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沙井鎮小河學校 劉建華
理想是特殊性的人類精神現象,將對人的心靈世界形成主宰,對人的價值取向以及行為選擇都形成了一種制約,將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集中體現,也是一個人優秀的道德品質培養,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方向性指引和動力支撐的重要載體。從廣義的角度來說,理想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是社會、道德、生活以及職業。
理想是一個人價值追求和精神狀態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沒有理想,信念就不會堅定,精神上就容易‘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句話準確地說明了理想對一個人精神世界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這個人的精神世界可能就會失衡,價值觀的追求將會出現相應的偏差。理想教育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當前初中生的理想教育,就是要以思想教育價值引領為主,堅持不懈地講解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讓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幫助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為共產主義事業努力奮斗。
目前,一些初中教師還未將教書和育人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內化為自己的教學理念,所以還未構建起全員育人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格局。第一,初中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思想政治課程教師和班主任擔任的,別的課程教師對于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第二,教師重視知識的講解和傳播,不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一些教師狹隘地認為,教學工作就是對學生講解和傳授知識,所以很多教師秉承“只教書,不育人”和“教而不管”的理念。第三,教師重視紀律約束,但是不太重視思想引導。初中學校注重以紀律來對學生進行約束,但是不注重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所以存在著“只管不導”現象。因此,當前很多教師還未建立起向學生開展理想教育的意識和能力,認為自己的教學任務就是開展課程知識的講解,理想教育不屬于自己的課程教學內容,所以自己沒有義務向學生開展理想教育。這是因為教師沒有將“立德樹人”理念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
很長時間內,教師對于初中生的理想教育注重社會理想,內容基本上圍繞著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道德修養等方面,導致學生沒有將個人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和教學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以及學生成長規律不一致。一些對初中生開展的理想教育都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學生比較關心的個人修養和職業發展,因此很難引發學生的共鳴,學生對理想教育的認同感比較低,這樣就造成理想教育的實效性不高。這就需要初中教師在開展理想教育的時候,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引導學生將理想變為自己成長發展的目標,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
當前,對于初中生的理想教育通常是以課堂教學講解的方式來實施,一些體驗式教學通常以“參觀”的形式為主,這樣就容易造成理論講解和實踐教學相互脫節,所以重視理論知識講解、輕視實踐教學的問題就比較突出。另外,教師在初中生理想教育上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對于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如互動交流、情景模擬等方法的應用比較少,運用視頻、微課等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等情況比較少。同時,在教學模式上,以課題教育為主,對志愿者服務活動、社會實踐等開展得比較少,然而這些都是開展理想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當前,單一化的理論灌輸,實踐教學的嚴重不足,造成學生只有空洞的認識,缺乏具體的情感體驗,很多時候理想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學生實踐體驗不足,造成當前初中生的理想教育效果一直比較低下。
當前,因為社會價值多元化的影響,一些學生對于理想教育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具體開展理想教育的時候,不能將自己的理想和自我追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造成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高,一直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有的學生在學習中還出現了消極情緒。當前,在理想教育方面,學生未能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學習動力不足,理想教育不能很好地走進學生的心靈中去。初中生是理想教育的主體,也是開展理想教育的客體,同時不僅是理想教育的開發者,還是理想教育的營造著。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初中生在開展理想教育方面的主動性和主體地位,積極鼓勵學生全面、有效地參與到理想教育中來。
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樹人,對此,教師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作為教師,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深厚的學術素養,在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嚴格遵守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不僅要向學生講解課程知識,還要具備高尚的品德,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追求真善美。對于初中生理想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將立德樹人作為理想教育的重要內容,努力做到“教書和育人,言傳和身教,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互統一,將理想教育融入教育的全過程。因此,教師要言傳身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來感染和影響學生。
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對于初中生的理想教育,主要平臺還是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所以要將初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工作抓好,這將關乎著初中教育工作的成效。初中理想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教學目標,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事業接班人的目的,對理想教育進行深化改革,再提升理想教育的內涵,不斷改進理想教育的方法,拓展理想教育的渠道,推動理想教育的實效實現提升。在具體內容上,可以將新時期的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及時代發展的要求融入進去。在教學模式上,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運用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積極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或者體驗式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相結合,來推動理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提升。
對于初中生的理想教育,要注重精神傳導和實踐活動相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理想教育更加突出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引領學生理想教育的主流思想。在對初中生實施理想教育的時候,教師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理想教育內容和教學實踐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強化理想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將理想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志愿活動,推動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歷史擔當能力的提升。此外,理想教育要和生產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構建協同育人機制,積極發揮紅色教育的作用,通過帶領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導學生建立遠大的理想,同時在日常學習中以理想教育為抓手,推動學生注重提升自己的綜合學習能力和素養。
綜上所述,理想教育作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門,也是初中教學方法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有效保證。對此,初中理想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作為理想教育的根本指導原則,堅持將理想教育融入初中整個教學工作體系中,推動學生將自身理想和社會發展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深化初中理想教育改革,推動理想教學方法改革,拓展理想教育的渠道和載體,引導學生建立遠大的理想,提升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從而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