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芬,周守長,李小慶,許金朋,盧 婷,劉 喆,劉 洋
(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057151)
大腸桿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腸桿菌的某些致病株所引起的一類疾病,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大腸桿菌病可以單獨發病也可以通過其他疾病的繼發感染,由于近年來抗菌藥物的濫用,大腸桿菌耐藥株日益增多,使得該病呈蔓延趨勢。 所以本次針對臨床分離的三種大腸桿菌菌群,進行牛津杯藥敏試驗,同時對比標準藥敏片。 結果顯示成品牛津杯藥敏結果與標準藥敏片結果一致性較高,可通過藥敏結果來指導現場用藥防止耐藥產生。
為了現場出現大腸桿菌引起的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原發和繼發感染,防止耐藥對成品藥品的使用篩選,選用三個分離的大腸桿菌進行牛津杯藥敏試驗。
大腸桿菌分離株A 菌株、B 菌株、C 菌株、藥敏片、牛津杯、成品藥、離心管、超純水、生理鹽水、涂布棒、珠子、酒精燈、取菌環、MH 培養基等。

表1 產品信息
將121℃高壓滅菌的MH 瓊脂培養基, 冷卻至50℃~60℃后, 在超凈臺中酒精燈火焰旁, 倒在無菌培養皿內, 每皿約25mL,凝固后備用。
在超凈臺內,用酒精燈外焰灼燒接種環,待接種環冷卻后接將三個場區純化的單個菌落到裝有3mL 無菌生理鹽水的樣品瓶中,制成菌懸液。
將10 種產品進行按照推薦量稀釋,并縮小10 倍,擴大10倍做三個梯度備用。
在超凈臺內,吸取0.1mL 菌液到平板表面,用涂布棒或珠子5 顆將菌液涂布均勻。

表2 稀釋比例
在超凈臺內,在培養基表面垂直擺放牛津杯,輕輕加壓,使其與培養基接觸無空隙,每個平皿放置6 個牛津杯。
在超凈臺內往牛津杯中加入不同濃度的藥液200uL。
選與本次試驗同類的標準藥敏片進行對比。
將做好的培養皿放置在37℃培養16~18h, 取出觀察結果,進行分析對比。
4.1.1 A 菌株牛津杯藥敏結果
縮小10 倍濃度結果:多西環素、桿特、痢康、復方阿莫西林為極敏,普得康為中敏;
推薦濃度結果:桿特、痢康、復方阿莫西林為高敏,多西環素為中敏,普得康為不敏;
擴大10 倍濃度結果:桿特、痢康為中敏,普得康、多西環素、復方阿莫西林為不敏。
4.1.2 B 菌株牛津杯藥敏結果
縮小10 倍濃度結果:多西環素、桿特、復方阿莫西林為極敏,普得康、痢康為高敏;
推薦濃度結果:桿特為極敏,多西環素、痢康、復方阿莫西林為高敏,普得康為不敏;
擴大10 倍結果:桿特為高敏,痢康為中敏,普得康、多西環素、復方阿莫西林為不敏。
4.1.3 C 菌株牛津杯藥敏結果
縮小10 倍濃度結果:多西環素、復方阿莫西林為極敏,普得康為高敏,痢康為不敏;
推薦濃度結果:桿特為極敏,多西環素、復方阿莫西林為中敏,普得康、痢康為不敏;
擴大10 倍濃度結果:桿特為中敏,普得康、多西環素、痢康、復方阿莫西林為不敏。

表3 成品藥牛津杯藥敏結果
備注: 以下藥敏結果圖示編號代表意義,A 開始的均為A菌株,A1 的1、2、3 標記代表1 號普得康縮小10 倍、推薦劑量、擴大10 倍,A1 的4、5、6 標記代表2 號產品多西環素50%,縮小10倍、推薦劑量、擴大10 倍;A2 的1、2、3 代表3 好產品桿特,縮小10 倍、推薦劑量、擴大10 倍;A2 的4、5、6 代表4 號產品痢康,縮小10 倍、推薦劑量、擴大10 倍;A3 的1、2、3 代表5 號產品復方阿莫西林縮小10 倍、推薦劑量、擴大10 倍;A3 的4、5、6 代表6號產品,因為沒有同樣的藥敏片所以不進行分析。

圖1 A 菌株牛津杯藥敏結果

圖2 B 菌株牛津杯藥敏結果

圖3 C 菌株牛津杯藥敏結果
4.2.1 A 菌株:黏菌素、環丙沙星、慶大霉素高敏,阿莫西林/克拉維酸中敏,氟苯尼考低敏,多西環素和氯霉素不敏;
4.2.2 B 菌株:慶大霉素極敏,環丙沙星、黏菌素高敏,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多西環素中敏,氯霉素不敏;
4.2.3 C 菌株耐藥:環丙沙星高敏,氟苯尼考低敏,慶大霉素、多西環素、氯霉素、粘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不敏;
4.2.4 ABC 混合菌株與C 菌株耐藥的結果基本一致。

表4 藥敏片藥敏結果

圖4 A 菌、右B 菌株藥敏片結果

圖5 C 菌株、三個混合菌藥敏片結果
通過本次實驗牛津杯成品藥敏結果與標準藥敏片一致性較高,且成品藥更方便現場的選擇優勢。 本次實驗三種菌株均顯示環丙沙星敏感性最高,其次是粘菌素、復方阿莫西林,且C 菌株都表現有一定程度的耐藥情況。 根據本次實驗結果顯示,牛津杯藥敏試驗配成品藥的濃度建議使用推薦劑量。 臨床獸醫可以根據牛津杯藥敏的結果開具處方,選擇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防止耐藥菌株的產生。 牛津本實驗操作簡單方便使用,有條件的實驗室均可以操作。 為現場臨床提供有效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