測技術在混凝土檢測實踐中依舊存在諸多短板與不足,強度檢測結果的精確度不足等問題依舊存在,必須給予高度重視[1]。
超聲波法是混凝土無損檢測的關鍵技術方法,可對混凝土強度進行全面檢查,并不會對混凝土外觀、內部結構、實際質量等造成損害,在實踐檢測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混凝土檢測領域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超聲波檢測過程中,由專業技術人員采用專業檢測儀器設備向被檢測混凝土發出超聲波,并對相應的超聲數據信息進行采集、統計和處理,最終對混凝土強度做出判斷;整個操作過程與步驟相對簡便,無需操作人員具有深厚而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但缺點在于受外界干擾因素的影響較多[2]。
回彈法也是混凝土強度檢測的常用方法,可通過對回彈值等技術參數指標的分析與處理,確定混凝土表層強度, 然后從外到內確定整體性的結構強度。在回彈法無損檢測技術應用中,塑性變形的影響不容忽視,應以襯砌的厚度為依據,配置最符合實際的回彈裝置, 以確保對混凝土厚度與強度等指標進行檢測。需要注意的是,回彈法無損檢測儀器設備的軸線必須始終與被檢測區域保持垂直, 以最大限度上減少檢測誤差,并剔除偏離實際值較大的測定值,將加權計算后的平均值作為最終回彈值[3]。
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為混凝土強度檢測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技術手段, 使檢測人員在檢測方法與檢測工具的選擇上更具靈活性, 使得傳統模式下難以完成的混凝土強度檢測任務具備了更大的可行性,射線探傷無損檢測技術便是其中之一。該技術借助介質的穿透力來獲取混凝土等檢測對象的射線信號, 根據射線反饋信號的大小來研判混凝土的強度。 在此基礎上,觀察分析投射在膠片上的衰減射線,若該射線呈平滑衰減,則表示混凝土強度指標相對可靠。
雷達波無損檢測技術是由微波原理衍生而來的檢測技術方法。在雷達波檢測儀器的支持下,憑借著其具備的超強穿透力, 尤其對于結構相對復雜的混凝土結構而言,更具適用性。 該方法不需要接觸混凝土即可進行檢測, 可以對混凝土強度及內部構造做出判斷, 并且能夠檢測結構裂縫分層及黏合情況。 若混凝土強度存在異常,則雷達波的傳播方向、傳播速度均會出現相應特征,持續進行跟蹤即可[4]。
靜載試驗檢測技術同樣是混凝土檢測的重要手段,尤其對于建設規模相對較大、結構性相對較強的混凝土結構,其更具實用價值。 在諸多外在因素的影響下,混凝土結構在側向撓度、扭轉變形以及豎向撓度等方面會出現峰值變化與波動起伏,這時需要設置多個不同的靜載試驗檢測分布點,以施加不同的靜載荷,從而對混凝土的撓度及變形最大值等技術參數指標做出針對性判斷。 在檢測過程中,應對各項檢測數據進行詳細記錄,剔除不具備實際意義及參考價值的數據, 最終做出準確研判。
沖擊回波檢測技術可對混凝土強度方面存在的嚴重缺陷做出形象化判斷。 該方法通過沖擊回波儀器對混凝土樣本進行壓力沖擊,沖擊過程中所產生的強烈沖擊波可對樣本構造、強度、質量等技術參數指標做出判斷,精準有效辨識其中存在突出缺陷。 在沖擊回波檢測技術應用中,檢測技術人員必須強化責任意識與質量意識,對檢測數據的處理及檢測流程的控制等做到嚴謹、有序、高效,最大限度上降低人的主觀意志與不當操作對混凝土強度檢測結果的影響,提高檢測過程的穩定性及檢測數據信息的可靠性。
隨著眾多新型的混凝土無損檢測方法和手段的不斷涌現,如微波吸收法、雷達掃描法等,檢測內容與檢測項目也出現了顯著革新,由強度檢測逐漸擴大至其他性能參數的檢測, 可協調完成前期控制、中間控制、事后反饋等任務。 當前,混凝土強度無損檢測技術總體上向著無損評價的方向發展,在不影響被檢對象性能的基礎上,可精準判斷混凝土潛在的缺陷及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狀等,同時還可對混凝土擁有的固定屬性、功能及狀態等作出適當的預測與分析,從而做出綜合評價。 現有的無損檢測技術主要用來判斷結構的內部性質,在混凝土質量檢測中所采用的無損檢測方式精度不高,現有的技術水平也停留在定性與半定量的狀態[5]。 混凝土強度無損檢測技術是多種學科緊密結合的科學產物,現階段的實用科學與物理學發展給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準備了條件,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是對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每一種無損檢測技術又有其優勢與劣勢, 實踐中應綜合考慮,取長補短。
受檢測方法、檢測過程、檢測控制等因素的影響,當前的混凝土檢測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依舊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短板與缺陷,有關人員應該充分遵循無損檢測技術的基本應用原理與規律,強化檢測過程控制,為促進現代混凝土檢測事業邁向更高層次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