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東方中學 龔春美
項目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開展方案設計、新知學習、實踐探索,具有創新特質的學習活動。本文以初中信息技術優課活動為背景,以蘇科版九年級第六章第2 節“智能樓道燈”一課為例,就優課課例中表現出來的幾個鮮明的項目學習要素:情境、活動、角色(學習共同體中成員扮演的身份)、問題,談談如何緊扣項目學習要素,運用項目學習模式上活信息技術課,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素養。
創設真實豐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是項目學習區別其他學習模式鮮明的特點。項目學習課堂中的情境是學習內容和學習環節的第一驅動,對學生的實踐探索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學生學技術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學會“獲取信息、加工與表達信息、發布信息”的方法,建立解決問題的信息意識。“智能樓道燈”這一課題基于理解各種傳感器及工作原理,實現樓道燈的設計、組裝、編程與應用的過程,選取現實生活中不同類型場景作為教學情境:有為國家、城市、校園建設出力的,如遼寧號航母建設、夜幕下的城市建設、校園文化長廊添景等;有為弱勢群體出謀劃策與獻愛心的,如空巢老人需要照明、忙碌一天的夜歸人、盲人的故事等。所有這些情境題材都與學生當下的生活有直接聯系,牽系著每一位學生的心。為了凸顯這些情境的創設效果,授課者應巧妙設計,選用“圖片、視頻、文字故事、歌曲”等不同的信息技術元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學生再現情景,使學生感知學習技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項目學習中的活動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解決問題所采取的探究行動。教師應圍繞項目主題,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創設具有一定挑戰性、建構性且適用學生年齡個性和認知特征的活動內容。將一個項目分解成多個活動,提供多種數字化學習支架,幫助學生解決活動中面臨的不同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能力。智能樓道燈項目,需經歷認識傳感器、組裝智能器件、實現亮滅控制等多個活動。圍繞智能樓道燈項目,可以將目標任務分解為:初次體驗光控燈,完善智能燈,設計新功能的智能燈。在初次體驗光控燈任務環節,教師設計了“認識傳感器、認識流程圖、認識軟件理解程序、實踐操作”四個活動;在完善智能燈任務環節,設計了“選擇傳感器、繪制流程圖、實踐操作”三個活動;在設計新功能的任務環節,設計了“設計功能、實踐操作”兩個活動。從活動性質角度,這些活動可分為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兩個層面,活動內容呈現遞進式設計。對于認識活動,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各種智能傳感器:聲控傳感器、紅外人體傳感器等;選用了各自熟悉的軟件,有mBlock、krRobot?Block、Labplus、X-ding、mBlock、Mixlyi 等不同軟件。活動中,學生在數據檢測報告、學案、流程圖繪制、操作指南、微視頻等學習支架的幫助下,感知了軟硬件和相關配件材料的用途,培養了數字化學習能力。
項目學習課堂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建立共同學習的團隊,根據各自的個性特點與特長,結合項目主題的特征,分工協作,明確職責,為實現一個共同目標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小組為共同目標而有分工、有情境角色扮演的學習,有協作配合共同參與的學習,有項目任務設計、創作、展示、評價過程的學習。“智能樓道燈”課堂里,教師以小組合作方式展開活動,圍繞項目進行角色分工,有“程序員和操作員”“組長、技術員、匯報人”等不同人數與稱謂組合。“設計校園文化長廊燈”的課堂里,小組的每位成員都配有一塊職業角色掛牌: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系統架構師、項目經理等職業角色稱謂。學生通過活動中的硬件組裝、電腦編程、項目工程的完整裝配與調試等系列任務,體驗職業角色的職責擔當和使命感。這種人人參與的學習活動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學生的協調能力、合作學習能力。
問題作為項目學習的核心要素,是真實情境中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復雜的、多學科知識交叉的問題,是體現知識完整性、系統性的問題,是值得學生學習探究的問題,是學生關心、感興趣的問題。項目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圍繞項目主題,設計框架問題,通過問題鏈的發問,引導學生逐步對項目中涉及的知識與技能深入學習,不斷開啟學生大腦思考,使學生沿著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不斷激活思維。“智能樓道燈”課例中,教師可以結合前面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提出生活中樓道燈的工作原理、相應傳感器的代碼編寫、不同功能智能樓道燈的制作等核心問題,結合教材知識內容,以梯級式、探究性的問題串形式提出,以激活學生創作思維,推動學生自主學習過程。
“選擇,讓設計更智能”課堂里,教師借助“創客”關鍵詞,帶領小創客們攻克難關,燈的設計隨著問題需求。“這樣的連接能實現什么功能?”“這是我們想要的樓道燈效果嗎?”“如何改進,讓它變得更合理?”隨著問題以問題鏈形式不斷提出,樓道燈的制作從“1.0版、2.0版、3.0版”逐級升格功能。在奇思妙想環節,教師提出問題:“除了用作樓道燈,還可以用在哪些地方?還可以有哪些功能?”小組商量討論,取舍想法,暢所欲言,設計出創造性的作品,如不同場景下的燈:圣誕節的節日之光、窮困山區的希望之光、捐獻的愛心之光……不同功能的燈:聲控燈、紅外感應燈、觸摸燈……學生在項目學習活動中,經歷“設計——制作——創作”的完整過程,經歷團隊協作下生成集體的智慧,開闊思路,培養了計算思維。
情境是項目學習中的真實環境或場景,活動是項目學習中解決問題的探究行動,角色是項目學習中共同體成員身份定位,問題是項目學習中行動的探索源泉。“情境、活動、角色、問題”在“智能樓道燈”課堂中表現突出,授課者緊扣這些要素,生動演繹著課堂,課堂的表現力得到張揚,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得到培養,這也是項目學習模式下的信息技術課堂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