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昆山開發區青陽港學校 俞 玲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開展趣味活動,是為了改變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讓學生見到語文的時候,不再像老鼠見了貓一樣,躲躲藏藏,拖拖拉拉,而是能夠主動出擊,將自己掌握的技能應用出來,展示自己對語文的理解,肩負起自己的主人翁使命。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開展趣味活動,可以以生活場景為立足點,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以生活場景為立足點,向學生介紹生活中的語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適應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大膽發表自己的言論。學生在生活場景中,嘗試用生活的眼光來剖析語文,看到了語文是如何在生活中揮灑雨露,施展自己的才能的,對語文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學會了全面看待語文。
在學習《臘八粥》之前,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臘八節,知道臘八粥存在的意義,給學生設置了預習任務,讓學生了解臘八粥的制作流程,并嘗試自己制作一次臘八粥,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在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制作臘八粥的經歷,建議學生從準備臘八粥材料、制作臘八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解決等方面展開,以便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回想自己制作臘八粥的過程,分享了自己是怎樣準備臘八粥制作材料、怎樣開始制作臘八粥,又是怎樣調節火候等經歷,說出了自己親自參與制作的成就感,學會了用語言來講述自己的故事,闡釋自己的心情,強化了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開展趣味活動,可以以閱讀交流為立足點,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教師以閱讀交流為立足點,將學生凝聚在一起,讓學生就課堂閱讀的情況展開交流,可以增進學生對彼此的了解,讓學生看清自己的學習狀況,方便學生下一步調整。學生在閱讀交流的過程中,增加了與小伙伴的交流,意識到學習并不是停泊在汪洋大海的孤舟,對抗無望無際的海洋,而是在攀爬連綿起伏的山脈,一座連著一座,將人送向遠方。
在學習《魯濱孫漂流記》時,筆者為了增加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熟悉魯濱孫的故事,學習魯濱孫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按照學生對課文的閱讀理解情況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鼓勵學生合作,探討自己在閱讀中獲得的感悟以及產生的疑惑等,使學生能夠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分組后,與組內成員交流了彼此的閱讀進度,提出了自己在閱讀中出現的問題,圍繞課文展開了討論。在討論中,學生分享了自己印象深刻的情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對于閱讀中產生的問題,學生各抒己見,發表了各自的看法,以投票的方式,選擇了支持率較高的答案,解決了問題,養成了良好的溝通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開展趣味活動,可以以詩詞大賽為立足點,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教師以詩詞大賽為立足點,鼓勵學生在比賽中感受詩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使學生在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掌握詩詞的內涵,學會使用詩詞。學生在詩詞大賽中,能夠了解詩詞與傳統文化的關系,熟悉詩詞中蘊含的深意,學會使用詩詞來描繪自己的意境,增加文化的厚重感,使詩詞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擁有新的生命。
在學習田園類詩詞時,筆者為了讓學生了解田園詩詞的特點,感受詩詞中的場景,品味田園詩詞的意境,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了詩詞大賽活動,鼓勵學生將自己積累的知識應用起來,以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學生在詩詞大賽活動中,了解了詩詞大賽的環節,能夠圍繞教師提供的飛花令牌來背誦田園詩,積累更多的田園詩詞。為了加深學生的難度,筆者還鼓勵學生在背誦完成后,說出詩詞的具體含義。學生在比賽中,不僅熟悉了很多新的詩詞,也增進了對詩詞的理解,深化了對詩詞的記憶。筆者在詩詞大賽中,還將積累的學生為詩詞配的插畫展示出來,讓學生圍觀畫作,進行分析。學生在畫作的刺激下,回答出了相應的詩句,找到了學習的快樂。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開展趣味活動,可以以舞臺表演為立足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以舞臺表演為立足點,能夠為學生留下更多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在創新中成長,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懂得怎樣給語文制作五彩的衣飾,讓語文煥然一新。學生在舞臺表演中感受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夠鍛煉自己的感悟能力,收獲實踐的成果,學會在實踐中加入自己的想法,開始課堂創新,突出自己的主體地位,給語文發展帶來更多的思考。
在學習《景陽岡》時,筆者為了使學生感受武松打虎的精彩,品味語言的魅力,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了舞臺表演的實踐任務,讓學生嘗試在舞臺表演中創新,對故事進行新的詮釋。學生為了表演好武松打虎的故事,對武松的形象、老虎的形態等都進行了分析和觀摩,熟悉了二者的藝術特點。接著,學生將研究重點放在了武松打虎的過程上,在剖析作者的語言后,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將想法融入了舞臺上。學生在表演中,演出了老虎兇猛、武松勇敢的樣子,給課堂增添了色彩和趣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有了創新的意識。
總之,本文通過以生活場景為立足點、以閱讀交流為立足點、以詩詞大賽為立足點、以舞臺表演為立足點,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在與語文課堂上,與語文知識進行了較為直接的交流,并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了語文的特點,知道了怎樣利用語文知識來表達,來展示,來獲得豐富的內涵。學生的世界在語文的填充下,收獲了別樣的色彩,變得鮮活起來,就像是知識化身精靈在語文打造的心臟上舞蹈一樣,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