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柏廬幼兒園 薛麗花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階段的科學活動不同于小學階段,幼兒更多的是在游戲活動中獲得經驗。當下很多幼兒園都在開展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但在實踐中,我們往往感到困惑的是:我們不缺形式多樣的科學活動,缺的是融入游戲的科學探究,如何在科學活動與游戲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結?如何在科學活動中找尋到“游戲味”的課程建設體系?這就需要我們從全面發展的角度,堅持游戲化的科學探究實施路徑,在激發幼兒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過程中,最終培養并提高幼兒勇于探索、獨立思考的能力。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我園在科學活動游戲化的研究中,初步形成了與幼兒同生共長的實踐路徑。
我園以構建和諧的人文科技校園環境為著眼點,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準確定位源于科技特色的“勤于動腦、樂于動手”辦園目標,喚醒幼兒的科學創新意識。
環境是幼兒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表達資源,我們成立環境文化小組,商討環境的設計與布置,并成立創意游戲開發組,共同創意設計每一個科學游戲,讓科學精神成為科學活動的核心與靈魂。這種“不說而教”的顯性氛圍,激發了孩子自主去探索、辨析的欲望,讓孩子在“打破常規”中看世界、展智慧。
室內外的區域探究活動是我園科學活動游戲化推陳出新的主陣地,我們重建了“室外的沙水運動區、建構種養區、藝術體驗區、柏幼生活區”等科學課程生長的探索園,幼兒在其中與開放性材料、低結構玩具及同伴互動,體驗著隨處可探索可發現的科學活動樂趣。與此同時,我們分別以“素材”“條件”為類別整理資源,其中素材性資源主要包括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等資源,條件性資源主要包括家長、社區、人文等資源,幼兒在與多樣化的資源互動中,感受著科學活動的奇妙。
多年來,我園突破傳統的活動模式,探尋適合幼兒的課程游戲化課程模式,將科學活動轉化為多樣化的科學游戲。量身打造“科學活動”融入幼兒園室內外區域游戲中,我們把室內外區域游戲作為科學活動的延伸與拓展,滿足孩子科學探究的需要。①精選游戲,充實到不同的主題中。主題活動中的科學游戲,給幼兒的主動建構提供了重要的探究支架。我們結合主題活動,師幼共同選擇適宜內容,對游戲進行有效篩選,以提高幼兒探究的質量。如在大班“春天里的小問號”主題活動中,將“自動澆水器”“綠植大克隆”等科學游戲融入主題;在中班“我們居住的小區”主題活動中,將“前進路地鐵1 號”“小區大數據我知道”等科學游戲融入主題,讓幼兒在主題活動中感受著科學游戲的有趣與奇妙。②巧用材料,投放到不同的區域中。傳統的幼兒科學活動多發生于專門的科學發現區,實際上幼兒在其他區域進行的各種探究活動,也正經歷著探究的過程。我們立足材料,將科學活動以游戲化形式融入于其他區域。如在沙水區提供篩子、小船,在“紙船往前沖”“沙洞筑造”等游戲中,讓幼兒獲得有關水的流動、干濕沙塑形等感性體驗;在美工區提供顏料、滴管等,讓幼兒在“排水畫”游戲中感受“油水分離”科學原理;在建構區中,開展“坡度競速”“不倒的紅包”等游戲,鼓勵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感受科學游戲的有趣與奇妙。
《指南》中指出:科學活動要力圖實現“幼兒積極主動地學,教師積極有效地教”這樣一種互動與同構的過程。實踐表明,用游戲的方式進行科學活動,不僅能極大激發幼兒科學探究和學習的熱情,而且能夠增進幼兒對科學本質的理解。
依循“生活性、自主性、可行性”原則,實踐中我們追尋“關注幼兒生命成長、追求快樂童年、促進幼兒自主發展”的核心內涵,充分引導幼兒在自主探究中,獲得學習科學知識和進行科學活動的基本能力。
幼兒園科學活動游戲化的最終目標是發展兒童,在他們的興趣和需要中探索,最終收獲適宜孩子生長的最佳游戲路徑。①開放式對話,開啟科學游戲課程研發之路。任何一個科學游戲的產生,都離不開幼兒的身影,凡是孩子急于想知道或解決的問題,都應被及時地納入科學活動中,如:在“沉浮”課程的有趣探究中,“為什么有的物體放在水里會沉,有的會???”“物體的沉浮與它本身的材料屬性有什么關系嗎?”等這些開放式對話的話題,既開啟了當下幼兒對物體重量、物體材質、物體形狀面積的觀察,又誘發了幼兒自主學習的深度思考;②反思式實踐,構建科學游戲課程內容樣態。研究中,教師會和孩子一起把這些經歷以游戲故事的方式,用照片、繪畫等形式記錄下來,并在集體活動時與大家一起分享,討論可各種能性,以及失敗的原因、可能會成功的方法。有意識地采用“計劃——工作——回顧”的方式,逐步推進幼兒主動反思、實踐的過程;③互聯網借力,拓寬科學游戲課程深化步伐。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用相機、IPAD 記錄呈現幼兒在科學游戲課程中的學習過程,通過網絡教研評價幼兒的現實表現與活動故事;我們鼓勵孩子自主拍攝各種植物、花草、動物、實驗照片與視頻,鼓勵他們主動瀏覽“七彩科普網、氣候變遷兒童網、農民的日歷兒童版”等網站,“親眼”目睹科技發達的世界。
理念引領實踐,在園本特色課程的建設中,我們尊重幼兒的意愿,激發幼兒探索的愿望,培養幼兒自主性和創造性,讓幼兒在科學探究中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創新意識得到了發展,教師的科研意識、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園本課程逐漸豐厚。幼兒“樂于發現、蓬勃向上”的學習品質得到發展。在科學活動游戲化的探究過程中,我們注重形成性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注重以展示促評價,強調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在基于兒童立場的評價方式促進下,活動中的孩子對每一樣事物都會有問不完的為什么,并能用簡單明確的語言來表達描述有關科學現象,這種大膽的質疑、大膽的設想培養了孩子的好學好問、不畏困難、樂于想象、積極創造、勤奮刻苦、勇于創新的學習品質。
展望未來,幼兒園將以高質量發展為新起點,深耕細作,積極探索科學活動游戲化的跨領域發展,為孩子的未來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