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雖然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表演制度以及競賽制度,但是在這其中仍然存在一些較為薄弱的環節,比如基礎理論不夠或者是研究深度不強等。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應當進行規范化的建設并且需要創新建設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傳統觀念,解放思想,科學地研究民族傳統體育的進步方向。在加強民族傳統體育的科學化建設時,應當處理好繼承歷史與發展創新的良好融合,力爭建立更為規范的民族傳統體育。
內容豐富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最大的特點之一,它包含了不同的體育項目以及多樣化的運動內容。豐富的運動內容代表著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多樣性,但是與此同時必然會產生一些漏洞,例如運動項目缺乏規范性等。正是由于一些民族體育項目缺乏規范性,進而限制了我國民族體育的發展前景,使得很多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無法得到普及和推廣,甚至有一些民族傳統體育早已失傳。
現如今許多極具現代化的體育項目大多來源于世界各地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例如跨欄這項項目的創立靈感就是源自三百多年前的牧羊少年之間翻越欄桿的游戲;鉛球則是效仿歐洲士兵在投擲炮彈時的動作所研發的,所以說現代的體育項目大部分都是由傳統的游戲演變過來的。但通過奧運會的開展不難發現,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參賽項目是由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所演變的。雖然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因為我國不重視民族體育的發展,這使得眾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處于一個極不規范的發展狀態,這些民族體育的流傳具有局限性,幾乎只有當地人知曉。
想要規范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就要深刻研究我國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整合研究其中多樣化的內容,保留優秀的文化,摒棄其中封建落后的部分。將優秀部分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促使民族傳統體育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是一些競技性比較強的民族體育項目,更要對它運動技術、運動方法以及競賽形式進行規范化的處理,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揚奠定堅實的基礎。
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經歷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沉淀后逐漸流傳下來的巨大財富,它是指在當今現代化社會中仍具有十分鮮明的藝術特色的體育活動。民族傳統體育不是指在古典書籍中所記載的蹴鞠這一類已經消亡的體育活動,而是指像舞獅、風箏以及武術這一類依然存活的體育活動。從現實出發,就是要以現在人們仍在參與的傳統體育活動作為發展基礎,并不是回到過去復興已經消亡的民族體育活動,更是要以我國為中心,要緊緊依靠現代體育發展趨勢推進民族傳統體育規范化建設目標。
民族體育作為傳統社會和農業發展所衍生的產物,必定是精華與糟粕共存。規范化建設就要求我們在民族體育傳統的特征中進行創新改造,將民族傳統體育中的精華部分進行提取整理歸納,并將其延伸發展,使這些精華部分可以得到良好的繼承,并且成為新民族體育的積極因素以及優勢所在,成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靈魂;而在民族體育中那些不符合現代化發展的因素,甚至與社會發展前景相悖的東西應當毫不猶豫的摒棄。現代體育的不斷發展,導致體育文化不斷地商業化、職業化,甚至面臨著運動員濫用興奮劑等消極現象,這與奧林匹克所倡導的體育精神相悖,不利于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
因此,為了加強民族傳統體育的規范化的特征,應當在發展民族傳統體育規范化的過程當中,保持傳統民族體育的特色并借鑒現代體育的良好發展成果,將現代體育的理論方法與實踐方法進行巧妙地融合,在體育規則方面可以借鑒先進的體育典例,與時俱進,順應當今世界時代發展的趨勢,進而壯大民族傳統體育;而在價值層面應當借鑒現今的奧林匹克精神,提高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規范性與公平性。截至到今天為止,我國在民族傳統體育規范化的道路上走了許多不必要的彎路,甚至可以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條可以契合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規范化的路程。以民族武術為例,武術發展至今,即使外部條件基本成熟,但仍然很難成為奧運會的項目。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并沒有找到一條規范化的道路,想要民族傳統體育達到規范化的效果,就應當在保持民族傳統體育精華的同時,與現代體育的優秀成果進行理想融合。
傳統的民族體育文化在當時處于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并且原始的民族傳統體育都是在沒有與外界交流的領域條件下獨自發展并普及。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交通便利程度的提高,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使全球成為了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現代體育的發展形勢已經逐步走向世界化,想要民族傳統體育得到規范化的發展,就必須以面向世界為主要前提,利用全球化與民族體育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原理,完成向世界弘揚中國傳統優秀體育文化的目標。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一種精神,不應當像對待價值連城的文物那樣將它保護起來,而是應當讓它與現代體育文化進行不斷地碰撞,進而得到豐富的錘煉和發展。面向世界的規范化推廣需要民族傳統體育以自身特點為基礎,把傳統體育文化的優秀之處與現代體育的先進性融合在一起,特別是要從現實出發,對兩者之間的不足進行不斷地改善與整理,進而推進民族傳統體育的規范化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容是精華與糟粕并存的,對于精華部分,我們要繼承發展,并將它作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靈魂;對于糟粕部分,我們要借鑒它對于民族體育文化的消極影響,從根本上去除糟粕部分,在日后的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過程中盡可能地避免糟粕再現。在規范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過程當中,我們不應當秉承傳統文化就應當全部繼承的思想理念,應當從條條框框的規則當中跳脫出來,與一切舊思想的體育文化觀念進行決裂,從而促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從難以發展的困境當中走出來,讓體育文化的主體意識能夠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同時應當在發展過程當中創新理念,在民族傳統體育規范化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借鑒現代體育的積極成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符合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趨勢的理論創新,有效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規范化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隨著各階段社會的不斷發展,經過了幾千年歷史的沉淀,使它成為了極具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要在規范民族體育與發展的過程當中,推陳出新,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精華部分發揚光大,煥發民族體育活動新的生機與活力,并在開展民族傳統體育規范化建設的過程當中,把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民族特征與現如今的國際特征進行融合,為世界文化體育的發展作出貢獻。
當今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信息時代,因此民族傳統文化想要進行規范化的建設,不僅要考慮當前國情的發展狀況,又要放眼于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力爭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規范化建設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既能夠妥當地將傳統體育文化與國際體育文化進行接軌,又要符合當下人類發展的全面化趨勢,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求我們用客觀的眼光看待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從體育文化的規范化大趨勢當中,構建新的體育文化理論,以指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規范化發展。
在規范化的建設過程當中,不僅僅要注重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規范方法,還應當適當的與目前我國的科學研究進行融合。雖然我國自建國以來在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規則的先進化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體育項目的發展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因此國家應當成立專門的民族傳統體育研究部門,組成具有專業性的研究團隊,繼續研究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優秀之處。并與現如今的科學理論進行融合,進一步提高民族傳統體育的公平性和先進性,促使其成為具有健身養生、娛樂觀賞等特征的一項體育活動。
想要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上規范化的創新道路,就要建立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的訓練基地,以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弘揚與推廣。在建設訓練基地的過程當中,對于不同地區的民族傳統文化應該采取不同的改進措施。在建設的過程當中,努力迎合現代廣大青年追求時尚的心理需求。與此同時,可以在基地內開展短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培訓班,或者是組織參觀等形式,從多個方面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推廣和普及。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規范化發展與創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規范化的過程當中應當處理好繼承與借鑒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加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規范性。現代民族體育文化必定會向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穩步前進,為世界體育文化作出極具中華代表性的特殊貢獻,進而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促進我國早日成為體育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