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瑞 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十三五”規劃以來,我國大力弘揚民族精神,號召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堅持“文化自信”,對待傳統文化要發揚,與此同時我校領導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推廣和發展,對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于繼承,站在國家戰略資源的新高度,發揚與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從創新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出發,加快“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快速實現。習近平總書記以身作則,并針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做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中華民族對傳承和發揚傳統化指明了新方向、做出了新要求。而關于射箭技術則具有豐富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很早以前人類為謀生就已使用弓箭,1963年,在晚期舊石器遺址中,發現了一枚用石塊打造的“箭鏃”。經實踐驗證,這與史書記載一致,這足以說明在我國古人很早就已使用弓箭,弓箭運動在當時很受歡迎。目前我國各地對于射箭技術的發揚也別具特色,本論文基于西北師范大學現有設施對開展射箭技術的可行性做了總結研究。
作為中國古代體育項目的先驅——射箭,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它出現于距今約二萬八千多年以前。射箭比賽在我國興起較早,具有悠久的歷史沉淀,最初被用來打獵等活動,是人們維持生存的工具。后來弓箭變成了打仗的武器,攻城略地,哪兒都有它的身影。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了解到如何使用弓箭,并出現構造了許多神話故事,如后羿射日等。下面對弓箭發展的幾個主要時期做了簡要概述。
現代射箭技術的興起:現代射箭技術運動始于英國,而自英格蘭于1673年開始,在約克郡舉行的地方射箭比賽:方斯科頓銀箭賽。1900年和1904年,射箭作為一項傳統的運動項目,被正式列為奧運會表演,經過四年的表演和努力,在190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射箭在1900—1920年這八年時間段內在奧運會的舞臺上時有時無,但在1920年以后在奧運會的舞臺上幾乎消失了50年左右,直到1972年開始,在慕尼黑奧運會上它再一次登上了奧運會的舞臺。自此以后,射箭真正的成為了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在實地調查過程中,針對傳統弓箭的分類,從“種族分布”和“地域分布”進行討論。通過查閱期刊、碩博論文、書籍實地走訪及網絡等方式采訪,得出以下結論。
種族分布:因多民族混居在一起,雖然參與傳統射箭的人口民族較多,如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土族、高山族、等,但在調查中了解到,弓箭在發展過程中,射箭活動較早的是蒙古族人,且歷史悠久,影響力大,而且影響了周邊的其他民族,使傳統射箭得到很好的發展。
地域分布:通過射箭比賽對喜愛射箭的人群進行訪談及相關文獻的查閱,發現傳統射箭分為兩派:“黃河流派”與“湟水流派”,才讓吉在《青海藏族民間射箭文化述略》一文中對這兩種流派做了相關介紹:首先是對“黃河流派”的介紹,其中“黃河流派”是指黃河流經的海南、黃南、海北和化隆等地為代表的流派,此流派分布較廣、射箭人數較多,是民間射箭活動的主流,也是人民活動的中心;其次是“湟水流派”,則是指湟水河流經地域中的海東平安、樂都以及民和等地,以及一些走位地域為代表的流派,相對來說參與射箭的人數較少,但湟水谷地流派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外來人群不斷加入,其發展空間不斷擴大。
本章主要針對傳統射箭技術在高校領域的總體發展進行了描述,并結合高校中的發展情況正對西北師范大學開展射箭技術的可行性做了分析。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本著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政府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力度越來越大,特別是對傳統的體育運動極為重視,其中射箭比賽引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政府大力支持高校開設射箭教學課,成立射箭團隊。為此我省高校對射箭比賽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其中張金在文中詳細的研究了傳統射藝對高校學生身心發展、學生對國學的理解程度以及師資隊伍的了解,使傳統射箭運動得到了校領導重視,并將傳統射箭引進高校校園,深受學生的喜愛。劉科以《內蒙古高校引進射箭項目的可行性分析》一文,從內蒙古地區高校的實際情況為例系統地介紹了射箭比賽的特點,深入對內蒙古高校展開射箭比賽的實際困難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從射箭的基本功能出發,考慮到射箭比賽的后備力量問題,以及對射箭比賽文化的發揚問題等充分說明內蒙古高校展開射箭比賽的可行性。彭潔瓊以《弓道在中國的傳播》一文為例,通過設計專業的問卷,對天津體育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等做了詳細的調查,發現日本弓道在中國傳播收到了當地大學生的熱烈歡迎。
