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高區威海恒山實驗學校 徐 卓
眾所周知,我國農村地區的整體教育水平與城鎮地區存在現實差異。但是在教育部的改革推動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思想、新技術涌入農村初中學校中,改變著教師的傳統思想,也讓全體師生都意識到了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在此過程中,小組合作教學方法受到了廣泛關注,它不僅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科學分析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關系,將其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可切實改善師生、生生互動模式。
既然要在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那么首要前提便要構建合適的小組關系,既要保證組內成員的智能優勢是互補的、關系是和諧的、交往是緊密的,也要保證小組之間的整體化學認知水平是一致的,以便讓學生公平參加小組合作學習競爭活動。為此,農村初中化學教師則要綜合分析學生的認知交往關系、化學學科能力、學習水平,科學組建學習小組,同時還要據此制定符合小組整體認知需求的合作學習任務,以便讓學生順利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為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
為了科學組建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積極參與同伴討論活動,筆者遵循“組內異質,組際同質”的原則,分析了生生互助情況。筆者將學生分為幾個類型,綜合展現學生的智能優勢。第一類是指化學認知能力水平較高,而且在化學實驗探究活動中表現出了良好的實驗設計能力、設備安裝能力、實驗觀察能力、數據分析能力與宏觀辨析能力的學生。第二類是指學習態度端正認真,學習習慣較好,而且化學學習基礎扎實、牢固的學生。第三類是指整體認知能力不足,且缺乏化學學習自信的學生。其中,第二類學生、第三類學生的人數比重較大,所以筆者會引導第二類、第三類學生在同類型學生群體中尋找自己的同伴,初步形成二人小組,進而跨類別互選,形成四人小組,然后再與第一類學生相互選擇,最終便可構成5人小組。這樣一來,則可促使本班學生以小組形式共同探究化學知識。
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每個小組都應該是一個學習共同體,有著共同的追求、目標,每個成員都能為之奮斗、努力、拼搏,確保每個學生可以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此,農村初中化學教師則要幫助小組內部成員科學分工,盡量兼顧每個學生的認知需求,突出各個成員的認知優勢,使其明確合作學習責任,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便可直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組織豐富動態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切實實現有效合作,使其共同探究化學知識,有效建構知識意義。
例如,在“溶液的形成”一課教學中,為了順利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筆者就引導小組內部實現了合理分工,設計了紀律員、操作員、資料員、統計員與計時員五個身份,允許小組內部積極討論,每個成員都可毛遂自薦,承擔起相應的合作學習職責。如此,則可直接調動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使其產生責任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接著,筆者就準備了豐富的化學實驗材料,鼓勵各小組自制溶液,檢測溶液的溫度變化情況,并在此過程中總結出乳化現象,歸納出不同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客觀條件。在實驗探究活動中,各小組需認真記錄實驗數據,自主解釋溶液、溶劑、溶質這三個概念,使用規范的化學語言來分析相關問題,從而有效建構了化學知識。
由于小組合作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為中心的,因此教師可從旁協助,但卻不可越俎代庖,應充分尊重各小組的主體學習需求,使其自主建構化學知識。教師應及時組織小組探究成果展示活動,一方面是鍛煉各小組的化學表達能力,使其能夠積極展現合作智慧與探究結論,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相互啟發,全面拓展合作范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檢測各小組的合作學習效益,據此介入小組評價,引導各小組反思、合作學習經驗,使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以便在下一輪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實現科學分工、有效合作。因此,農村初中化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突出學生、欣賞學生,重視組際展示與小組評價,不斷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使其有效實現合作學習。
例如,在“溶液的形成”一課中,待本班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了組內探究任務之后,筆者就及時組織了小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活動。為此,小組內部則可選出一名發言人,負責闡述小組內部的實驗探究過程、具體結果,而這就對初中生的化學表達能力、知識概括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所以小組內部要謹慎選擇發言人。通過成果展示活動,小組之間可以共享有效結論,也可相互質疑,提出不同觀點,回顧實驗探究過程,通過動手操作去驗證各個猜想。這可促使學生進一步內化本課知識,使其真正實現有效學習。之后,筆者便順勢組織了小組評價活動,先是肯定了各小組的探究成果,以及在組內討論、組際展示活動中所展現出來的科學探究能力,切實賞識了學生,讓學生明白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重要性;然后再提示各小組,使其反思本組內部是否有成員存在被動接受、機械應付的不良問題,組內成員的職責分工是否做到了最優化組合,小組探究流程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科學等。如此,則可進一步引導學生總結小組合作學習經驗,使其自主調整組內合作學習策略,更易于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通過同伴合作與交流互動實現有意義學習,切實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使其逐步養成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