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
戰術意識作為排球運動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意識,該意識的培養成果直接關乎隊員在賽場上隨機應變和有效處理球的能力,所以在日常青少年排球訓練工作中必須加以有效開展。但是,如何在日常訓練工作中有效幫助廣大隊員快速養成,并提高戰術意識就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值得每一位青少年排球教練員不斷加以深思。為此,文章就以此為課題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希望能夠為廣大教練員的日常訓練指導工作帶來一定的幫助。
從青少年排球訓練的基本流程來看,準備工作是首要環節,肩負的任務就是要激發隊員訓練的興趣,以及做好訓練前的安全保障。而隊員的戰術意識培養也必須要有足夠強烈的興趣作為前提,因此做好訓練準備工作就成為隊員戰術意識養成的第一要務。其間,創設理想的比賽情境應視為理想之選,因為通過比賽情境不僅可以激發運動員的興趣,還能為隊員觀察能力培養提供良好平臺。
以“短平快戰術”訓練為例,在訓練的初始階段中,不僅要認真組織隊員進行熱身活動,還要將具有鋪墊意義的問題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激發隊員自身戰術練習的欲望,二是培養隊員觀察能力。即:“在2019 女排世錦賽中,中國女排哪些戰術配合讓自己記憶猶新,特點又是什么?”并隨即有關“短平快”戰術的精彩瞬間呈現于隊員面前。在學生觀看視頻和深入思考問題之后,教練員不能立刻說出答案的對與錯,而是要結合隊員的觀點分析誰與誰之間的跑位、傳球、扣球的路線和特點做出細微的分析,并指出該戰術是快速得分、失誤率較低的一種常用戰術,以此來達到提高隊員戰術意識的重視程度這一根本目的。這一過程顯然為隊員創設出了比賽情境,不僅激發學生戰術訓練的興趣,更為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帶動作用,而該能力的培養恰恰是隊員戰術意識養成的必要基礎。
立足青少年排球戰術訓練的效果角度分析,通過培養隊員的比賽和訓練觀察能力來調動其戰術訓練興趣只是基本前提條件,但只有該前提條件并不夠,還要有充足的動力條件保障條件作為支撐,由此才能確保隊員戰術素養的全面提升。在此期間,激發隊員的戰術訓練欲望顯然是一項最基本的動力條件。而該動力條件的形成關鍵在于教練員與隊員之間要保持緊密的互動,并且要呈現出“雙邊性”。
以“前排快球掩護后排進攻”訓練為例,教練員在向隊員講述戰術意圖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不能只依靠戰術板進行戰術推演,而是要與隊員共同進行戰術模擬,自己不僅要肩負起“組織者”和“講解員”的角色,還要兼任“參與者”的角色,切實保證學生能夠理解該戰術中,前排副攻或者主攻跑位扣球的意圖是為了掩護,而二傳將球傳向1、5、6 號位,副攻扣球是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其次,教練員在進行戰術模擬的過程中,還要做到小組替換的原則。在每完成一次戰術模擬之后,教練員不能急于走出訓練場地,而是要留在場上,跟隨即將上場的隊員在此進行戰術模擬演練,周而復始,直至所有隊員都有一次直接參與教練員直接進行戰術指導的機會。最后,教練員還要認真聽取隊員在戰術模擬過程中的一些看法,了解隊員究竟存在哪些疑惑,并通過國際賽事的相關視頻為之解答。這樣的戰術意圖講述與模擬過程顯然更易于隊員的理解,并能夠為激發隊員戰術訓練欲望帶來強大的推動力。
在擁有良好的比賽情境作為支撐的基礎上,引導隊員結合自己的場上觀察所總結出的經驗,以分組形式開展戰術對抗訓練,力求隊員能夠將自己觀察到的細微之處能夠在實際對抗演練中體現出來,這顯然是提高戰術訓練效果的必然條件。在這里,“趣味性”顯然是必須具備的基本特征,因為該特征能夠提高隊員戰術訓練的主動性。
以“二傳戰術配合分組對抗”訓練為例,在分組對抗訓練中,要將全隊二傳手盡可能編入對抗小組之中,在出現對抗小組內沒有固定二傳手的情況時,教練員要隨機指派1 名二傳手配合分組對抗演練。與此同時,還要組織防守方進行積極攔截,攻守各完成一次后換下一組隊員繼續上場,周而復始直至分組對抗環節結束。在這一過程中,教練員要將權力充分下放給隊員,包括自主分析教練所布置的戰術、明確各自所要承擔的角色與任務、自行開展場上的交流、自主進行場下的總結。而教練員則要以“觀察員”和“引導員”的身份參與其中,傾聽隊員溝通的內容和觀察隊員場上表現,并將其所聽、所見進行全面的整理與記錄。同時為之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引導和啟發,讓隊員始終成為戰術訓練的主體,而自己則是戰術對抗演練全過程的引導主體,在第一時間內幫助隊員找出戰術訓練是存在的不足,并隨即為之提供相對應的指導。這無疑增加了戰術訓練的趣味性,隊員在戰術訓練過程中的自由度也會驟然增加,訓練時的心態也會保持高度放松,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戰術訓練的主動性,學生戰術意識培養成果也會在該環節中更加趨于理想。
