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南沙河鎮南池小學 陳海苓
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把主要精力傾注到提高教學質量上,認為只有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的分數提高了,就基本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因此,部分學校對于安全教育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甚至沒有設置安全教育課程,不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學校重點工作之一,學校應該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持之以恒的教育,然而由于學校對安全教育工作的忽視,安全教育時間不確定,沒有按照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相關要求保障安全教育的時間。安全教育缺乏學科滲透研究,在學科教育中教師只是重視是否達成知識技能目標,對于蘊含于教學內容中的安全教育因素沒有進行挖掘與運用,也沒有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滲透。班級和學校很少開展安全演練活動,偶爾進行演練也只是重形式,輕效果,沒有對演練高標準、嚴要求,沒有及時糾正學生在演練中表現出的問題,學生安全意識提不到有效提高,安全技能很難通過安全教育及演練得以提升。
教材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最基礎的條件,沒有教材,安全教育就會缺乏規范性、針對性與持久性。教材是教師展開安全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教師實施安全教育的依據,缺乏教材的安全教育,大多會陷入空洞的說教,學生就很難對安全教育產生興趣和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安全教育需要教材的支撐,所以,根據農村學生特點建設優質的安全教育課程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使教材內容豐富多樣,不僅注重安全常識的講解,還要系統講解安全教育的理論知識,并且設置實踐活動環節,內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安全技能,真正發揮學校安全教育的效能。
目前,部分學生家庭缺乏對孩子安全教育的重視,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孩子是否上進的標準,認為孩子能順利考學就是有出息,家長認為學生的安全教育是學校的事,與家庭無關。有的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成績不滿意,每次召開家長會的時候以各種理由缺席家長會。農村一些留守兒童,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對孩子十分溺愛,結果導致孩子安全意識差,遇到危險就束手無策,缺少必要的安全意識與技能,對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有些家長自身安全意識較差,難以為孩子做出榜樣,不能為孩子做表率。學校缺乏與家庭聯合進行安全教育的意識與長效機制,沒有針對學生的安全問題發揮聯合教育作用,家長把安全教育的責任推到學校教師身上,而教師對家長也產生依賴性,導致安全教育成為兩不管地帶,在教育過程中缺乏家長的參與,致使教育效果受到影響。
由于農村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情況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在安全教育中也不能直接照抄城市地區的安全教育讀本。因此我在工作中嘗試自主編撰校本課程,將農村學生容易遇到的安全問題融入其中,鼓勵學生思考如何消除安全隱患,如何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自救,這樣就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農村在豐收后有喜歡囤積麥稈、焚燒麥稈等行為,這樣就很容易出現火災等安全隱患。我在教學中就將這個問題融入校本課程中,讓學生了解在遇到火災后要如何自救。我通過連環畫的形式將各種火災時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展示出來,并讓學生分辨它們是對是錯。如沖進火場搶救財物,又如從高處往下跳,用濕毛巾裹住口鼻等。學生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學習相關的知識。
我鼓勵學生開展即興表演的活動,學生扮演遇到火災的人,而我則隨機報出可能出現的情況,如“房梁掉下來了”等,讓學生靈活機動地判斷自己到底該如何做。這樣能看到學生是否已經融會貫通,是否已經完全掌握了各種火災自救方面的知識。
我在編撰校本課程的過程中,融入了不少道路安全教育知識,農林地區防火知識等,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應對和自救問題等。這些都是農村學生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同時,我還組織學生參與角色扮演等活動,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加強對于自救知識的認知。
由于農村學生常常處于隔代教養的狀態,老人很難管束學生,所以我在教學中嘗試充分借助網絡軟件,和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拓展交流渠道。這樣能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也能起到加強安全教育的作用。介于不少學生的家長都在外地工作,于是我在教學中就運用微信建立了家長群,有情況可以及時聯絡學生的家長。如果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有缺乏安全意識的問題,如在樓道中打鬧等,就可以聯系學生的家長,讓其經常提醒孩子注意。同時,在春節回到家中后,家長還可以集中提醒孩子如何在放鞭炮的時候防止火災,讓孩子認識到安全問題。
此外,對于一些在工地等場所工作的家長,我還鼓勵學生家長嘗試拍攝視頻,用現場展示的方式提醒學生如何注意安全問題。如有家長從事建筑工作,就拍攝了視頻,告訴孩子在工地時一定要戴安全帽,在攀登腳手架時要系上安全繩。學生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視頻,并討論在視頻中提到了哪些安全問題,有哪些是自己以前忽略的,這樣就能起到糾正觀念的作用。由于不少家長都不在孩子身邊,所以我嘗試聯絡學生家長,讓其利用春節等節假日重點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平常也可以用微信拍攝視頻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如何才能保障安全,這樣就能讓學生從更多的渠道入手,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在組織學生展開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強安全教育。我常常組織學生參與村鎮有關的安全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加深印象,獲得更深刻的體驗。
在農村安全教育中,充分考慮農村的特點,并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出了適合農村學生的安全教育課程。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的針對性,促進學生安全意識與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