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英
(貴州省盤州市人民醫院,貴州 盤州)
出生時間在28d以內的嬰兒被稱為新生兒。由于新生兒剛剛脫離母體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需要一定時間,同時其身體機能尚未發育完善,這個時期的嬰兒比較脆弱,需要用心呵護,才能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1]。新生兒時期,其免疫系統尚未完全建立,免疫能力較低,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疾病或是其他意外,從而影響健康以及安全[2]。而要想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必須要了解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在護理上掌握要點,保證護理的科學性。本文主要研究了新生兒臨床護理的要點。
新生兒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其在生理結構上有別于成人,同時由于消化系統比較脆弱,對于所吸收的物質選擇性也較強。要想讓新生兒能夠及時汲取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并實現正常的新陳代謝,需要非常重視對新生兒消化系統的護理。新生兒胃容量比較小,并且處于水平位置,使得新生兒喂養中需要少食多餐,每次喂養量不宜過多,按需喂養,保證喂養次數,這樣既能夠滿足新生兒的營養需求,同時也能夠減少溢奶、嘔吐等情況的發生[3,4]。喂養新生兒主要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1 及早實現母乳喂養。母乳對于新生兒來說是最為天然健康的食物來源,幾乎含有新生兒生長發育所需的所有物質,并且有利于新生兒消化吸收,同時還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提升新生兒的免疫力。因此,在新生兒出生后應當及早讓母嬰接觸,讓新生兒吮吸母乳,這樣能夠增強新生兒的禁食功能,同時也能夠刺激母親分泌更多的乳汁。尤其是初乳,營養價值、免疫價值都非常高,千萬不能浪費。同時母乳喂養還能夠促進新生兒的新陳代謝,促使其及早排出胎糞,并能夠促進發生黃疸的新生兒退黃。對新生兒實施按需哺乳,如果母乳分泌量無法滿足新生兒需求,可以在哺乳后再補充適量的配方奶。新生兒受到消化系統生理結構的影響,加之功能不完善,容易在進食后出現溢奶、嘔吐現象[5-9]。護理人員應當對家長進行正確喂養方法的指導,告知其每次喂奶后將新生兒豎抱在懷中,一手托住新生兒頭部,一手輕輕拍打新生兒背部,這樣可以促使新生兒胃中的空氣排出,避免發生溢奶、嘔吐等情況。
1.2 新生兒胃容量很小,每次吃得少,餓得快,并且作息不規律,為了保證母親有足夠的精力照顧新生兒,應當盡量與新生兒作息保持一致,從而更好地實現按需哺乳、夜間哺乳[10]。
1.3 每次哺乳之前應當進行雙手的仔細清潔,并用清水清潔乳頭、乳暈,保證潔凈。
新生兒皮膚非常嬌嫩,角質層非常薄,皮膚毛細血管比較稠密,保護功能還比較薄弱,抵抗力較差,發生摩擦,受到酸堿刺激等容易使新生兒皮膚出現發紅、破損、糜爛等情況,因此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應當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2.1 新生兒剛剛出生時,皮膚上覆蓋一層胎脂,這層胎脂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新生兒皮膚,并減少散熱,幫助患兒更好地調節體溫[11]。為此,不要立刻將胎脂清除干凈。在出生數個小時之后,有一部分胎脂會被吸收,剩余的胎脂則會隨著時間的延長分解為脂肪酸,這些會對皮膚產生刺激作用,因此應當輕輕將其擦掉。尤其是皮膚褶皺處,應當清理干凈,防止污物堆積。保持新生兒皮膚清潔是保護其皮膚不受損傷的重要措施。
2.2 新生兒紅臀現象十分常見,這主要是由于受到大小便浸泡刺激所導致的,常見的表現為小紅丘疹、小水泡,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發生皮膚糜爛、感染[12]。因此應當重視對新生兒臀部的護理。新生兒出現紅臀,除了保持其臀部清潔干燥之外,選用的尿布應當為柔軟細膩、吸水性強的棉織品,并且每次尿便之后及時進行更換,減少尿便與新生兒臀部的接觸時間。每次新生兒大便之后用溫水清潔并輕輕擦干,然后涂抹鞣酸軟膏,兜尿布,在皮膚褶皺處涂抹爽身粉,這些都是保護皮膚不受損傷的有效措施[13]。對紅臀病患兒除以上措施之外,還可在清潔臀部之后涂抹少量的紅霉素眼藥膏,起到抗菌消炎潤滑的作用。
2.3 新生兒衣物應當為棉質、柔軟、保暖性、吸水性、透氣性好,最好是沒有紐扣、系帶的衣物。新生兒包被也應當柔軟溫暖。對新生兒衣物、尿布應當勤換洗,每天給新生兒洗澡,不但能夠保證清潔,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新生兒新陳代謝,同時應當注意防止打濕未脫落的臍帶,以防感染。總之,護理新生兒皮膚應當輕柔、細致、耐心、快速,避免動作粗暴,且防止新生兒受涼[14-16]。
新生兒離開母體不久,對外界環境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使得體溫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例如室溫較高、天氣炎熱、包裹太多等會導致新生兒的體溫也隨之升高,在較為寒冷的季節沒有做好保暖容易引起低體溫甚至新生兒硬腫癥等。因此應當保證新生兒居住環境溫度的適宜,保持空氣清新,對其體溫定時進行測量,使其保持在人體正常體溫水平。衣物應當隨著氣溫變化合理增減[17]。
新生兒出生后1-2min即可將臍帶結扎好,而在進行臍帶結扎時應當嚴格進行無菌操作,處理好臍帶殘端,用無菌敷料將其覆蓋好。臍帶脫落之前,殘端非常容易滋生細菌,并且在新生兒活動時容易發生摩擦,使得臍帶根部出現發紅、出血、感染等異常情況,不但增加新生兒痛苦,同時也增加風險。為此,在臍帶護理過程中每天早晚應當進行臍帶清潔消毒,保持干燥,讓臍帶殘端能夠順利實現自然脫落。
新生兒臨床護理具有較大的特殊性,工作內容繁瑣,且要求很高。作為護理人員,應當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工作中能夠充滿耐心和愛心,注重細節護理,掌握新生兒護理要點,重點做好消化系統護理、皮膚護理、臀部護理以及臍帶護理,同時加強對新生兒家屬相應的護理新生兒的方法的指導,使新生兒能夠安全順利的度過新生兒期,更加茁壯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