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本報記者 鄭璇 ●任重 魏輝
任期只剩兩周時間的美國總統特朗普5日再次挑釁中國,他簽署行政命令禁止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8款中國應用程序進行交易。美國輿論普遍認為,特朗普對中國科技企業的“臨別射擊”,一方面旨在鞏固其對華強硬“遺產”,另一方面是試圖給繼任者拜登的對華政策套上更多枷鎖。如果說對外政策上“最后瘋狂”的影響還有待觀察,特朗普6日在國內發起的“最后一戰”則已然令整個美國瑟瑟發抖。當天,美國國會召開聯席會議,將正式確認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這通常只是一種儀式性程序,卻因多名共和黨議員表示將對選舉結果提出異議而充滿戲劇性。更激烈的“戰場”則在華盛頓街頭——在特朗普的連番鼓動下,他的大批支持者聚集華盛頓,發起“盛大而狂熱”的示威游行,示威現場5日晚已開始出現斗毆流血的混亂景象。特朗普6日將向支持者發表演講。示威會失控大亂嗎?“憤怒的1月6日”讓美國輿論屏住呼吸。
欲“鎖定”對華強硬立場
特朗普5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45天后禁止美國管轄范圍內的任何人或實體與“開發或控制”8款中國應用程序的實體或個人進行交易。這些應用程序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騰訊QQ、掃描全能王、WPSOffice等。行政命令聲稱,中國一直在利用“大量數據收集”來推進其經濟和安全議程,上述應用程序使美國人處于危險之中。命令要求商務部長45天內確定哪些交易是受到禁止的。
《紐約時報》稱,白宮周二出人意料地對中國“臨別射擊”,該行政令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采取的最新緊張升級措施。在特朗普任期結束前兩周,此舉有助于鎖定其對中國采取的更強硬立場,并可能進一步激怒北京。去年秋天,特朗普政府發布行政命令封禁TikTok和微信,但這兩項禁令都卷入了訴訟,TikTok和微信目前仍在美國繼續運營。報道認為,新行政令的適用范圍和執行將取決于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
彭博社稱,特朗普針對中國公司的新行政命令直接影響可能有限,支付寶等應用程序在大中華區擁有龐大用戶,但在美國用戶數量較少。目前尚不清楚這一命令是否適用于美國以外的交易。不過,特朗普行政命令的理由是“威脅國家安全”,這有可能嚴重擾亂國際貿易。
還有一些分析認為,新的行政令可能對往來中美之間的華裔美國人,或使用這些服務與中方做生意的人造成影響。6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根據新的美國政府指導,將重新推進對中國移動等三家中國電信運營商的摘牌程序。
針對特朗普政府的最新挑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是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外國企業的霸凌霸道霸權行徑的又一例證,損人不利己。美方做法給世人提供了一份生動教材,讓大家看到美方嘴上講著自由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但實際是怎么做的。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6日晚也發表談話,堅決反對美方的錯誤行為。
除了鞏固對華強硬路線,許多分析都強調,特朗普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給拜登設套。CNN6日稱,在執政的最后日子,特朗普繼續加大向中國科技企業施壓。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斯科特·肯尼迪說:“特朗普政府匆忙推出限制美中關系的懲罰措施,希望誘使中國進行報復,進一步惡化兩國關系,束縛拜登的雙手。”
《紐約時報》稱,特朗普采取的最新對華措施會對拜登造成約束,后者已經暗示過他想要繼續就某些議題對中國施壓的同時,重新調整美國對華政策。新美國智庫研究員薩姆·薩克斯說,即使拜登團隊不認為這些應用程序存在國家安全風險,但在政治上,很難在看起來沒有向北京讓步的情況下解除這一行政令。“在我看來,該命令是在最后關頭試圖束縛拜登手腳的枷鎖。”
“最后一戰”令美國緊張
比起對中國的挑釁,特朗普在國內的“最后一戰”動靜要大得多,令美國陷入緊張氣氛中。當地時間6日下午1時,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將對2020年總統大選的選舉人票進行正式清點,并宣布最終結果。現有選舉結果顯示,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特朗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福克斯新聞稱,截至目前有大約140名共和黨眾議員和至少13名共和黨參議員表示將對選舉結果提出異議,涉及多個關鍵州。這將導致國會兩院16年來首次就選舉異議進行辯論和投票。由于民主黨在眾議院占據多數席位,這些異議很難獲得通過,但可以顯著拉長整個認證過程。
連日來,特朗普不斷向主持兩院聯席會議的副總統邁克·彭斯喊話施壓。他5日發推特說:“副總統有權拒絕選舉舞弊的選民。”6日一早,特朗普又連發數條推文,稱多個州想要糾正他們的投票結果,而副總統彭斯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結果“退還”各州,“動手吧,邁克,現在是拿出極大勇氣的時候!”
