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怡 龔 璐 王海亞 吳麗紅 戴旭陽
臺州學院
中華傳統文化是祖輩傳承給中華兒女的瑰麗遺產,不僅影響著中華兒女的思想觀念與行為習慣,還記錄了中華民族文明與文化的發展以及演變歷程,其作為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思想方式、行為習慣、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黨的十九大后,學習和推廣傳統優秀文化已經成了新導向。近三年興起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受到大眾關注,諸如《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等,這表明現代社會對于傳統文化日益重視。大眾的消費價值觀念從物質層面向精神層面逐漸過渡,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1]
“和合文化”作為本土文化根植于民間,卻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其影響逐漸減弱。對“和合文化”的價值進行重新解讀和詮釋,推動其在文創領域的應用和創新發展,不但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而且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1.文創產品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文創產業屬于當下的新興產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眾對精神層面的追求也逐漸增強,體現在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等方面。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文創產業中,創意設計服務7565億元,增長18.7%。[1]
2.文創產業后續循環力有待加強
通過“文化+設計+產業”的模式進行運營,賦能文創產品的“設計力”,增強產品“落地性”,利用“市場營銷”提高產品知名度,制造“話題勢能”帶動“消費勢能”,并加強其后續循環力,最終將富有傳統文化、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融入大眾日常。
3.文創產品挖掘深度和廣度不足
現在一部分設計師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并未很好地將本土文化和創意產品相結合。設計師需要通過實地考察和文獻閱讀等途徑,在讓文化“活起來”的同時,“因地制宜”地設計出傳播當地文化的產品。
4.文創產品品牌意識缺失
樹立品牌形象,文創產品才能更具辨識度。通過新媒體如抖音、微博、小紅書等進行宣傳,能夠拓寬其銷售渠道以及受眾面,擴大品牌影響力。
文創產品購買力的不斷上升體現了人們對文創產品認可度的提高。[2]為了“和合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一方面,可以不斷推出融入日常生活的具有“和合文化”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另一方面,可以將“和合文化”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帶入校園,達到產教融合的目的,促使歷史文物所蘊含的價值更加直觀、具象、多元地傳遞給大眾[2]。因此,對富有文化內涵和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已成趨勢。
站在文化傳承和發揚的角度,精準整合地方資源優勢,將“和合文化”寄情于文創產品,在實現“和合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提高文化傳承與文創產品設計的黏合度,提高文創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力。
文創產品在制作上以傳統文化為基礎,通過實物將其展示出來,受到了大眾的歡迎。文創產品的有效開發設計可借助創新的設計方法,對相關傳統文化產品進行有效開發與設計,為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提供新思路。[3]
針對文創產品的設計,在文化元素的解構和發掘中,通常將文化元素劃分為文化感官、文化情感、文化思考、文化行為和文化關系五個部分,將產品設計(如造型、材質、色彩或結構等)與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一定的視覺關聯。通過產品創新技法,在感官上增加綜合情感體驗,進而引發用戶的關注與喜愛。
1.傳統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
傳統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表現在選擇優秀館藏作品,對其進行局部元素或者整體元素的引用。譬如馬家窯彩陶文創將水波紋、漩渦紋等加以簡化抽象處理,將元素融合,巧妙地組成新的圖案,令文創產品帶給消費者獨特的視覺體驗。[4]同理,如“和合文化”館藏中和合二仙手持的荷花以及圓蓋,對這兩部分元素進行整合引用,將內涵賦予文創產品,從而達到文創產品的創新。
2.傳統文化特征的轉化
運用現代產品設計的基礎方法和理論知識,將文創的幾何外形、材質、結構、肌理等要素進行設計,以產品形態來展示“和合文化”的藏品,通過選取和合二仙的俏皮姿態,用產品形態將“和合文化”中和合二仙的故事傳達給大眾,從而反映出故事背后傳達的美好寓意。
3.色彩的提煉
“和合文化”作為一種民間文化,布料藏品多運用對比明顯的紅綠搭配,與現代人的審美不符。文創消費者多為青年人,可運用當下大眾所喜愛的配色,比如莫蘭迪配色、中國傳統色譜或者借鑒流行色指南PANTONE色等,讓文創產品在不失文化意境的情況下展現色彩之美。[5]
大眾的審美觀念及需求等都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迭,文創產品的迭代更新也需要與時俱進,所以文創產品在造型設計、色彩搭配、材質選擇以及加工工藝方面力求突破創新,從而滿足日益多元化的大眾需求。[5]
通過設計實踐感受“和合文化”(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從而進行文創產品設計。造型上,整體造型簡約大方,方圓組合表述著天圓地方的陰陽學說,體現萬物融合的和合景象(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統一性),在傳統造型的基礎上保留一根藤的特征,再進行造型創新,采用現代化大面積透光材質(人與社會“和實生物”的創新性),使得產品有另一番效果。燈具圖案上借鑒一根藤花窗造型,加以簡化抽象處理,或輔以“視覺雙關”正負形等視覺技巧。結構上,燈具結構巧妙、自然。此外,還運用PVC色膜、仿石、塑料等材質進行創新。
最后,在盒上帶上和合人間的品牌標識,增加品牌效益。為了更好地表達“和合文化”傳遞的內涵,和合文化創意燈具打破單一的組合方式,在原有元素的基礎上進行抽象化革新,簡練而不簡單地表達了“和合文化”所傳遞的寓意。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在傳承傳統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加入現代化元素的創新,真正做到將文創產品推廣給大眾的同時弘揚傳統文化。
“和合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其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對當代人具有積極作用。[6]應重視“和合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指導作用,豐富“和合文化”的體驗形式和文化業態,提升“和合文化”資源的利用層次,拓展“和合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做好“和合文化”與文創產品的深度融合,從而達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