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山北中心小學 尤麗華
創意法教育強調教師創意思維對學生的學習引導,通過創意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左右腦的和諧發展,其提出的“最差即最優”理念,以激發學生潛能為主旨,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知識進行左右腦思維的轉換。相較于其他科目,小學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較為困難。因此,教師可運用創意法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自然引入課程內容,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過程中,人們強調教學方式的創新改革,追求全面素質教育,創意法教育提出了不同思維的引導,結合“雙腦教育”完成平等教學。從實踐角度來看,創意法教育具有以下意義:第一,能夠大幅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傳統的講授課堂與板書教育,已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意法教育的運用可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從興趣角度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第二,創意法教育可結合學生特點,彰顯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在平等教育理念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可充分體現現階段素質的教學主旨;第三,創意法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可激發學生想象力,結合新穎的教學方式和左右腦思維轉換,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相較于語文等科目,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創意法教育,便于學生形成空間意識,加強學生思維靈活性,并在此過程中推動新課改進程。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正處于學習習慣養成、思維邏輯形成的關鍵時期,數學中的幾何、代數對于學生而言均較難。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偏向于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數學教材是教學的首要資源,因此,教師在實施創意教育過程中應靈活運用教材資源。例如,在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課程教學中,教師可靈活運用學生較為熟悉的教具輔助完成教學。教師出示銳角、鈍角、直角三類三角板,并詢問學生教具形狀,得到肯定回答后,引導學生結合三角板了解其長、寬、高特點,并結合不同三角板形狀引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式分析三者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除此之外,設測量三角板三條邊的長度及角度,了解三角形的不同分類方式,學習等腰、等邊三角形,學習特殊三角形的特點,經過動手實踐深化學生記憶。此方式的運用相較于傳統的死記硬背方式更為有效,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可實現邏輯訓練,在潛移默化中鍛煉思維能力。另外,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具完成小學數學教學,通過邊長數字、內角大小等引導學生自行探索三角形特點,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展開空間聯想,傳授學生新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空間聯想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注意力較容易被分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調整教學方法,巧妙運用提問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創意法教育中指出,“最差”的學生擁有巨大的學習潛力,其始終朝向“最優”的方向發展。因此,在倡導平等教育的環境下,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更可引導學生圍繞知識點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學習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于備課階段將問題按照難易程度劃分,結合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適當提問,促進學生成長。
由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知,生活與教育不可分割。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案例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便于學生理解抽象的新知識。例如,以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怎樣滾得遠》活動課為例,引導學生展開思考時,教師可借助滑梯、輪滑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完成教學,使學生思考斜面角度、斜面長度、斜面光滑程度等對物體滾動的影響,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同時,若條件允許,教師可帶領學生展開教學實驗,運用木板搭建斜坡,并自主調節木板坡度,分別設置角度為30°、45°、60°、90°,將圓柱物體放置于斜坡頂端,松手后觀察物體滾動情況,結合案例實踐完成數學教學活動,將日常生活與實際緊密聯系,以此實現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意法教育。
創意法教學強調“最差即最優”,因此在實施創意法教學時,教師應切實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可采用合作式交流,幫助學生消除知識理解的差異,由“最優”生帶領“最差”生學習,以此實現高效課堂的建設。從實踐角度來看,教師需結合教材內容設計討論內容,以學生學習情況為依據劃分數學小組。教師可引導學生自行分工,由學困生對開放性、基礎性知識展開論述,由學優生進行問題總結與最終匯總。運用此方式實現“最差”與“最優”的合作交流,能大幅度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學習習慣與價值認知的重要階段,根據創意法教育方來看,“最差生”學習潛力巨大,因此為保障其始終保持學習熱情,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采用鼓勵性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信心。教師可將鼓勵性教學法與提問式教學法相融合。例如,在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用計算器計算》一課中,教師可提問“計算器按鍵”相關內容,教材內存在計算器圖片及按鍵名稱,教師可將問題的解答權交給學困生,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回答。教師可通過表揚鼓勵學生,加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數學自信心得以有效建立,并形成學習數學的熱情,在長期的學習中,學生將實現從“最差”生到“最優”生的轉變,從而彰顯創意法教育的最大價值。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講授法教學,創意法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顯著性優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靈活運用數學傳統教材展開資源轉化、運用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同時結合日常生活案例促進學生理解,引導學生在知識攝取的過程中交流溝通,運用互幫互助的形式提高班級整體學習質量。此外,教師還應使用鼓勵性語言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推動小學數學教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