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長樂第二中學 劉美玉
微寫作起源于微博,是一種新穎、個性的寫作形式,篇幅短小、主題鮮明,相對以往的長寫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革新。但在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中,也存在教學模式單一、課時安排較少、命題范圍狹窄等短板,教師需據此有的放矢地制定對策,尋求微寫作方式的多樣化,逐步消除學生對寫800字以上作文的畏難情緒,最終真正提升學生限時給材料作文的寫作水平。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該怎么實現這一師生互動高效的課堂形式呢?首先,教師要做好巧妙引導與適度點撥。就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創設一些情境,循序漸進地引出微寫作主題,從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微寫作創作情境中,避免給他們帶來突兀感和隔膜感,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和高昂的興致中推動微寫作教學的順利實施,然后再歸納方法、范例引路,進而達到寫作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例如,我國每年都會評選“感動中國人物”,教師可以此為切入點預設課堂。先談話導入,大部分學生都表示聽說過這一活動;然后課件展示“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名單及事跡”,再聲情并茂地朗誦精選的頒獎辭片段,例如中國女排的頒獎詞。接著,教師引領學生思考:大家同樣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成員,在你們身邊有沒有讓你感動的人物?要求學生依據頒獎詞的特點寫一段文字,內容是描述一位讓自己感動的人物,字數控制在100字左右。隨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歸納下頒獎詞的寫作要點,讓學生在有情感體驗且明確寫作思路的情況下快速進入最佳寫作狀態。
興趣是學生持續參與學習的主要動力源泉,如果他們對某項學習任務很感興趣,就能有效提升學習效果,正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高中教育階段,學生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與較大的升學壓力,對寫作往往失去興趣與靈感,青春期的敏感更是帶來諸多煩惱。因此,在微寫作課堂上,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此年齡段的青春特點,借助圖片、視頻、動畫等手段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微寫作中來,以便讓學生身心愉悅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中國夢”是高考寫作的時政熱點之一。教師不妨以“中國夢”為話題展開微寫作教學,先利用多媒體播放王菲演唱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國》,使學生感受到歡快清新的旋律,營造活潑輕松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接著,教師可以拋出幾個小問題“你的個人夢是什么”“中國夢與個人夢有何關聯”等,讓學生暢所欲言。再要求學生結合剛才的發言,圍繞“夢想”這一主題展開微寫作,使其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進行更深刻地描述并定格,讓他們個人發展的需求與愛國奮斗的熱情完美地結合起來。
當前,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更多新的可能與思路,讓微寫作教學也擁有了更為廣闊的平臺。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具體的微寫作教學中主動借助網絡平臺,利用好QQ、微信、微博、釘釘等媒介,為學生的微寫作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動平臺,在師生互動的同時,創設更多人機互動、生生互動等交流的機會。這樣不僅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微寫作空間,又發揮了信息反饋及時的優勢,保證了多方交流的有效性。如以“青春”為主題進行微寫作教學,教師可以在微博、微信公眾號中搜集和展示一些有關“青春”的微話題或短文、故事等,帶領學生認真閱讀一些普通人或者時代精英珍惜青春、敢于拼搏、勇于承擔的事跡,以此拓寬學生的情感世界,讓他們的眼光和胸懷不僅局限于一朵花、一片云,而是整個世界。微博或微信中的微話題往往精辟而短小,很多人都通過簡單的話語濃縮個人的親身經歷,同時又融入強烈的情感宣泄,較容易吸引讀者的目光,甚至讓讀者為之動容。接著,教師要求學生模仿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間的說說、釘釘的圈子等微方式,圍繞自己或身邊的人物,描述青春該有的樣子或者為青春而奮斗的小故事,由此推動微寫作的順利實現,寫好后可讓學生把這些內容發布到自己的社交平臺上,使其在這種虛擬的微寫作環境中消除顧慮,勇于袒露心聲。后面還可以瀏覽朋友或訪客的評論,及時互動或自我反思,進而拓展微寫作空間。
寫作終歸是源于生活,最高的技巧有時不過是返璞歸真,忠實生活,微寫作其實也不例外。要想讓高中語文微寫作“接地氣”,教師就要回歸生活,讓學生從現實取材,寫真實體驗或感悟,摒棄盲目寫作與杜撰現象,要強調學生自身真實情感的流露,讓他們通過微寫作真實呈現個人的本真感受。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具體的微寫作教學中,需精心設置一些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題目或主題,使其結合個人真實生活體驗展開創作,將真情實感融入其中,這樣寫作能更引起情感共鳴,從而升華他們的微寫作主題。比如,《邊城》中,沈從文不僅給我們塑造了一個美麗純情的翠翠,更給我們描述了一種健康、優美、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所以,教完此課后,教師可以布置微寫作《我的家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也寫一寫家鄉的風物,捕捉并呈現家鄉生活方式中最美好的一面。微寫作完成后,讓學生之間交換閱讀和點評,使其相互揣摩作者所流露出的對家鄉的情感,評論對方對生活的觀察是否細致,對家鄉生活場景的捕捉是否精當,借此有效提升他們的微寫作質量,極力展現出微寫作的生活化、情感化。
微寫作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其以靈活多變的形式和內容,更具適應性。高中語文教師應切實地認清現狀,并對癥下藥,制定一些可操作性極強的應對之策,從創設真實情境、適時適度點撥、范例合理引路、營造良好氛圍、多法激發興趣、充分利用網絡、力求回歸生活、注重本真體驗等多角度切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微寫作水平,從而為學生寫長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