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西湖岳墓前有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卨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跪于岳墓前,千秋萬代受世人唾罵。其實,萬俟卨本來是沒份跪的,他原只是副主審,那個位置應是此案主審何鑄的——如果是經何鑄之手終結此案,“論功行賞”,跪在岳墓前就必是何鑄無疑了。可何鑄雖受秦檜器重,出任主審,但他天良猶存,仁德未泯,審來審去,發現岳飛并無反跡,純屬冤案,便告白秦檜,秦檜說“此上意”也,托言是皇上旨意。何鑄又回曰:“鑄豈區區為一岳飛者,強敵未滅,無故戮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秦檜一怒之下,撤了何鑄,由萬俟卨主審,這可是個地道小人,千方百計投秦檜所好,羅織罪名,誣陷岳飛,終于將岳飛等三人判成死罪。萬俟卨也成功上位,躋身岳王廟前跪像行列,留下千古罵名。而何鑄雖丟了官帽,卻免于千秋之跪,實在幸運之至。
平心而論,殺岳是趙構、秦檜主意,萬只是個幫兇、嘍啰,有些事他也左右不了。但即使你要當壞人干壞事,能不能不要那么喪盡天良,喪心病狂?明知岳飛是冤案,你能不能不那么積極、賣力?即使學不了何鑄的據理力爭,至少也可以在自己的權限內小有補救,打個折扣,槍口抬高一寸,給自己積點陰德,留點后路。可是萬俟卨卻比秦檜還狠毒,比趙構還可惡,小人嘴臉一覽無遺,最后理所當然地成了岳廟前跪像群丑之一。
人在世上,很難隨心所欲,有時為了飯碗生路,個人前程,或其他原因,可能會受人蒙騙,被人驅使,為人脅迫,干出違心的壞事,有悖良知的蠢事。當你一旦發現事實真相,覺察到自己正走在一條錯誤路上,如果不能扭轉乾坤,抽身而退,那就應想辦法把危害降到最低,把錯誤犯得最小,盡可能地保護受害者,減少傷害,就像何鑄。再退一步說,即便上了賊船,不得已成了壞人幫兇、鷹犬,那也不要死心塌地,把壞事做絕,把良心丟光,別忘了當年八路軍對偽軍的喊話:“別看你今天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這里,似也有幾條路可以選擇。
晉靈公貪圖享樂,殘虐不仁,受到大夫趙盾多次勸諫,他懷恨在心,派大俠鉏麑去刺殺趙盾。一天黎明,鉏麑潛入趙盾家,看到趙盾勤于國事,已盛服準備上朝。趙盾的勤勉和正直感動了鉏麑,他實在下不了殺手,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便一頭碰死在槐樹下。《秦香蓮》里那個奉命刺殺秦香蓮的韓琪,也是這一類人物,這就叫舍生取義。
如果做不了殺身成仁的鉏麑、韓琪,還可以學學義釋曹操的陳宮。東漢末年,董卓倒行逆施,天怨人怒,曹操以獻刀為名,欲刺殺董卓。后計謀敗露,曹操逃亡,被陳宮手下捕獲,陳宮佩服其刺董義舉,不僅釋放曹操,而且自己也棄官掛印,與曹操一起流亡,成為當時一段佳話。
再退一步,如果沒有義釋曹操的勇氣,還可以學學水滸里的雷橫與朱仝,把壞事做得馬虎一些,糊弄一些,效果差一些,危害也就小一些。晁蓋、劉唐等人劫取生辰綱后,被官府探知身份,鄆城知縣便讓都頭雷橫與朱仝前去捉拿。但二人卻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并招搖喧鬧,大喊大叫,有意走漏風聲,變相通知晁蓋等人得以逃走。
無論如何,不能學萬俟卨那樣,把壞人做得頭頂長瘡,腳底流膿,把壞事做得淋漓盡致,登峰造極,以至于永遠跪在岳王墓前,萬世難以翻身。反之,急流勇退的何鑄,殺身成仁的鉏麑、韓琪,義薄云天的陳宮,大智若愚的雷橫與朱仝,本來都是有機會把壞事干得有聲有色的,但他們卻因為心底還有寶貴良知,及時剎住了通向壞人隊伍的步伐,沒與壞人同流合污,也實在是一樁人生幸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