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一級巡視員 閆國梁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具有里程碑意義。對于天津市教育系統而言,這一年是重要節點,天津市第三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在2020年全面完成。
義務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多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將促進義務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作為天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重點,把追求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作為發展教育的核心任務,把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作為執政追求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核心價值,積極落實政府發展教育責任,破解制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環節,下大力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十三五”以來,天津市義務教育以推進公平發展、質量提升為中心任務,深化綜合改革,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管理體系,擴大優質資源,注重內涵發展,啟動并實施第三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著力提升均衡發展品質,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促進了義務教育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可持續發展。
在第一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解決了“有沒有”、第二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解決了“用沒用”的基礎上,第三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著力解決了“好不好”的問題。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市義務教育取得歷史性突破、發展呈現可持續性變化,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城鄉教育更加均衡,優勢特色更加突出,管理體系更加完善,人民群眾更加滿意。
在第三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推進過程中,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嚴格執行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全力推進工作,使決策、執行、監督并駕齊驅。各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狠抓落實,政府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廣大干部教師竭誠努力、無私奉獻,專家督學認真履責、嚴格把關。整體工作做到了系統思考、統籌規劃、科學施策、分步實施,重在實踐、重在實效、重在特色、重在持續發展,引導學校依法辦學、自主建設、突出特色、發展內涵、提升品位。
過去的五年,全市1200余所義務教育學校完成現代化建設,累計建設項目近2700校次,涌現出一批建有成效、辦有特色的樣板學校,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新年開啟新征程。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天津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已經啟動。我們的目標是:2021年,天津市力爭5個區率先通過首批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2022年,全市16個區全部率先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
為此,市政府已經出臺了十項重點工作和六項政策措施,即: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項目,提升改造中小學C級校舍,推進居民住宅小區配套中小學建設,提升改造中小學校體育場館,新增中小學教學儀器配置,加強數字校園建設,補充體育、藝術(美術、音樂)教師,實施中小學杰出津門校長、班主任、教師培養支持計劃,加強中小學骨干師資梯隊建設,健全結對幫扶機制;完善義務教育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統籌用好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完善市、區兩級教育領域財權事權分擔機制,對新增義務教育資源加大獎補力度,建立幫扶支教激勵機制,加強中小學教師編制統籌管理。
希望各區抓住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的歷史機遇,對照評估指標,找準短板弱項,明確目標任務、時間表和路線圖,實行掛圖作戰、銷號管理,逐校逐項進行整改提升,確保校校達標、項項達標。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上好學校、找好老師、受好教育”的要求,推動義務教育學校自覺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發展道路,全面提升教育水平,不負黨和政府的重托,不負人民群眾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