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進入信息化社會以來,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介入了現(xiàn)代社會中,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也使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一方面為生活帶來了便捷,另一方面,智能手機向低年齡段的普及也帶來了許多不良影響。一些中小學生在使用智能手機的過程中便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其中最嚴重的便是對電子設備產(chǎn)生的過度依賴性,這不僅可能會使中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也會導致其身體健康如視力健康受到影響。為避免中小學生產(chǎn)生過度依賴電子設備的情況,嚴控智能手機進入校園勢在必行。嚴控智能手機進校園,避免中小學生產(chǎn)生過度依賴電子設備,仍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部分學校在防止智能手機進入校園方面的管理不夠到位。部分學校受限于管理人手的不足,無法杜絕學生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這一情況。當下大部分的中小學校的班級管理模式均為一個班主任管理整個班級的幾十名學生,自然無法將每個人的情況盡收眼底,所以導致了部分學生偷偷地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另外,部分學校也出現(xiàn)了缺乏相應的資金來購買電子設備探測儀器的情況,無法購買諸如手機探測器等儀器進行檢查。
二是部分家長對子女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的問題的重視不夠到位。個別家長并不抗拒子女使用智能手機,反而在電子設備的使用方面給予了子女極大的自由度。部分家長在得知子女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后,對此也是默許的態(tài)度,并沒有加以阻止,認為自己的子女能夠妥善地管理好自己、妥善使用電子設備,覺得子女帶智能手機進入校園這件事無關緊要。部分家長的“縱容”也使得一小部分學生能夠在家長的“默許”下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
三是部分學生自控力較差,無法擺脫對電子設備的過度依賴性從而忍不住將智能手機帶進校園。一些學生對于智能手機的依賴性較大,無法克制住對手機的使用,從而選擇了“偷偷地”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中。而這小部分學生往往知道校園內(nèi)有著禁止帶手機的規(guī)定,但仍然選擇對規(guī)定視而不見。
嚴控智能手機進校園,避免中小學生產(chǎn)生過度依賴電子設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進:
一是學校方面要加強對于智能手機進入校園的管控力度。校方應當加大管控力度,嚴控智能手機進校園,將相應的要求寫入校紀校規(guī)當中,且應當照會家長,令家長意識到不能允許子女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的必要性。學校方面也應當安排相應的人員對于學生帶智能手機進入校園進行檢查,必要時可配備相應的電子設備如手機探測器來檢查學生是否有攜帶智能手機。
二是家長方面需要進一步對子女將智能手機帶進校園的問題引起重視。家長們應當對于子女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的情況加以重視,雖說不能不相信子女可以合理地使用電子設備,但是也不應該過分相信子女,家長應當參與子女使用電子設備的教育當中,給子女提供相應的指導,尤其是不能默許子女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的這一行為。
三是學生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并克制住自己對于電子設備的過度依賴性。中小學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在此年齡階段容易被誘惑吸引。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應當以提升自己為己任,尤其需要提升自己的自制力。如果克制不住自己,對電子設備產(chǎn)生了過度依賴性,那么必然會給自己的學習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學生應當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克制住自己過度的欲望,不要將智能手機帶入校園。
嚴控智能手機進校園,避免中小學生過度依賴電子設備,需要學校、家長、學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