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技師學院
足球作為一項全球性的團隊體育項目,深受全世界人們的喜愛。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與國際不斷全球化發展,我國對足球的重視與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不論是在社會團體還是學校教學的足球教育都呈現出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2015年,隨著國務院11 號文件《關于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通知》和教育部文教體藝6 號文件《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的印發,校園足球已經被提到了中國社會發展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國各地各級學校的足球運動蓬勃發展。
技工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大力支持技工職業教育,特別是近年來各大本科院校出現就業難的社會問題與現象讓人們對技工院校的教育有了重新的認識。技工院校相比與普通高中教育、本科教育有一定的差異性,總體來說,在技工院校就讀的孩子相對來說普遍文化理論基礎較為薄弱,政治思想狀態較為放松,學生更難關。因此如何對學生提高管理,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為社會培養具有相當能力技術水平的人才是技工院校一直需要思考的問題。技工院校在教育的過程中,有效結合除技術知識的各類活動、訓練、培訓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技工院校的各類課程中,足球已經成為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成為學生素質培養的有效延伸。在當前國家、社會、學校對足球的大力重視下,技工院校可以借助這股有效的推動力,來推動技工院校校園足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足球意識,足球水平,從而增強學生體質,更好的實現素質教育。
所謂意識,是指人們對周圍環境的認識以及判斷,通對環境變化的產生不同的應對方案的思考,在意識的有效指引下,人們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同的行為。在足球訓練中,足球意識一般來自對比賽的經驗積累,是足球隊員在對自我的認知與對足球技巧的理解上形成的一種心理暗示。筆者認為足球意識的發展具體來說可以包含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初步形成。運動員對足球技巧理論的認知,運動員通過對足球的基本規則、戰術的理解,對足球運動形成一個系統的體系。第二個階段,中級階段。通過教師與教練員對隊員的培訓,在具體的足球實踐中能夠合理的運用理論知識,不斷的熟練足球的技術動作,在踢球的過程中能夠對于足球戰術有著初步的判斷與理解。第三階段,高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隊員通過持續不斷的訓練與思考,不斷的調整自身意識于足球戰術,并且能夠對對方的戰術進行簡單的分析與預判,形成完成的較高層次的足球意識,能夠較為自如的駕馭足球戰術。
足球意識是隊員對于足球戰術運用的預判與選擇,在運動的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目的性,有效的運用足球意識需要在運動的過程中保持清晰的頭腦,明確防守目標,在比賽的過程中,足球是一項節奏速度較快的運動,每一個局勢判斷都有可能對比賽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在過程隊員對于中對于隊友與對手的動作有一定的遇見性,通過靈活的變化來針對場上的局勢變化,不斷的強化隊友之間的默契,將個人技術與集體相互融合,培養足球意識來應對比賽。
技工院校的學生有著自身的學生特點,比如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教低,但年齡又比普通大學院校的學生要低,因此學生在足球訓練中也應當遵循學生的特點來展開足球訓練,不僅是學生,技工院校的校園管理、教師團隊、課程設置等都有一定的獨特性,因此在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多方面的因素限制技工院校的足球水平發展,而這對于培養足球意識是不利的。在技工院校足球訓練的開展過程中,會遇到類似學校不支持、家長不支持、缺乏經費、場地不完善等普通中小學開展足球訓練遇到的類似問題,也會遇到技工院校獨特辦學條件下的特定問題,比如由于學校的特殊性,在全國各地舉辦的足球聯賽中一般是分為大學、高中、初中、小學組別的比賽,而技工院校似乎無法切入四級聯賽體系,技工院校往往只能參加技工院校之間的聯賽。加上在技工院校進行足球訓練帶隊的老師大都是各師范院校、體育學院的體育教育專業,專業的足球運動專業教師較少,因此師資隊伍也呈現出較為薄弱的環節。再加上技工院校的育人培養目標重在給國家培養能直接走上工作崗位的有一定技術職能的人才,技工院校中的足球優質特長的學生成長通道也受到一定限制,等等這些都成為技工院校足球訓練的困難點。在種種困難之下,更可以看出培養足球意識的重要性與意義所在,筆者通過自身的實踐與理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技工院校如何在日常訓練中培養隊員的足球意識。
