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 易芳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2020年,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群眾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人們越來越渴望尋求一種與自然相結合的鍛煉方式,而攀巖運動恰好符合這一點。馬山縣在攀巖運動發展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因此也成為攀巖項目特色體育小鎮在國內的第一個誕生地,作為國內首批體育特色小鎮試點項目,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馬山縣擁有著其他地區所沒有的地理資源優勢,利用這一條件,馬山縣大力發展攀巖項目,打造體育品牌賽事,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出臺與實施,該地區承辦的大型攀巖比賽等項目越來越多,但是馬山縣攀巖小鎮自身的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將根據其存在問題相應地提出對策和建議,力求為馬山縣攀巖小鎮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形復雜,位于省會城市南寧的馬山縣,山區眾多,天然的地理條件使得可以開發的攀巖線路眾多,根據當前統計的數據,馬山縣共興建了九個攀巖平臺、開發形成了近六百條的線路、充分利用地理資源建造了六個登山棧道、一個室內攀巖館等,滿足了從零基礎攀巖者到高水平攀巖者的不同需求,為馬山縣攀巖小鎮的發展提供了地理優勢。
擁有良好的氣候環境是馬山縣所具備的另一優勢,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各個季節的氣候都較為舒適,夏季炎熱,光照充足,降水量充沛,冬季比較溫暖。由于馬山縣位于山脈低谷處,東北風較強,降水稀少,受地理環境地勢起伏影響,氣候垂直性變化明顯,適合戶外運動的開展,馬山縣的氣候條件也為攀巖小鎮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馬山縣民族資源豐富,比如壯族、瑤族等,民族數量達到十一個之多。其中,縣內以壯族同胞為主,多民族人民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民族文化資源,這些文化資源使得馬山縣的發展更加具有優勢,除了“三月三節”“壯族會鼓文化節”等近百個民族節日,還形成了跳竹竿、拋繡球等三百多種具有各個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因此,馬山縣攀巖小鎮的發展,具有明顯民族優勢。
攀巖項目作為一項極限運動,項目的專業性極強,對安全方面要求較高,所以攀巖項目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很大,而我國開設攀巖及相關專業課程的高校較少,使得攀巖后備人才培養較少。經了解得知,馬山縣目前所擁有的攀巖教練、教師、指導員等人數較少,由于當地的經濟基礎條件不強,基礎設施等發展不完善,所以馬山縣對外來人才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遠不能滿足馬山縣攀巖小鎮目前及后續的發展需求。
馬山縣攀巖小鎮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雖然開展了一些大型賽事,但是基于本地區周邊的比賽較少,本地居民參與攀巖運動的主動性大大降低,小型賽事開展有一定的難度,而當地政府缺乏宣傳及推廣意識,賽事來臨之際,沒有及時采取宣傳推廣的措施,宣傳措施的匱乏使得小鎮難以取得更加突出的發展成就。
馬山縣的經濟條件較為落后,受到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縣內山區面積較大,當地的居民只能通過開發山地資源,利用水力資源,種植水稻、玉米、甘蔗、木薯等農作物等來發展經濟,任何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都需要以地區經濟產業發達為前提,體育產業同樣需要在良好的經濟環境中生存,而馬山縣目前的經濟條件還不足以支持攀巖小鎮的發展。
近年來,國家不斷推出各種政策為各地體育小鎮的形成與發展提供支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部門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快美麗特色?。ǔ牵╂偨ㄔO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也為馬山縣攀巖小鎮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展現了體育特色小鎮美好的發展空間。除此之外,馬山縣因為總體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屬于貧困縣,通過開發攀巖小鎮項目,可以極大地提高當地經濟發展程度。馬山縣正通過引進攀巖項目賽事、發展體育產業帶動綜合產業進步,促進體育運動與國家扶貧的結合。
