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第一幼兒園 柳琴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強調了幼兒勞動教育,要求幼兒園要與社會和家庭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親人和自己生活相關的不同行業人們的勞動,培養他們對勞動者的熱愛之情,能夠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在教育的過程中,幼兒的創造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責任感都會得到提升,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可以說勞動教育是幼兒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對幼兒的勞動習慣、態度和能力有著重要影響,而且反思當前幼兒教育中的不足,幼兒園應立足于勞動意識的培養,開展勞動教育。
以往幼兒園開展的勞動教育,內容主要是圍繞幼兒的自我服務勞動、收拾玩具、分發點心等,對于養殖花草和飼養動物等活動則很少開展,而且只是將活動內容限制在室內,并未有效的利用場外條件。
因為場地方面的限制,大多數幼兒園在勞動教育方面的硬件設施配置都存在不齊全的問題,比如,沒有種植園、花園、運動室等,限制了一些簡單勞動的開展。因為時間限制,幼兒園對于勞動教育的時間安排不合理,加上沒有勞動教育的制度,導致勞動教育的開展受限。
當前教師組織開展幼兒勞動教育的渠道較為單一,并未全面發揮出不同渠道的優點,影響了教育的效果。在引導幼兒了解勞動者、培養他們對勞動的熱愛、尊重勞動成果的教育時,教師通常會選擇講故事、角色扮演、組織教學活動等方式,然而幼兒身邊就有很多勞動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邀請一些勞動者到園內和幼兒溝通或組織他們到實地參觀,加深幼兒對職業的了解。
為了有效地落實幼兒勞動教育,就需要清楚其理念。勞動教育就是基于勞力上的勞心,是人生成長中的重要經歷。幼兒園中的勞動教育屬于一種綜合性、趣味性、游戲化的學習,幼兒在勞動中能夠學習到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幼兒園中的勞動不應只注重最終的效果,還需要重視過程,給幼兒提供更多生長的機會。
就幼兒勞動教育的特征而言,勞動教育就是面向物品的勞動方式,幼兒要經過思考和實驗,讓自身認為這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其特質就是在真實的情境中的真實問題,強調動手實踐,以勞動意識作為聚集點,將發現締造作為中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可以獲得綜合性履歷,學習到更多的內容,比如,數學、藝術、計劃、科學認知等,因此幼兒勞動教育是屬于跨領域的一種綜合教育。
幼兒園要利用好自身現有的資源,比如,某幼兒園的戶外面積就很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很多專用運動室,如,建構室、木匠房等,可以創造以及拓展更多的勞動。幼兒園是STEM教育項目試點園,這也讓幼兒園積累了較多的經驗。結合幼兒園情況以及STEM教育項目研究優點,能更好地展現幼兒勞動特質。勞動教育可以主要劃分為生活活動、游戲活動、生態種植園、節日活動、家庭教育中的勞動教育。
要想順利地開展勞動教育,就需要有資源提供保障,教師要具備較強的資源意識,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敏銳地發現勞動教育資源,科學合理地制訂使用計劃,對園內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運用,讓幼兒進行學習。教師還要合理地引導幼兒,讓他們學會挖掘和利用資源。比如,竹林中的竹子長勢很好,在一些有挑戰、真實的運動中,教師就可以讓幼兒視察丈量竹子、相互幫忙砍竹子、分組鋸竹子,用竹子制作不同的物品,比如晾衣架等,通過教師和幼兒的配合及努力,教師和幼兒發現了和建立合理的課程資源。
在勞動教育中,教師要將室內與室外、園內與園外的教育資源進行結合運用。教師和幼兒園要注意考察周圍的情況,對園外資源進行拓展。例如,“科學建構區”項目組就可以運用科技館基地資源,組織親子觀光基地,給幼兒提供整體體驗的機會,讓幼兒在生活中獲得這方面的履歷。
對家長資源實施整合。家長也是不可缺少的工程勞動課程資源,還是互助同伴。要提升家園教育合力,幼兒園就可以拍攝勞動主題的視頻,比如,“科普教育”“造就孩子的勞動力——家庭真正的富養”等,讓家長的理念能夠受到影響。另外,幼兒園教育要積極吸取和接受部分家長到場進行課程審議的意見,家長和幼兒園教育的理念在多次一致之后,可以形成更多的教育共識。幼兒園還要定期和家長分享課程故事,感受其發展。
幼兒園項目的開展,內容來源主要依據兩方面:首先,深入觀察幼兒,在這一前提下,尊重幼兒的興趣、意愿及需求開展活動;另外,要結合《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的履歷進行分析,結合主題履歷,判斷勞動內容是否適合幼兒。建立項目框架對研究思路、內容等思考有積極作用,發揮著指導作用。在研究中,框架會得到不斷的優化和完善。第一,項目的思考預設式框架。教師應與幼兒要一起對進行的項目討論,教師要認真地傾聽幼兒的觀點,收集相關的資料,列舉幼兒會感興趣和有意義的問題,共同建立好框架。第二,項目中調整動態式框架。在項目進行中,框架并非固定不變的,教師要注重過程,將有意義的內容加入框架中,將預設與生成運動進行結合,構建動態式框架。第三,項目后梳理思維導圖式框架。教師可以應用不同的顏色分類標志生成框架以及預設式框架,清楚地展現項目動態軌跡。教師要對勞動項目樣式不斷地探索,這能夠體現出幼兒勞動特點的操作方式。實驗流程主要有五方面:確認問題、初期實驗、設計制作、測試革新和結果分享。這五個流程教師要不斷循環,直到解決勞動項目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幼兒勞動教育中,幼兒可以通過思維發現和解決過程中的問題,得到綜合性履歷。這個過程能讓幼兒補充相關的知識,提升動手能力,讓其正確地認識勞動,有利于幼兒未來的發展,所以,幼兒園要注重勞動教育跨領域,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