眾所周知,“訓練”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能夠充分應對實戰要求,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青少年排球訓練也不例外,隊員戰術意識的養成效果必須通過實戰去檢驗,體現出的實戰效果恰恰能夠反映出戰術意識養成情況,隊員也能夠在真實的比賽氛圍下受到啟發,并進行經驗的自我總結。因此,合理運用“以賽代練”手段勢必要成為重要選擇之一。
以“加塞”戰術訓練為例,在有效開展趣味性分組對抗訓練的基礎上,教練員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讓訓練氛圍上升到實戰氛圍,讓隊員可以體驗到在比賽場上戰術運用的重要性,并且檢驗戰術訓練的成果,進而達到促成隊員戰術意識的目的。其間,教練員要明確具體的比賽規則,即:賽制為6 分制,任何一方率先得到6 分就要被替換下場,失利一方要繼續留在場上,周而復始。同時,在戰術使用上,要以“加塞”戰術為主體,可以適當穿插其他戰術的使用。在開啟比賽之后,教練員要始終在場地邊緣,不需要進行過多的戰術指導,但需要全方位記錄“二傳”“三號位”“四號位”之間的跑動,以及眼神之間的交流等等。在輪換一方走下場地之后,教練員要結合場邊的記錄情況,有條不紊地將隊員“加塞”戰術的執行情況做出總結,既要體現出該戰術的執行效果,同時還要包括與其他戰術銜接的合理性等方面。其目的就是要確保學生在真實的比賽氛圍能夠理解到有效執行戰術的重要性,進而在無形中達到促成隊員戰術意識的目的。這顯然是青少年排球訓練中,隊員戰術意識養成的進一步體現,更是戰術訓練成果最為有利的表達。
毋庸置疑,在青少年排球訓練工作中,隊員戰術意識的培養和執行必須要有極強的身體素質作為支撐,有效指導隊員身體素質訓練也自然成為排球戰術意識培養的一項重要工作,而該項工作則要在訓練總結與評價階段來進行,因為這樣有助于隊員充分利用業余活動時間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為訓練過程中高效率培養隊員戰術意識提供時間上的保證。
以“背飛戰術”訓練為例,在總評工作中教練員要將其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就訓練過程進行系統總結。其間,教練員要結合副攻隊員和二傳之間的配合意識進行總結,同時還要就隊員扣近體快球時的一些習慣,以及造成這些習慣產生的原因又是什么進行明確歸納和闡述,確保隊員能夠了解到戰術意識包括什么,同時身體素質是最為基本的保障。第二,就其訓練成果進行“雙主體”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練員不僅要向隊員明確表達戰術意識培養的效果,以及在戰術意識培養中的狀態又是怎樣,評價的語言應該以肯定和建議為主,讓隊員明確自己在戰術意識的養面有哪些方面應該繼續保持,哪些方面應該加以不斷完善,在日常應該怎樣加以有效訓練等等。由于隊員在得到教練員的肯定后必然會信心大增,接受教練員的建議也會非常積極和主動,這顯然為隊員戰術意識的全方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指導,更為隊員以合理的方式強化身體素質提供了理想方案。最后,教練員要將評價工作交付于隊員,鼓勵隊員針對訓練全過程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這些無疑都是隊員戰術意識進一步養成的關鍵條件,進而確保隊員在今后的訓練過程中戰術意識培養的質量不斷提升。
綜合以上五個論述觀點可以看出,在青少年排球訓練工作中,切實做好隊員戰術意識的全面培育并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而是兼具而又系統的工程。其間,不僅要求廣大教練員明確戰術意識培養必須包括哪幾個方面,同時還要有針對性的制定并實施訓練任務和訓練手段,在各個訓練手段實施過程中,要做到認真傾聽、觀察、記錄工作,進而方可確保隊員戰術意識在最短時間內養成,并始終處于不斷提升的狀態。因此,這也成為廣大青少年排球教練員今后訓練與科研工作的重點,更是日常訓練成果持續提升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