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實驗小學 游曉琳 沈紹方
“互聯網+”教學為小學數學課堂博得了靈活性,數學難理解的知識可以通過利用“互聯網+”渠道找出有效的教學方案,給學生學習帶來了多元化的資源。因此“智趣課堂”教育模式可以靈活地將數學知識變得趣味化,可以結合小學的好奇心理,將數學知識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促使學生吸收全部的數學知識。“智趣課堂”教育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將會建立高效的教育課堂,將學生培養成智慧型人才。
“智趣課堂”中突出的“智”便是代表一種具有創作性的“智慧”,主要核心便是“育人”,通過在教育課堂的“求知”過程,達到“生成智慧”的目標。“智趣課堂”中教師通過對知識的講解,將知識“激趣”化,將理性抽象的知識實際化,通過結合教學教材,充分挖掘實踐素材,讓學生在探究中求智、在求異中生智、在文化中匯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智趣課堂”教育不僅傳授學生足夠的知識,還將該課的思想、方法等內容傳授給學生,將理論性知識與生活實踐密切結合,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
1.“智趣課堂”具有“激趣”的特性,數學知識對于思維還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因此不易被學生清晰地理解,“智趣課堂”教育充分考慮到了小學生的心理和能力,利用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性質,利用有趣的數學現象,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建立積極有趣的學習意境,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2.“探究”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通過求知的過程,賦予學生數學知識和思想,除此之外,“探究”還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讓學生對已經學到的知識進行思考和摸索,嘗試有目的地發現,體會其中的意義與價值所在,最后進行總結和提煉,培養學生研究意識。
3.“智趣課堂”中所體現出的“建構”的意義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規律性,通過展開科學地引導,促使學生領略到各事物、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夠將既有密切聯系又獨立存在的個體建構為一個整體,能夠將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擁有較深刻的理解,而并非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并通過知識的梳理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使學生加深記憶和理解。
4.“創新”是教育中智慧的體現,小學數學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掌握知識的多少和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其主要核心便是通過對知識的理解進行總結和思考,然后在此過程中養成數學素養,最終實現創新的目標。
“智趣課堂”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實踐中涉及“體驗”這一環節,“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促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記憶數學知識。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素材,針對教學目標提取生活中相應的數學元素,結合學生能力布置教學活動,組織學生繼續動手實踐,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到數學知識,還便于加深學生的記憶。
小學數學知識中具有數形結合、建模、集合等教學思想方法,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必須依靠數學思想進行判斷,凸顯出“知識”和“思想”是共存的這一點,缺一不可。“互聯網+”技術支持的“微課”等教學工具,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重視知識和思想共同培養。“智趣課堂”這一應用以一明一暗兩條主線作為教學方式,例如在“克與千克的認識”一課中可以利用動畫的形式將克與千克的重量比向學生演示,這會在學生腦子里注入該數學思想,加深其記憶和理解。教師通過明講知識暗講思想,自然而然地就讓學生獲取了思想方法,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任何壓力。
數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延伸特性和靈活性,可以通過一種事物推導出新穎的事物,這也便是創新。“智趣課堂”支持培養“求異”思維,主要是實現對事物的創新,養成創造性思維。求異思維重在開闊學生思路,重在培養學生站在各個方面看待問題并加以思考的能力。通過全方位了解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將其中的邏輯進行梳理,創造出異乎尋常的新構思,這實現了基于原事物的創新。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對事物進行創造性地聯想和探索,學生通過自身創造能力的培養便會熟練掌握舊知識,并將其進行靈活應用和組合。“互聯網+”相關的教學平臺中,擁有豐富的數學教育資源,教師可以結合教材進行搜索并選取課堂所需要的素材,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創設問題情境,結合學生的能力誘導學生產生求異的意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個性化成果表示贊揚和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強化創新意識,漸漸養成求異的意識習慣,完成由“知”到“智”的質變。
數學科學發展歷史悠久,并且經過幾代人地不斷求精,所衍生出的數學文化,富有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和數學思維品質。數學文化不僅在學習數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其他科目也具有顯著的借鑒意義。小學數學教育具有較強的啟蒙作用,可以將數學文化注入學生的思想中,將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促使學生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并以這種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在“智趣課堂”教育背景下,有效地將數學文化平穩地滲入學生的心靈中,這就是將數學文化的理性藝術和理性精神、堅持探索精神等進行了良好的詮釋,賦予學生理性思考和實踐創造的能力。
“智趣課堂”教育背景使數學教師能夠更加睿智、靈活地運用教材。“智趣課堂”重視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造力等,“互聯網+”教學順應了時代發展,滿足了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分析其中的利弊,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數學教學實際情況,根據具體學情,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克服弊端,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措施與方法,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