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 朱 兢
在小學語文課程的設計中,教師既要以教學大綱為基礎,整合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語文基礎水平以及年齡特征等。通過對語文課程的整合,使學生充分了解作者創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基本情況,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進一步挖掘文本中的深刻內涵。將小學語文學科進行統整,能有效地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中去,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擴充自身的知識層面,建立多樣化的知識構架,進而有效地將知識進行整合,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地將語文與信息技術學科進行統整,順應學生直觀思維逐漸轉變了抽象思維的過程,有效地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充分理解文本內容。同時,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形成,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對文本進行更深刻的理解。在將語文與信息技術學科進行統整時,還要注意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情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興趣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實現課程統整的目的,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例如,在進行“西湖”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關于西湖的視頻或者圖片。直觀的方式比起口授教學方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視覺的吸引下學生更能體會到西湖的美,在后續的課文學習過程中,更能激發學習的興趣,更能有效體會到文章字里行間表達的情意,從而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文章的美意。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思想情操,對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以及熱愛祖國的思想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語文與信息科學技術學科的有效統整,是時代發展的要求,豐富了教學內容,促進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教學效率。
由于美術學科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與審美能力,將語文學科與美術學科進行有效結合,能有效促進學生通過美術的方式來表達語文課文探究過程中收獲的感悟,提高學生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在美術創造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其想象力,以不同的角度對文章進行理解,繼而擴充了思維廣度,有利于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建立自己的邏輯思維。
例如,在教學“蒲公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文本內容,使學生在自己直觀思維的想象下進行初步的理解,將自己的想象用繪畫的形式進一步表達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繪畫活動,有些學生畫出了毛茸茸的蒲公英在陽光下輕輕晃動的情景;有些學生畫出了蒲公英種子隨風飛動的畫面;還有部分學生畫出了蒲公英在春雨的滋潤下努力生長的畫面等。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充分了解了蒲公英的特征,也形成了對大自然敬畏與熱愛的思想,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得了自己的感悟。
音樂是靈魂的摯友,音樂可以放松人的心情,可以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使學生的內心平靜,從而促進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與學習,獲得更多的內心感悟。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地將音樂學科進行統整,在音樂的作用下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愉快的學習氛圍更利于學生的學習,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學生的感情逐漸帶入課文學習中,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開展語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進而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更要讓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感知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想在語文課堂中充分融合情感教育,教師可以以單元主體的感情作為主線,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理解與體會,在文本中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在進行第五冊上第二單元的教學時,由于該單元主題主要是圍繞景物的描寫,其中包括秋天的豐收盛景和自然美景、西湖的迷人景色、西藏的清澈宜人景象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引發學生心懷熱愛之情來進行學習,與作者進行跨時間、空間的交流,獲得自己的感悟,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教師應逐漸將傳統師生間講課與被動接受知識的關系,逐漸轉變為主導者與主體的關系,進而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科學合理地進行指導,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有效探索文章更深層次的內容。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問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啟發,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課文的主旨。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還要有效地結合單元主體內容,促進學生掌握文章的共性,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發現文章的共同點,提高學生語文思維的深度發展,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從而建立高效率、高質量的語文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的課程統整,將信息技術、美術、音樂、情感教育等有效地與語文進行融合,提高了教學質量,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應注意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內容,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進而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培養其創造性思維。教師還應立足與課本的內容,宏觀地把握課程的統整,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以推進教育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