相比旅游產業,體育產業在馬山縣的發展規模還不大。馬山縣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將各種產業結合起來發展,發展特色山地戶外運動,全力打造攀巖特色名片。
近年來,很多攀巖項目賽事都在馬山縣舉辦,例如攀巖大師賽、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等,這些具有一定影響力活動的舉辦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馬山縣,了解到攀巖小鎮,這也為馬山縣助力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利條件。
體育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可以使得人們的身體得到鍛煉,另一方面也會形成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國家以及各個省市的政府都通過一系列措施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各地的體育小鎮也正在逐步發展中,其中不妨有發展較為迅速的,而各種極具特色體育小鎮的出現使得相互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在這種競爭環境中,馬山縣攀巖小鎮需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突出小鎮特色,將小鎮發展與民族資源優勢相結合,打造具有馬山特點的攀巖小鎮。
在交通出行方面不具優勢也是馬山縣存在的一個發展弊端,這就給前來參與攀巖運動的游客帶來了不便之處,經調查得知,游客的出行方式大多以自駕為主,同時,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機動車數量增加容易造成交通網絡癱瘓,大大影響了游客對小鎮的好感。而馬山縣內的基礎設施尚未完善,住宿、餐飲等方面尚未規范,所有這些都不利于攀巖小鎮的進一步發展。
馬山縣攀巖小鎮的發展正處于剛剛成型階段,容易出現為了追求一定的經濟利益而忽略生態環境保護的現象,例如賽事舉辦期間,給小鎮帶來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過多的人口聚集必然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因此,環境因素也成為阻礙馬山縣攀巖小鎮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發展小鎮的同時,要注意適當利用地理資源,開發適合不同攀巖愛好者水平的攀巖線路,在發展攀巖運動的同時,也需要合理開發民俗文化資源。馬山縣少數民族基數龐大,可以進行少數民族民俗歌舞表演,壯族會鼓、拋繡球等民俗體驗活動,各種類型的活動集中起來,互相促進,可以更加突顯馬山縣攀巖小鎮的民族區位優勢。
推進攀巖學校的建設,做好當地攀巖教師、教練員、指導員的培訓工作,形成更加專業化的人才團隊。結合本省高校,制定人才成長計劃,通過組建專業攀巖人才、體育管理人才團隊,引進國內外優秀攀巖方面的人才。在大數據時代,利用互聯網在各大旅游APP 上對攀巖小鎮進行宣傳,通過自媒體等途徑宣傳賽事,建立攀巖旅游產品體系,打造攀巖特色旅游品牌。
馬山縣攀巖小鎮是助力我國脫貧攻堅戰的一個很好的范例,抓住政策機遇,深層次了解相關文件里有關體育特色小鎮的內容,根據馬山縣自身的條件,相應地展開實施。在發展攀巖運動的同時,與旅游產業結合。游客到馬山縣攀巖小鎮,不僅可以參與攀巖運動,同時也能夠帶動餐飲業等其他產業的發展,給當地居民帶來可觀的收入,從而推動馬山縣經濟的發展。根據實際條件引進國內外優秀賽事,積極籌備各項賽事工作,將體育產業與扶貧事業相結合,帶動攀巖產業的發展。
政府發揮宏觀調控職能,制定小鎮的未來發展規劃,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力爭培育星級旅游飯店或星級民宿等,充分發揮廣西特色攀巖項目品牌效應和“文化+體育+旅游+扶貧”模式的典范作用,高標準嚴要求推進馬山縣攀巖小鎮的基礎設施建設。高度重視小鎮發展的環境保護,實現小鎮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動態平衡。在賽事舉辦期間,政府要控制人流量,避免外地人口過多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馬山縣具有良好的地理氣候條件,自然優勢明顯,而豐富的民族資源又給小鎮的發展帶來了明顯的優勢,這就給馬山縣攀巖小鎮的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體育專業人才的缺乏與組織宣傳的動力不足,攀巖小鎮不具備人才優勢,而當地經濟條件的落后也為小鎮的發展增添了難度。目前,各種政策的出臺為馬山縣攀巖小鎮提供了更強大的動力,通過與旅游產業的結合,可以使小鎮的發展更加多元化,依托良好的賽事氛圍,打造國內外知名度,而基礎設施不完善、因人流量過大等因素而導致的環境破壞也威脅到了小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