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強,張 盈,齊 萌,艾克拜爾江·買買提,趙愛云,徐春艷,王 甜,井 波
(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843300)
雙峰駝具有耐高熱、耐嚴寒、耐粗飼和抗風沙等特點,適應荒漠和半荒漠的自然環境, 在我國西北地區區域性經濟建文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駝乳和駝峰等產品的受到人們青睞,具有較大的消費市場,養駝業也隨之發展,對牧民增收具有積極意義。 然而,雙峰駝感染腸道寄生蟲后,可引起消化道炎癥、消瘦和貧血等癥狀,降低生產性能,導致駝乳、駝肉等質量下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2,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雙峰駝的主產區之一, 本研究采用飽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對新疆部分地區雙峰駝進行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以期為該地區雙峰駝腸道寄生蟲病的防治提供基礎資料,保障養駝業的健康發展。
2016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分別于新疆16 個縣/市采集476 份雙峰駝糞便樣本, 雙峰駝散養于戈壁灘或放牧于草場,未能準確劃分年齡。 所采集樣本均為雙峰駝剛排出的新鮮糞便,用一次性無菌手套撿取3~5 個糞球或10~30g 糞便,裝入潔凈自封袋中,記錄信息,帶回實驗室,置于4℃冷藏箱保存。
每份糞便樣本取5~10g, 采用飽和蔗糖溶液漂浮法進行檢查。
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糞便中的腸道寄生蟲蟲卵或卵囊,根據形態、大小、顏色等形態結構特征,參照相關資料進行分類鑒定。 圓線蟲蟲卵含毛圓線蟲、細頸線蟲、馬歇爾線蟲等線蟲蟲卵,未鑒定到種屬;球蟲和隱孢子蟲未鑒定到種。
經顯微鏡觀察呈腸道寄生蟲蟲卵或卵囊陽性的糞便樣本,采用麥克馬斯特法[4]測定每克糞便中蟲卵數/卵囊數(EPG/OPG),隱孢子蟲卵囊未計數。
對476 份樣本進行檢查, 發現210 份樣本呈腸道寄生蟲蟲卵或卵囊陽性,總感染率為44.1%。檢出4 種寄生蟲,以圓線蟲為優勢感染蟲種,感染率為29.4%;球蟲、隱孢子蟲與鞭蟲的感染率分別為22.5%、1.7%和0.6%,見表1。 其中,寄生蟲混合感染樣本有40 份,2 種寄生蟲同時感染者33 份,3 種寄生蟲同時感染者7份。

表1 新疆地區雙峰駝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
16 個采樣地區中, 有15 個地區的雙峰駝呈腸道寄生蟲陽性,以烏什縣雙峰駝感染率最高,為90.0%,和田市雙峰駝感染率較低,為17.7%,和靜縣雙峰駝未發現感染,見表1。其中,巴楚縣、溫宿縣、青河縣、察縣、烏什縣、克拉瑪依市和石河子市的雙峰駝以圓線蟲為主要感染蟲種, 以克拉瑪依市雙峰駝圓線蟲的感染率最高,為84.4%;皮山縣、巴里坤縣、福海縣、策勒縣、博樂市和塔城市的雙峰駝以球蟲為主要感染蟲種, 以克拉瑪依市雙峰駝圓線蟲的感染率最高,為84.4%;隱孢子蟲以奇臺縣雙峰駝感染率最高,為11.1%;僅在博樂市與和田市雙峰駝的糞便樣本中發現3 份鞭蟲感染。
140 份圓線蟲蟲卵陽性糞便樣本中, 最大EPG 值為3400,最小EPG 值為≤200, 平均OPG 值為816.2;106 份球蟲卵囊陽性糞便中, 最大OPG 值為7200, 最小OPG 值為≤200, 平均OPG 值為1000.9;2 份鞭蟲蟲卵陽性糞便樣本中的EPG 值均為≤200。
世界范圍內雙峰駝腸道寄生蟲均常見感染, 多數國家或地區以球蟲和線蟲為主要感染蟲種。 在國外Tajik 等[5]在伊朗對25峰雙峰駝調查顯示,腸道寄生蟲的總感染率為52.0%,發現6 種寄生蟲,以細頸線蟲與毛首線蟲的感染率最高,均為32.0%,馬歇爾線蟲、 莫尼茨絳蟲和圓線蟲感染率分別28.0%、28.0%、16.0%;Yakhchalim 等[6]調查發現伊朗雙峰駝球蟲感染率10.6%;Abubakr等[7]對巴林223 峰雙峰駝進行調查,發現腸道寄生蟲總感染率為76.2%,捻轉血矛線蟲感染率最高,為27.8%,細頸線蟲、毛圓線蟲、莫尼茨絳蟲和球蟲感染率分別為23.3%、8.1%、1.8%和15.3%。在我國,趙治國等[8]對內蒙古152 峰雙峰駝進行剖檢,發現斯氏副柔線蟲感染率為77.0%;陳曦等[2]對內蒙古阿拉善盟雙峰駝進行消化道線蟲感染情況調查, 發現總感染率為29.2%(40/137),檢出4 種線蟲蟲卵(毛圓線蟲卵、細頸線蟲卵、馬歇爾線蟲卵和食道口線蟲卵),以毛圓線蟲蟲卵為優勢蟲卵,不同調查點雙峰駝線蟲的感染率范圍為3.0%~65.0%。 本次調查發現,新疆地區雙峰駝腸道寄生蟲總感染為44.2%,不同調查點的雙峰駝腸道寄生蟲感染率存在一定差異,與上述報道相一致。
隱孢子蟲是常見的人獸共患腸道原蟲。在我國的調查顯示,雙峰駝主要感染的隱孢子蟲種類為安氏隱孢子蟲。 2008 年,Wang 等[9]報道河南省1 峰3 歲雙峰駝感染安氏隱孢子蟲;隨后,Liu 等[10]和謝娜等[11]分別對四川2 峰和6 峰雙峰駝進行調查,隱孢子蟲感染率分別為50.0%和33.3%, 種類鑒定均為安氏隱孢子蟲;Zhang 等[12]報道青海40 峰雙峰駝的隱孢子蟲感染率為15.0%,種類鑒定均為安氏隱孢子蟲。 本次調查發現新疆部分地區雙峰駝隱孢子蟲感染率為1.7%,低于上述報道,與調查樣本數量有較大關系,同時與飼養環境也有一定的關系,其隱孢子蟲種類需進一步鑒定。
養駝業是新疆地方養殖產業,隨著人們對雙峰駝奶、肉、絨、毛、皮等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養駝業具有廣闊的前景。 然而,新疆地區雙峰駝目前仍以散養方式為主,靠天養畜,粗放經營,導致腸道寄生蟲感染較為普遍, 臨床上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合理使用驅蟲藥物,提高其生產性能和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