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阿陽小學 李海娥
群文閱讀,顧名思義,就是鼓勵學生讀大量的優(yōu)質的書,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豐富充實自我,增加學生的知識量。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閱讀在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通過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中形成對書籍內容的見解,找到一種有利于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閱讀的效率,涉獵更多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時間和機會,要給學生開設閱讀課,每周拿出一兩節(jié)語文課讓學生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并且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的記錄下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為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資源。比如,在閱讀一些比較押韻的詩歌時,學生就要記憶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在日后寫作時應用其中,升華自己的作文。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學到具體的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都十分重要,并且也是學生必須要學好的內容。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加大閱讀量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資源。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廣泛涉獵書籍,這樣在具體的寫作中就可以做到“下筆如有神”。因此,教師可以推薦幾本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比如,小學生作文選集、四大名著等等,通過閱讀這些書籍,可以增加學生的見識,實現預期的閱讀目標,起到好的閱讀效果。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寫日記,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三年級會學習寫作文,寫作文是學生公認的一項難度較大的學習內容,有時學生可能會出現沒有思路、無從下筆的現象。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書籍,開展群文閱讀,積累寫作素材。例如,可以鼓勵學生背誦古詩,了解中國的詩詞精粹,通過閱讀古詩感受古代詩人的情感。當教師給學生一個寫作的題目或者主題時,如果學生沒有思路,就可以聯想自己曾經閱讀過的書籍內容,或者是在古詩中尋找靈感。像是一些有關景色描寫的作文,就可以考慮一些田園風光詩。因此,通過群文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閱讀古詩、詩歌還有散文等不同題材的文本,還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如果學生處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就沒法做到平心靜氣地閱讀和感受,最終導致閱讀效果不好。因此,教師要明白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氛圍的重要性,如果學生置身在書香氛圍濃郁的環(huán)境中,會在潛意識里擁有熱愛閱讀的習慣,激發(fā)學生閱讀書籍的欲望。其次,教師還要給學生詳細介紹讀書的好處,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潑,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給學生創(chuàng)設好的課堂閱讀環(huán)境,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提倡學生要多讀書,但這里要說明一點:文學著作作為中國優(yōu)秀的書籍,不僅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而且還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文學著作的內涵,提升個人的涵養(yǎng)。在小學階段,需要學生閱讀的課外文學著作有很多,既包括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也包括一些國外的優(yōu)秀著作。例如,《紅樓夢》《西游記》,在小學課本中就涉及這部分內容。《安徒生童話》《悲慘世界》等國外著作,學生也要閱讀,因為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對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體會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感,繼而豐富學生的視野和知識。課內外閱讀并重產生的優(yōu)勢很多,如果學生在寫作文時沒有思路,就可以參考自己閱讀過的書籍,這樣就可以助力學生開拓思維,寫出優(yōu)美華麗的文章。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符合教育改革趨勢的教學模式。當下,一些教師和學生會存在錯誤的認知,認為學習就是為考試服務的,這會讓學生形成“為了考試而學習”的觀念,從而使學生只是盲目的閱讀和學習一些知識,根本不懂的實際應用。一些教師還可能會剝奪學生閱讀的時間和權利,這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僵化,不能靈活的思考一些問題。此外,即使教師開設了閱讀課,但是由于時間、閱讀環(huán)境等等的限制,學生可以閱讀的內容非常有限。為了完成閱讀的任務,學生可能會一目十行,草草了事,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消極的閱讀情緒,只是將閱讀視為固定的任務,不懂得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總結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這樣就使得學生不能很好地實踐群文閱讀這種閱讀方式,起到的閱讀效果也微乎其微。所以,為了改變這種閱讀現狀,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現狀和特點,根據學生學習和閱讀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配置符合學生心理的閱讀任務,并且為學生提供一些有效的閱讀方法作為補充,真正落實快樂有效閱讀理念。
閱讀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在每一門科目的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分量,尤其是在語文學習中,閱讀量關系著學生的語感提升、寫作水平等方面,需要學生和教師深刻明白閱讀的價值。因此,在實踐群文閱讀方法時,教師就要滲透新式的教育模式,鼓勵學生采取藝術性等多樣化的閱讀方式,開展具體的閱讀活動。比如,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富有藝術性的教學語言,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閱讀課堂上,教師還要注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通過提問學生一些問題,檢驗學生的閱讀情況,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深化重難點內容,提升閱讀能力。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教師就要要求學生做到深入細致的閱讀,剖析文本的內容,依靠自己的能力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真正把群文閱讀應用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進而有力地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與進步。
閱讀教學在語文中占據的分量很重,只有引起學生和教師的足夠重視,切實的實踐群文閱讀教學方法,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也要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增加學生對閱讀的熱愛度,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通過實踐群文閱讀法,不僅能夠讓學生學到一些語文知識點,還能優(yōu)化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