在足球訓練的初期,教師要引導隊員對于足球運動的對戰目的有著較為明確的認知,理解并學會足球意識。足球是一項具有對抗性的運動,需要在對戰與技術的使用過程中,讓足球進入對方的球門而獲得比分最終獲得順利。對于剛剛接受專業足球訓練的同學,教師先給學生講授基本的訓練技術,將學生分成兩隊進行對戰,讓學生在對戰的過程中對足球有大致的認知,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足球的興趣,明確對戰的目的性,從而在最基本的足球意識層面打下堅實的理念基礎。
盡管如今技工院校對于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正逐步提升,但對于專項的運動訓練來說,還是缺乏系統性理論培訓。在學校里的足球訓練大都是在訓練場上的戰術教育和訓練,缺乏科學的系統的理論,而培養學生的足球意識,需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的培訓與引導。通過理論培訓與學生,學生能對足球上的規矩、隊伍組成、球場的分配、人員的配合有一個較為清晰明確的認識。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學生能都對足球隊伍的前鋒、中場、后衛有著較為宏觀的大概念的認識,而不至于在比賽的實踐過程中在球場無目的的跑來跑去,在對足球的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現代科技技術的手段讓學生對足球有著整體的認識。
當代技工教學的教學目標在于為社會培養有技術水平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文化理論與技能技工教育為主,對于體育教學,特別是細化到足球專項的教學,在思想理念上還沒有徹底落實貫徹到位。遵循現有的教學模式,對技工院校的學生進行足球意識的培養需要對體育足球教學進行教學改革,在教育的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除了基本的教學過程之外,可以在培訓中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助力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愛好。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足球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進一步的發展學生的足球意識,培養學生的足球能力。在培訓中,教練員可以在訓練的過程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訓練,讓學生中激發對足球的興趣并提高技能。
技工院校中學生的足球水平參差不齊,每個人對足球意識的理解也是不盡相同的,在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之后,可以根據每位同學的不同個性、不同程度來靈活變化自己的教學手段與策略,對于已經有一定足球經驗的學生多讓學生參與到活動運動中,參與對抗,激發學生的足球意識,讓學生在實踐對賽中培養對對手的預見性,逐步加深對足球意識的理解。而對于足球能力較弱的學生,主要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入好,可以通過坐下來的理論分析與學習來引導學生樹立足球意識,推動學生參加足球運動的動力。
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熱愛與興趣可以隨著對足球的了解而逐步加深,在足球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跟學生講述足球的歷史文化與發展過程,以及在各個時期的與足球有關的名人趣事來加強學生對足球的興趣以及對足球文化的了解。加深對足球歷史文化的了解,可以從足球的發展史、足球比賽形式的不斷演變、著名運動員的生平以及慣用技巧、教練的風格、團隊的趣事、球服的故事與設計理念等,讓學生對足球的認同感加深,從而從內心更深層次的了解足球,細化足球。進行足球歷史的教育有助于學生在腦海中形成足球的初步意識,從而為培養完善的足球意識打下基礎。
在訓練初期,由于學生對足球運動的技術技巧掌握的不夠,在對抗賽中要想取得較好的成績是較為困難的。在訓練與比賽的過程中,訓練員可以對學生有較高的要求,但是一定要不斷樹立學生對足球運動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輸贏意識,理解一次比賽并不能否認自己,并且可以通過觀看世界級的優秀比賽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學生在每一次的比賽中總結經驗教訓,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通過實戰訓練來不斷鞏固比賽的經驗,從而不斷收獲足球意識。
足球意識的形成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努力,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與學習而形成,足球意識是學生對足球文化的認識與理解,是學生對戰略的選取,是對隊友與對手的預判,在足球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足球意識,可以培養學生對足球的熱愛。教師在足球訓練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足球意識,在訓練中通過自己的理解與練習,達成能夠自己分析比賽的能力,從而培養自己對于比賽的觀察力、反應力、團隊協作力,從而通過形成較強的足球意識,在比賽中充分的發揮自身能力而促進團隊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