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加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
校園足球活動自2015年轉由教育部主導管理,特別是《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頒布以來,校園足球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無論是大中小學還是高職高專,開展足球運動的熱情都十分高漲,參與足球活動的學生人數也持續增加,尤其是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通過政府主導與民間資本的良性耦合,依托百年名校創辦了一大批民辦獨立院校,這些院校作為公辦院校的補充,是市場經濟在教育領域的良性反映。大多數民辦獨立院校是理工類院校,男生數量較多,相應地,體育項目尤其是足球項目參與人數多,學校內部有各類院系之間的比賽,外部可以代表學校參加省市級的比賽,這些比賽一方面促進了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校的影響力和關注度。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于2008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立,是一所按新機制和新模式運作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舉辦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學校由體育部負責一切有關體育類的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職能部門,目前開設有足藍乒羽田和健美操六種體育專項課,以及六支常設運動隊,其中足球運動隊于2014年成立,擁有常規建制隊員20 人,需定期參加各類省市級比賽。
在宏觀教學方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只有大一大二年級共計4500 余人開展體育課,足球項目目前只有男生可以選擇,每個學期有20 個左右的教學班,每個教學班的人數在30 人上下;學校內部開設有足球社團,負責主辦“新生杯”和“專業杯”兩項賽事。
在微觀教學方面,足球專項課相比于其他項目由于活動量較大,對學生體質有著較高要求,所以教學時間的控制及合理分配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堂標準的足球專項課除教授大綱指定內容外,還要進行十分鐘的某項素質練習,包含上下肢力量和耐力爆發力,準備部分的熱身和結束部分的拉伸需要結合整堂課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足球隊成立于2014年,前身是足球俱樂部,球隊發展至今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作風上頑強拼搏,球風上主打傳控、注重整體,隨著每年一批批新生入學,通過校隊選拔,新鮮血液不斷注入,球隊始終保持著活力,在校內,通過每周三次訓練課完善球隊打法,在校外積極參加熱身賽和省市級比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由于大四隊員面臨畢業設計和實習找工作,大一新進隊員還不適應球隊打法,足球隊的人員構成以大二大三隊員為主,每周設置三次訓練課,除兩次常規訓練外,另外一次安排教學比賽,通常以隊內對抗賽的形式為主。在某項賽事的準備期間,針對參加比賽的性質,應安排與自身實力相當的對手進行熱身,保證每周一到兩場,使隊員提前適應比賽應激狀態。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是依托百年名校同濟大學建立的民辦獨立本科院校,其下設有多個理工類專業,男生比例相對較高,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眾多,選材基數較大,有利于選出體育類人才;在師資方面,學校有專業足球教師四名,其中具備亞足聯C 級教練執照教師一名,具備足球國家一級裁判資質一名;學校對于運動隊的建設和發展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無論是運動裝備還是訓練及賽事補貼都按時到位;隊員在大一大二時期還有涉及體育課和學分的一系列優惠措施,提高了學生參加校隊的積極性。
1.開展足球項目的自主性
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益性事業,在開展體育活動方面可以針對自身辦學特點和學生情況進行組織,足球隊從2014年開始參加本市級和省級比賽,分別是嘉興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男子組和浙江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高校校園組,學校在后勤保障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在對比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發揮出了球隊最強戰斗力。學校內部每個學期的也會組織大量賽事,有五人制和八人制足球比賽,還有體育文化節中的足球項目,賽事平臺的構建為足球人才的涌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開展足球項目的多樣性
