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六中學 王珍珍
英語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學科,長期以來受到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但在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主要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學科素質培養普遍忽視。隨著教育事業發展,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逐漸受到重視,這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和高素質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需要正視其教學現狀,并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進行教學策略的探索,這也是新時期教育發展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
初中英語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素養、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因為英語是語言類的學科,則此學科核心就是語言能力的培養。在語言能力方面,首先要對英語有一定認識,其次要對英語語言知識進行了解,并且要知道如何進行表達,還要對口語與書面語有效區分,并能夠借助英語口語進行現場的表達,通過書面語實現情感表現。
在英語學習中,文化素養是重要的部分,因為英語學習是跨文化交流的形式,需要和外國的文化思想實現精神交流。在文化素養方面,要求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對使用英語的國家文化進行了解,了解其社會風俗與區域習慣,從而促進學生樹立文化意識和態度。
思維能力是英語學習中不可少的能力體現,在語言的學習中需要通過思維進行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才能夠提高學習效果。在思維能力方面,要求學生能夠轉換自身學習思維,對英語進行深入了解,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意識。
因為英語不是本土語言,在英語學習中語言環境是比較缺乏的,這對學生英語學習就造成了影響;同時只是一味通過教師講解,學生學習是存在局限性的,因此想要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是需要他們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的。在學習能力方面,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能夠實現探索學習和創新學習。
在初中教育階段,學生具有顯著的特點,他們的價值觀念還沒有養成,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還有待提升,因此此階段的教育對他們的學習影響和后期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學內容是存在局限性的,且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已經不能滿足英語學習的需求,因此就需要做好初中英語教學的積極變革。而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對學科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成績,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思維、觀念和能力等方面實施綜合培養,因此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
現階段社會發展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知識素養,還需要他們能夠實現對知識的良好運用和有效創新,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開展教學,就更加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核心素養培養中,讓學生在課堂知識學習過程中不斷促進對他們品格與關鍵能力的培養,滿足他們個人終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主要還是采用填鴨式的方法,學生一直處在被動學習狀態,在課堂上他們只是一味聽取和接受教師講課,他們說英語的機會是很少的,課堂的氛圍往往比較沉悶和死板,這就導致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降,對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不利。同時,在英語教學的實踐中,一些教師并沒有對英語情境和語言條件充分考慮,還是通過滿堂灌和單一性的教學方法開展活動,往往此類教學法不能實現對學生的啟發效果,不能對學生學習中的思維進行有效調動,這對他們思維品質的培養就產生了不利影響。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逐漸受到了關注,教師也在教學活動中越來越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但從實際的效果來看,教學過程和核心素養培養還存在脫離情況。盡管教師不斷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但在實際的落實中還存在效果不足,一些教師對核心素養并沒有深刻認識,并沒有對核心素養內涵進行深入分析,在教學活動中只是強調核心素養相關的淺顯內容,根本達不到核心素養培養的目的。同時,一些教師在進行核心素養培養中,教學方案的制定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無法形成長效機制,這導致教學效果也達不到預期。教學期間,學生普遍認為只要學好教材內容就可以了,對其他相關事務存在認知的不足,覺得其他事物距離他們比較遙遠,不符合實際,且教學環節不能對這種情況實施解決,這就導致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不足。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果課堂氛圍比較安靜和沉悶,學生的思維就不會被激發,而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中,需要對學生的思維實施有效激發,在活躍的思維狀態下才能夠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學習情境的創設,對學生的積極性實施調動,進而引導他們思維的發展。比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10“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 'll have a great time!”一課的教學中,在講到Section A,2d部分時,閱讀內容主要是關于聚會活動的,此時為活躍學生思維,引導他們思維發展,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對課文內容實施動態化呈現,營造出直觀的情境,學生對這種情境比較感興趣,能夠迅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營造輕松氛圍,學生能夠在情境中實現對知識的學習。為了加強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教師可以以課堂內容為基礎,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場景進行對話,并使用“if 引導條件狀語的從句”,從而使學生思維從課堂向課外生活延伸,發散他們的思維。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還需要他們做好對英語知識的實踐運用和有效表達,這也是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部分。為了實現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語言表達,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合理組織學生互動和交流,通過這種方法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強化他們的語言表達。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英語是一門外來語種,在學生學習中由于語言文化存在差異性,就會影響學生對英語的運用;同時英語語言本身就承載著語言文化內涵,在大量的英語文章中涉及外國文化,學生學習不僅是為了成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實現眼界和思想的開闊,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英語閱讀促進學生跨文化交流。
綜上所述,學科核心素養是新時期教育改革中關注的重點,教育體系也是不斷關注和落實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對教學發展和學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面對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就需要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情況積極探索與創新教學方案,這對推動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也是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