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 夏小勤
概念是對事物本質屬性的概括,而初中生物學概念就是對生物的生命現象本質的抽象和概括,對生物的結構、生理以及活動規律進行闡述,概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內容。學生對生物概念難以抓住重點,常常出現理解困難的問題,但學生只有對概念、專有名詞以及固定定律等知識理解到位,才能應用生物知識。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把握關鍵詞語,理解和掌握概念,提高教學效率。
概念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反映,復雜的生物概念有它獨特的特點,也有一些特點是不相關的,分辨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據有關研究表明,概念的特點或特征越明顯,學生就更容易去理解和掌握,同時理解和掌握還和概念的邏輯以及聯系性有一定的關系,邏輯性及聯系性越強,學生就越容易理解和記憶。在進行生物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相關聯系性知識的準備工作,因為在生物概念教學中,學生把新學的概念和已經學過的概念進行緊密的銜接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在原來概念和新概念之間搭建“橋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而搭建的“橋梁”是相關概念的關鍵詞語。關鍵詞語的意思是對生物概念總體意思的大致總結和概括,把抽象的生物概念濃縮后,把概念中最關鍵和重要的詞語提取出來,表述整個生物概念。在進行生物概念的教學時,教師讓學生把握關鍵詞語時,要先把相關概念涉及的知識點列出來,再對概念進行一個或兩個以上關鍵詞語的提取,引導學生把握整個概念的關鍵,進而提高生物概念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單元教學中,關于植物和動物細胞結構的概念,教師重點關注概念的關鍵詞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把握關鍵詞,理解概念。如植物的細胞壁:支持和保護細胞、較薄;細胞質:細胞核外、主要成分、含有、大量物質、有液泡、葉綠體和線綠體;細胞核:控制、遺傳信息;細胞膜:控制外界物質的進出起保護的作用。其中的這幾個關鍵詞語,都涉及植物細胞概念相關的知識點,提取的關鍵詞語可以代表相關的知識點。把相關的概念拆分成具體的小部分,在進行理解和記憶時就比較輕松,把復雜的概念進行有條理的整理,看起來也比較清晰。幾個關鍵詞語就包含了植物細胞的知識點,利用關鍵詞語來進行概念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用關鍵詞語掌握相關的內容,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而且記憶關鍵詞語時,學生腦海中就會浮現相關的概念,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概念的本質和屬性,有效提高學習和教學效率。
概念本身是一種思維的體現形式,和語言中的詞匯緊密聯系。生物概念具有很強的抽象和復雜的特點,不只是文字表面的意思,概念中還有內涵以及外延是概念的特征。生物概念中,其內涵主要是生物活動的規律及現象,外延主要是其中內容使用的條件和范圍。在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理解生物概念的內涵及外延,將概念中的內容以關鍵詞語的形式體現出來,促使學生把握好對關鍵詞語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教學中,對細胞分裂的定義,其中內涵是細胞的數目在增加,外延是細胞從一個分裂成兩個。由此,對相關的概念提取關鍵詞語,細胞分裂的過程是一個變成兩個;結果是數量增加。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及外延,在學習中輕松地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改變生物概念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知識、教學進度停滯不前的局面,幫助學生把握關鍵詞語,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在生物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重要的概念,全面而準確地掌握教材中生物學概念中廣義和狹義的含義。概念的廣義和狹義是針對概念外延而言的,概念的外延較大,代表廣義概念;概念的外延較小,代表狹義概念。在生物概念中把握關鍵詞教學,首先要區生物分概念是屬于廣義還是狹義的。例如,在“染色體”概念教學中,教材中有對概念的說明“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是遺傳物質,因此可以說染色體就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對于“染色體”廣義概念是“在細胞分裂中絲狀的染色質,原核生物沒有染色體”;狹義概念是“由DNA和蛋白質形成的物質,存在于細胞分裂期”。從兩個方面理解染色體的概念是不同的,在進行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概念意識,把握關鍵詞,圍繞概念來進行課堂教學,從廣義和狹義概念引導學生探討,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這樣能使概念更加清晰,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的定義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運用掌握的生物概念進行實際分析,這樣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生物概念,其中有相同的專有名詞,但實際表達的含義區別很大,不管是在課堂或者課下學習中,學生都不容易區分,易記憶混亂。因此,在生物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相似的關鍵詞進行對比分析,結合相關關鍵詞語的對比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差別,進而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概念。例如,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單元的學習中,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以細胞為基礎,表述卻是不同的本質和屬性,學生在對相關概念學習中容易等同,記憶混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關鍵詞語進行對比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對應的知識點。例如,“植物細胞”中的關鍵詞語:是由細胞(壁、質、膜、核)液泡、葉綠體和線粒體組成;分裂過程:原細胞形成新的細胞壁及細胞膜;先出現許多小液泡,最終形成大液泡;細胞本質:“植物體功能和結構的基本單位”“。動物細胞”有: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其中沒有葉綠體;分裂過程:中部細胞膜凹陷,變成兩個細胞;吸營養長大,體積增加;細胞本質“:動物體功能和結構的基本單位”。從上述的相關生物概念的關鍵詞語中看出,兩種細胞存在本質屬性上的差異,而且相似和不同的知識點也是比較多的,所以學生在理解和記憶中才會對知識造成混亂。因此,教師在進行生物概念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對相似的關鍵詞語進行對比分析,重點關注有差異的部分。這樣,學生就會在學習中重視對易混亂、易錯的概念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復雜的概念知識進行簡化學習。這種對比分析關鍵詞語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增強學生對生物概念學習的效果,顯著增強生物概念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生物這門學科雖然劃分在理科的范圍中,但很多概念和知識點都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和掌握,而且生物概念具有復雜性和邏輯性,理解和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生物概念教學中把握關鍵詞語的應用方法,把生物概念劃分成不同的小部分,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也能有效提高課堂生物概念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