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東 南昌大學
體質指的是人體的質量,它是人體在先天的遺傳性和后天獲得性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形態結構、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目前國家高度重視我國人民的體質健康,只有全體中國人體質健康狀況得到提高,中國才能真正的地實現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的轉變。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希望,其身心健康,體質強健,意志堅強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進步的標志[1]。現在全國大部分學校都是重文輕武,學校安排學生的運動時間少,滿足不了學生日常體育活動的時間,導致學生身體素質水平不斷下降。這種用犧牲學生的健康去換取文化知識的錯誤做法,既不符合教育規律,又違反了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是不可取的[2],因此2002年8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了〔2002〕12號文件,要求自2003年新學年開始,所有高等院校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3]。筆者于2020年對南昌市第二中學參加體質測試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測試,并對測試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為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提供理論依據。
以南昌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為實驗對象共198 人參加2020年體質測試,平均年齡16 歲。
1.實驗法
利用南昌市第二中學體質測試儀器對高一學生2020年的體質健康進行測試,測試項目:身高、體重(SH-10XD)、肺活量(HKD-1662)、800 米(女)、1000 米(男)、坐位體前屈(XM-ZW)、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50 米跑、立定跳遠。
2.文獻資料法
在南昌大學體育系、南昌市第二中學圖書館、中國知網、查閱了近幾年公開發表的大量有關的研究成果和文獻資料進行歸納分析,為完成本次論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3.問卷調查法
對南昌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198 人,發放調查問卷198份,收回問卷198 份,回收率為100%,在回收的問卷中有效問卷188 份,有效率為95%。
4.數理統計法
對體質測試和調查問卷的材料進行基本的整理和校驗,采用常規的數理統計法進行統計分析,使用WPS 和EXCEL 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處理。
5.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法對所得的資料數據進行歸納、類比。對所得到的文獻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對調查得到的結果進行研究分析,提出必要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南昌市第二中學高一學體質測試成績平均只是64.68 分,然而南昌市高一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的平均分則達到了73.13分。相比較而言的南昌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體質健康拖了整個南昌市的后腿,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BMI 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就實驗結果來看正常體重的人數占比較少;超重、肥胖的人于總人數51%,即每10 個人就有5 個肥胖或者超重者。
南昌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肺活量分數均值較高女生80 分,男生85 分,相較于南昌市中學生肺活量分數來說男生還略高于平均值,說明南昌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肺活量良好。
素質指標一般是指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4]。南昌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50 米成績62.5 分較好于長跑(男生1000 米,女生800 米)成績50 分,說明高一學生的速度好于耐力,在耐力方面學生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在男生引體向上測試中無一人滿分,且平均成績為0 分,甚至有幾個同學連一個都做不起來,說明高一男生的力量極差,女生仰臥起坐75 分,處于中等水平。同時高一學生的立定跳遠平均分數為57.5,不及格人數過多。坐位體前屈成績女生70 男生60,由此可見女生的柔韌性要好于男生。南昌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在素質測試的各個方面相較于南昌市中學生素質測試都有著明顯的差距,在力量、耐力、速度等多個方面都有待加強。
中學生的成長發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中學生的體質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譬如自身因素、外界因素等。通過問卷直觀的反映了南昌市第二中學學生高一學生對體質測試的態度,生活習慣,家長與學校對其體育生活的支持程度以及體育生活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
1.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會對機體的成長發育產生巨大影響。生活方式包括飲食習慣等方面。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發育,需要均衡充分的營養攝入和充足的休息睡眠。然而在調查問卷中,大多數中學生都存在飲食不合理和睡眠不足的現象。63%的學生挑食可能導致的肥胖或營養不良。中學生正處于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的關鍵階段,機體需要不斷從外界汲取營養來滿足成長需要。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將會影響到身體正常的成長發育,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睡眠對健康也至關重要,生理學研究表明,少年的生長主要在睡眠時完成,深夜22 時至凌晨1 時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錯過這段睡眠時間,細胞的新陳代謝將受到影響[5]。中學生必須保證每天8 小時的睡眠,調查問卷顯示,將近200 個學生中竟然沒有人的睡眠時間超過8 小時。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是影響體質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2.學生鍛煉時間不足
由于學業的加重,很多學生用于做作業占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超過2 小時的人就有75%之多。信息時代,電子產品已經普及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便利的同時也形成這許多使用成癮的現象,別說是中學生,連我們這些大學生,包括家長也無法逃過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在電子產品上消耗了大部分的時間,導致鍛煉時間大幅度縮減。學生不是在學習就是在玩手機、電腦、ps4 等電子產品,這怎么會有鍛煉的空間呢。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學習和電子設備上,既無心鍛煉也沒有時間去鍛煉,再好的身體都有可能將被荒廢。由此可見,充足的鍛煉才能提高體質健康。
3.自身對體育重視程度
家庭環境對體育的不重視和學業的繁重,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對體育的輕視,導致學生體質下降。通過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體質優良,并且88%的學生在體質測試中不愿意用90%的努力去完成測試,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而且由于懶、害怕受傷等原因不堅持鍛煉的學生大有人在,這是自身對體育運動的不重視,是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之一。
1.學校教學模式的影響
嚴重缺乏的活動時間以及繁重的作業,這是應試教育給青少年帶來的課堂壓力,也間接導致生活的不規律,這一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孩子的體質健康。體育課更是眾多主課老師侵占的對象,原本1 周本就兩節的體育課,更是上不了多少節課。通過實習的這段時間,除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以外,并沒有什么大型體育活動組織,這體現了學校對體育的極其不重視。學校對體育的不重視讓學生無法感受體育的魅力,難以學到基本體育技能,更不可能養不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是影響體質健康的因素之一。
2.家長體育意識的薄弱
大多數家長處于應試教育思想中。對于家長來說,學生應吧學習放在第一位。過于重視學生語數英的成績,致使學生周六周日還要參加補習班,不支持學生體育活動,從而使體質不斷下降。65%的父母都不喜歡參加體育活動,父母都喜歡的僅僅只占了8%。由于計劃生育大城市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由于長輩的溺愛,不少獨生子女表現得害怕出汗、缺乏毅力、沒有恒心、不刻苦,不愿意進行鍛煉,忽視他們的身體健康,影響了孩子們的體質健康。
1.南昌市第二中學學生體質健康成績與南昌市中學生成績有一定差距,需要學生,學校,家長各方面的幫助提高。在形態指標上,肥胖率過高,機能指標良好,素質指標有待提高,尤其是耐力和男生的力量。
2.南昌市第二中學學生影響體質健康的自身因素有:生活習慣、自身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外界因素有:學生鍛煉時間的缺乏、學校教學模式的影響、家長對體育的不重視。
(1)樹立健康飲食習慣,家庭、學校相互配合,加強營養知識的宣傳,讓中學生意識到飲食的重要性,注重均衡營養,防止肥胖、營養不良的發生。
(2)讓學生參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比賽,通過與他人對比,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做出調整和加強,逐步改善自身體質。
(3)目前,學生學習時間過長、睡眠不足、缺乏鍛煉。因此,家長需要保證孩子1 周5 次以上,每次至少1 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能夠激發孩子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長久以來養成終生運動的習慣。
(4)我們應轉變教育觀念,家長不要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注重學生智、體全面發展,保障學生體育活動時間,鼓勵學生外出參加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