CNN等媒體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彭斯5日告訴特朗普,他認為自己無權阻止國會對拜登在總統選舉中獲勝進行認證。特朗普5日晚抨擊美媒的爆料是“假新聞”,并堅稱自己和彭斯“完全同意副總統有權采取行動”推翻大選結果。
街頭可能出現的混亂尤其令美國輿論擔憂。特朗普支持者6日在首都華盛頓舉行大規模示威,參與者包括“女性支持美國優先”“為特朗普游行”“驕傲男孩”等團體。有組織者聲稱抗議人數預計達到100萬。特朗普多次在推特上鼓勵支持者參與抗議活動,稱這將是一場“非常盛大”和“狂熱”的游行。6日晚些時候特朗普將在白宮附近向支持者發表演講。《今日美國報》稱,“美國”和“阻止偷竊”的口號在集會地點回響,許多人揮舞著寫有“特朗普2020”的旗幟。
從5日晚開始,華盛頓街頭就出現小規模混亂事件,支持和反對特朗普的人群發生沖突,有人被打得面部流血。華盛頓特區則嚴陣以待。市長鮑澤啟動了國民警衛隊,并呼吁人們6日遠離市中心,避免與示威者接觸。市區的商店門口紛紛裝上木板等,防止遭到破壞。
《時代》周刊網站稱,特朗普最狂熱的支持者,從保守的共和黨議員到保守派人士,從持槍民兵到極右翼分子,他們將6日視作為了讓特朗普繼續掌權而“最后一戰”的日子。華盛頓對各種各樣的抗議活動司空見慣,但6日的示威者組合既超現實又令人擔憂。一些在線論壇和社交平臺上,有人討論“武裝美國人”“占領首都”“絞死政客”等話題,有人還教授如何逃避華盛頓槍支管控,并敦促“盡可能多地攜帶彈藥”。文章引述分析人士的話稱,現在華盛頓以及美國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暴力事件。
共和黨面臨又一失敗
6日,佐治亞州傳來對特朗普和共和黨不利的消息。據美聯社等媒體報道,民主黨人拉斐爾·沃諾克在該州聯邦參議員決選中戰勝共和黨人對手,幫助民主黨拿下參議院一個關鍵席位。另一名民主黨候選人喬恩·奧索夫晚些時候也宣布獲勝,但尚未得到媒體確認。如果兩名民主黨人都戰勝對手,將令民主黨在控制眾議院的同時奪回參議院控制權,改寫美國政治格局。法新社稱,這對共和黨來說將是政治災難。
路透社稱,如果結果得到確認,拜登上任后將有力量推進自己的政治議程。對即將離開的特朗普來說,則增加了他的“最后失敗”——他將是1932年以來第一位在一屆任期后既輸掉白宮也輸掉國會兩院的總統。特朗普指責佐治亞州的參議員選舉存在欺詐。
美國輿論普遍認為,無論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如何斗爭,推翻大選結果幾無可能,但美國政治的撕裂卻因此越來越深。通過不斷指控大選存在舞弊,特朗普成功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籠絡住一大批支持者,同時也打擊了拜登執政的合法性。“特朗普在苦戰到底,而美國民主顯示出脆弱性。”《華盛頓郵報》6日稱,美國人周三迎來一場憤怒場面,華盛頓大攤牌將為特朗普動蕩的任期畫上黯淡的句號。盡管特朗普不太可能成功,但他的策略為美國民主進行了又一次壓力測試。即使在拜登本月下旬就職之后,相當大一部分美國人也肯定將認為新總統是非法的,數千萬人投出的選票是無效的。這反映了美國社會的嚴重兩極分化。
英國《衛報》6日稱,民主正在慢慢腐爛。有時它的衰落是完全合法的,得到立法機構的幫助和法院的支持。這不是從特朗普開始的,也不會在他離開后結束。這是威脅美國民主的定時炸彈。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威脅只會變得更加緊迫。▲
環球時報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