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洋
(遼寧西北供水有限公司,沈陽 110003)
水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安全飲水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它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隨著農村飲水工程推進,特別是小型飲水工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顯著提高,給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1]。但近些年出現了水質惡化的情況,例如遼寧西部地區地下水中硝酸鹽超標,導致飲用水水質不達標,對飲用者健康造成了威脅。通過調查走訪,針對遼寧西部部分地區農村飲用水硝酸鹽超標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便實現農村飲水工程安全運行,保障村民飲水安全。
針對遼寧西部地區的一個縣進行典型調查,已使用的飲水工程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一個或幾個屯組為單位的小微型集中供水工程較多,空間分布分散,管理難度大;大多缺乏基礎的消毒過濾設施,飲水水質得不到長久保證;工程運行管理意識不強,村內管理不到位,運行維護全靠上級管理部門,個別井房附近衛生條件差[2]。
1)垃圾。主要表現為居民區與水源井距離近,生活垃圾長時間堆放得不到清理,通過污染土壤向下入滲,進而污染水源。
2)糞便。主要表現為農戶養殖牲畜排泄物隨意堆放,不集中清理,糞便中的氮素通過降雨滲入地下污染水源。發現多處水源井出現井房50m內堆積糞便現象。
3)農業污染。近些年農業現代化程度增強,化肥農藥使用量逐年增多,尤其氮素類化肥,對土壤及水體污染較為嚴重。
4)土壤氮元素含量高。部分區域土壤中的非永久氮元素含量高,經過降雨和地下水運動,可能導致飲用水中硝酸鹽超標。
5)無凈化設備。大部分供水工程無凈化設備,對水源原水處理能力薄弱,無法消毒殺菌,更不能消除水中硝酸鹽成分。
6)位置。使用時間較長或者供水規模小的水源井存在距離村屯生活區近,甚至在村屯之中,不符合新規范中對水源井地理位置的要求,受人類生產生活產生的污染影響較大,容易污染地下水[3]。
綜合考慮地形、地質、水文、地下水資源、群眾意愿、經濟及管理等綜合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改善飲水水質主觀上以保護水源地為主,通過宣傳教育,避免或減輕人為因素造成的污染,客觀上以工程手段為主,通過實際措施去除現有飲用水中硝酸鹽及雜質,兩面共同作用完成此項任務。下面針對硝酸鹽超標提出具體措施及意見:
1)重建井房,安裝凈水設備。經過實地調查,現有井房中部分尺寸過小,不能滿足凈水設備的擺放。根據每個村屯現有供水水源井房位置,在原址基礎上拆除重建水源井房,安裝設備,新建排水滲井,調整供水壓力,連接到現有供水管網,使供水區域內村民用水方式不發生改變,水質可以得到保證。
2)現有水源井房內直接安置過濾設備。個別井房建設年代晚,標準較高,空間大,可以將設備直接安裝在房間內,同時重新連接水源井出水,將設備串聯在首部系統中,再設置排水管道及滲井。供水區域內村民用水方式不發生改變,水質可以得到保證。
3)建設村屯供水點。部分村屯沒有集中飲水工程,為用戶分散供水,解決該區域硝酸鹽超標問題,需要建設集中供水點,保障居民飲用水安全。首先選址建設井房,新打水源井,再安裝設備,最后放置居民直飲機,村民可以定時定點到供水點接取潔凈的飲用水[4]。
4)新建水源工程。通過重新選取水源井,將沒有問題的水輸送到現有管道中繼續供水,停止現有水源井的使用。此項措施實施比較困難,因地下水是區域性問題,距離現有水源井太近,水質很可能不達標,距離現有水源井太遠,輸送成本大為提高,且遼西地區地下水資源較為匱乏,不能保證出水量,同時提高了成井費用。
5)清理垃圾糞便。硝酸鹽治理中,因水源井周圍垃圾糞便堆放原因導致硝酸鹽超標占比很大,對于這類工程采取清理周圍垃圾、糞便、換表層土壤、清洗水源井的方式處理。
6)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減少農藥化肥施入,嚴格把控水源井附近農業面源污染,可以優先采用先進的農田灌溉技術與水肥一體化技術,即可減少化肥使用量又可以避免因灌溉導致的氮素入滲地下水。
7)限制養殖場和污染企業。養殖場的選址一定遠離水源井,涉及氮素的排出的鄉村企業建廠也要遠離水源井,不在地下水的上游設場,企業污染排出物要及時清理,注重環境保護。
8)加裝凈水設備。通過在用戶端安裝家庭凈水機,去除來水中的硝酸鹽,實現分質出水,保證飲用水的安全,又不影響其他生活用水。
9)規模化供水。在有條件的地區實行集中化規模化大水廠,將多個村甚至多個鎮連接起來,集中供水,即可以保證水質安全,又可以穩定運行,降低成本[5]。
在農村飲水工程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經過研究與分析都會陸續得到解決。近些年遼西諸多縣區出現飲用水硝酸鹽超標問題,由于各地情況不同,所以應該因地制宜,選用或找出合適本地區自身特色的模式消除水質超標,將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之后的效益發揮出來,保證百姓始終喝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