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小學 劉紅霞
數學模型作為一種數學思想,被廣泛用于確定事物的數量和結構之中。廣義上數學規則、數學公式和數學概念等都可以概括為數學模型。數學模型思想與符號化思想具有很多相同點,它們都可以用數學符號來表達,只不過在數學模型中比較象征化。不同的是,符號思維更注重理論,而數學模型注重問題的表達和解決,更注重應用。正是由于這一特點,數學模型才能夠更好地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小學數學的許多內容其實都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科學地運用數學模型,可以推動學生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對數學模型思想進行整合,在整合模型思想的過程中,教師要聯系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提供個性化的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習數學建模思想,并將他們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視覺化的思考,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規律、運算規則,他們無法理解和掌握其核心知識。將數學模型引入小學數學教學,旨在解決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使學生能將數學問題與生活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學會數學核心知識分析的方法,最終掌握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小學數學的目的是促進小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邏輯,提高小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用問題的能力,而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們要重視數學模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數學模型思維的整合可以建立一個完整的數學推導規律的過程,以促進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小學,數學是最重要的基礎課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將數學模型與數學教學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數學問題,看到問題所在。這也是由于數學與現實的緊密聯系。因此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將抽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用模型來表達一般的問題,引起重視。教師在對課程進行講解時,要把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通過生動的數學教學情境和形象的口頭交流,并且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水平,使學生充分掌握數學建模思想和理解數學建模的過程。舉例來說,如果教師在“加減法”的知識點教學過程中講解9-6=3,他就可以創造一個生活情境:有九只兔子,其中六只已跑走,還剩三只。這就可以很好地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更加方便學生的學習,然后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利用數學模型引導學生,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
現階段,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認識到每一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一些差異,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自主學習。教師采取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主探究學習,找到一些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數學模型,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在講解“平行與相交”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課件,在課件中融入幾組圖形,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關于圖形的知識,包括直線之間的關系。通過這個數學模型,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直線之間的關系。學生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利用數學模型能夠很輕易地將一些數學知識表達出來,就能夠更輕松地學習,靈活學習,實現應用,提高學生的數學實用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情景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的指導,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提高學生使用數學模型的能力。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拓寬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以數學模型的形式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比如:買了8盒餅干,每盒價格5元,你需要付多少錢,單價乘數量得到總價。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這種情景式學習方式運用到生活中,讓數學模型有更廣的適用范圍。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加深學生對于數學建模的理解,讓學生更好地使用數學模型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課程教學結束后,教師也應該更加重視數學模型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我們小學數學中常見的植樹問題為例,我們既可以在路上種樹,也可以在花壇邊種樹。在課下,我們可以假設一個圓形的花壇,并給學生布置思考作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植樹的范圍是封閉的,即起點和終點重合,因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模型思想,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終身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數學模型的作用,用數學模型來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模型思想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本文著重研究了數學建模思想的運用,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