當下許多學者對高校能否開展射箭比賽運動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射箭的作用方面,其中包括對射箭比賽的中文化的發揚、射箭比賽后備力量的選拔以及對射箭的場地方面等做了分析。2000年在延邊大學體育學院,傳統的射箭課正式走進課堂,與此同時,儀德剛開始對傳統弓箭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展開進行了調研工作,2008年內蒙古師范大學首次舉辦并成立射箭比賽文化交流中心,并于2013年在內蒙古師范大學開設傳統射藝選修課。隨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經貿大學、天水師范學院等高校陸續開設射箭課程。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傳統射箭課程已經在全國越來越多的高校中興起。
近年來,我校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堅持“全面發展、專項突出”的教學理念,貫徹促進“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化學校特色專業和地域特色。通過強化課堂教學、完善“學生技能大賽方案”(2011年改為“學生專業技能達標綜合測試”)、拓展實習基地建設等舉措,著力培養理論功底扎實、專業技能突出的“復合型”體育專門人才。在加強體育教學的同時,各高校對高水平運動隊的促成與管理高度重視,逐漸將原來的“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體育特色學校”進行了合并,組合成“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的每名在校生都要在體育課上學會一項項目技能。學院堅持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一步深化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研究制定了《大學體育課程改革方案(試行)》,把學生身體素質狀況納入教學及成績評價之中,促進了大學生體育技能及體育素養的提高。認真組織廣大師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大力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形成了濃郁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今年我校體育項目中加大資金投入,射箭技術在我校初步興起。2015年3月22日,天水市首屆中國傳統弓射箭培訓班在秦州“開弓”,天水師院部分師生、我市傳統弓箭運動愛好者近百人參加了開班儀式。首屆中國傳統弓箭培訓班在秦州的舉行不僅將為天水培養一批弓箭運動人才,也使該運動在天水駛入快車道,對于培育天水世界級體育品牌,提升城市影響力具有標志性和歷史性意義,充分證明傳統射箭運動在西北大地引來了發展機遇。目前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已經對射箭技術展開了專門的培訓,其中專業教練一名,射箭裝置(弓、箭)等基本配全,但是沒有正規的射箭場地,箭靶也較少,使得我校目前關于發展射箭技術困難重重。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目前我校發展傳統射箭運動的主要問題在于師資力量的匱乏,由于傳統射箭屬于新興項目,引入學校,深受學生的喜愛,同時學校將面臨師資力量的匱乏,場地器材的不足、課程的建設、賽事如何舉辦等一系列問題。任何環節都處于探索期,經驗相對不足。根據我國政策的大力推進,應用性技術人才滿足了各大院校發展要求,近年來,徐開才老師、馬明達老師等人依然關注傳統射箭運動的發展趨勢,各校開始培養專業人才,為我國射箭后備力量做了貢獻。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號召,各地部分高校建設中應該必須建設一所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重點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為全國高職院校輸送專業性人才,各省確保一所師范院校是基本要求。
射箭場地是開展射箭運動項目的前提,據調查建設標準的射箭場地投資較大,且短時間內無法完成,目前我校體育館場地面積較大,可以滿足在體育館內進行射箭運動的展開。
目前我校還沒有關于射箭社團的成立,使得我校發展射箭運動的宣傳力度不大,全體師生對射箭文化的了解來源不充分,對射箭技術的文化了解不夠全面,作為我校的兄弟院校,天水師范學院已經成立了射箭社團,得到了該校的充分肯定,并受到了天水市政府的重視,隨著首屆中國傳統弓射箭培訓班在秦州“開弓”,射箭運動已經在天水師范學院逐步展開,我校應該積極學習經驗,大力發展射箭文化社團,對傳統射箭運動大力發揚,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射箭運動。
綜上所述關于我校展開傳統射箭運動項目還存在一定的困難:① 我校目前師資匱乏,由于我校射箭體育項目初步建立,缺乏專業的射箭技術人員;② 我校師生對射箭文化的了解不充分,我校扎根西北大地,其中蘭州又名金城,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射箭文化豐富,但是當地人們對射箭文化的了解較少,全體師生對射箭文化還停留在初始階段;③ 我校對傳統射箭運動項目宣傳力度不夠,未成立射箭社團,使得我校師生對射箭運動得興趣很低;④ 我校體育學院資金有限,對正規的射箭場地建設力度不大。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① 我校應該加大師資力量的培養與引援,加大射箭專業師資力量的建設;② 開設傳統射箭文化選修課,通過課堂模式使得射箭文化得到繼承與發揚;③ 積極成立射箭社團,對有興趣得人得以培養,儲備射箭后備力量;④ 大力加大射箭項目得投資力度,我省政府得肯定,得到我省政府對我校發展射箭運動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