在教學方面,由于大多數學生入校時并不具備足球基礎,所以在教學時每堂課的準備部分都要花一定時間進行球性球感練習,這是技術技能進階練習的基礎,在進行球性球感練習時,體育老師被賦予了很大的自主性,練習方式的多種多樣使得學生進步很快,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足球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運動隊方面,學校在現有男足的基礎上,也在著手女子足球隊的選拔和建立,在學生群體中不乏有熱愛足球的女生,她們也有享受足球這項運動的權利,雖然還沒有針對女生的足球專項課,但通過老師和部分女生的努力,成立了女子足球俱樂部,每周一次的課時安排為喜愛踢足球的女生提供了平臺。
3.開展足球項目的豐富性
除足球隊隊員需要定期參加省市級比賽外,在校內,普通學生也可以參加各類足球賽事體會足球樂趣,“新生杯”是針對大一入校新生舉辦的,“專業杯”是針對不分年級的各個專業的學生舉辦的,還有體育文化節中的足球項目,以足球游戲為比拼項目,各專業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且必須含有女同學,擴大了學生參與足球項目的基礎,普及與提高并重,競爭與榮譽共爭,體現了開展足球項目的豐富性。
1.學生群體參與度問題
眾所周知,足球是一項高強度、身體對抗頻繁的項目,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身體條件的差異導致男性相較于女性更適合進行足球項目,無論是國外主流聯賽還是國內聯賽,男足隊員的關注度和收入等各方面都遠超女性,這就導致參與足球運動的女性數量在不斷萎縮。
在校園足球層面,同樣,男生參與足球項目的積極性很高,而女生數量極少,很大一部分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對自身形象的顧及
傳統思想的影響使很多女生認為踢足球會被人看成“假小子“,所以,即使內心對于參與足球項目并不抗拒,但在實際行動方面卻遲緩很多,每次興趣班上課時,都會吸引很多學生駐足觀看,其中不乏前來詢問的女生,表示想要參與進來,但在下次課開始前卻又以各種理由推辭。
(2)對學習影響的擔憂
在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很多社團。在同浙,足球社團是學生參加足球活動,組織足球比賽的平臺,很多熱愛足球的女生在其中主要扮演“服務者”的角色,完成一些裁判員或記錄員的工作,但在參與女足訓練時經常以課業過多難以完成為由推辭訓練。所以,平衡好學業和訓練的安排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3)擔心踢球容易受傷
足球項目激烈容易受傷是人們的固有印象,尤其對于女生而言,害怕受傷是她們參與度低的主要原因,在做好防護措施以及使用正確的技術動作的前提下,受傷的概率會大大降低,這就需要從行動和心理上著手潛移默化地改變其固有看法。
2.學校支持問題
對于足球運動隊而言,外出比賽和日常訓練都會得到學校在后勤上的保障,這點毋庸置疑,但是,提高運動成績還需要刻苦的訓練和更加完善的場地設施,目前,同浙學院只有一塊標準天然場地,由于缺少養護,夏天草地茂密,冬天基本上是硬地,雖然基本能保證正常訓練,但是達不到比賽的條件,增加了隊員非對抗性受傷的概率,這就導致在進行教學比賽時,只能前往臨近學校的客場同對手進行比賽,增加了潛在的安全因素。
3.運動隊常規化建制問題
同浙學院目前有六支運動隊,其中男子足球隊在2014年建立,成立后開始代表學校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常規20 名隊員;在女足方面,學校剛剛起步,從興趣班逐步過渡到俱樂部,一方面需要女足隊員人數的提高,另一方面需要學校在課程設置和女足建制規劃上給予支持。
4.專項化培訓問題
在學校開展足球運動,學生享受足球魅力的同時,關于教練員及裁判員方面的培訓還較為缺乏,只是在各項賽事籌備期對有意向做裁判員的同學進行突擊培訓,臨時上崗,由于時間倉促,學生裁判在專業能力上還存在不足,場上存在爭議判罰時控制不住局面,學校內部也缺乏針對裁判員教練員的培訓,只能依托社會力量,故而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及風險。
通過對同浙學院足球項目開展情況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足球運動在大學生群體中具有較高傳播性和影響力,參與人數眾多,民辦院校體育活動開展與學業沖突較小,足球氛圍濃厚,無論是專項教學還是運動隊訓練都有大批學生積極參加。
(2)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學生對參與足球活動的熱情日益高漲與硬件設施不能滿足其要求之間的矛盾。
(3)男女足發展不平衡,缺乏針對教練員裁判員的專業培訓。
(1)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開展多種形式的球類活動,加強校內足球文化的宣傳,培養球迷群體和球迷文化。
(2)較之于天然草坪,人工草使用壽命更久,維護成本更低,建議在現有運動場地的基礎上進行維護和改造,制定球場改造計劃,從鋪設五人制人工草小場地入手,逐步過渡到十一人制,既滿足日常教學訓練要求,又能承接各項各類足球比賽。
(3)依托省大體協足球分會,加強對足球相關領域的培訓,積極報名參加學生裁判員和教練員培訓班,滿足學生需求,提供多條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