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幼兒園 劉曉琴
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中,根據是否需要進行合作,可以分為單人游戲類型和多人游戲類型兩種。比如我們在開放的游戲區域內讓孩子自由活動,會發現有很多小朋友喜歡自顧自地玩玩具,不太跟其他小朋友接觸。比如在充氣城堡或者玩滑梯的時候,有的小朋友獨自占用玩具不跟其他孩子分享,也不關心其他孩子在玩什么。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合作能力自然得不到很好的啟發。因此,在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方面,教育工作者還是要適當開發一些需要孩子們合作完成的游戲項目。要讓孩子們在合作的良好氛圍影響下進行游戲,才能達到培養合作意識,鍛煉合作能力等的作用。開發合作型的游戲活動,這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好對游戲活動內容、玩法、規則等的評估,需要有組織性地開展游戲活動。比如需要小朋友之間搭配合作完成的“小小郵遞員”游戲活動,小朋友們用獨輪小車作為道具,需要在小車里裝入盡可能多的氣球或者紙盒等不同形狀的物體。在郵遞過程中,可以由兩個小朋友合作運送貨物。這就是一個需要雙方合作的游戲活動,從貨物的裝運到運輸路徑中的保護,都體現了合作的精神。教師可以根據園內的場地、道具等硬性條件,嘗試創設一些好玩的合作游戲項目。此外,我們也可以在網上尋找借鑒一些合作游戲的創意方案,充實園內合作游戲的項目內容,保持游戲活動的新鮮感和趣味性。這樣在持續開展的游戲活動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才可以得到充分的鍛煉。
玩游戲的過程中如何才能實現良好的合作,讓幼兒愿意合作,主動合作?根據兒童心理學和幼兒教育經驗,我認為任務驅動更具成效。通過布置任務,驅動兒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行動力、溝通能力、分析判斷能力,通過合作互助來完成任務,這是培養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1.合作游戲的規則制定。在合作能力的培養中,我們應該注重啟迪幼兒的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意識。具體到游戲教學方面,游戲活動的規則設定上就可以充分考慮幼兒的意見和體會,鼓勵幼兒參與制定合作游戲規則。比如在區域美術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給幼兒布置一道任務題:請大家3到5人一組,提出一條美術區域游戲活動的規則出來。要保證這個游戲規則有可玩性才行哦。在這樣的任務引導下,幼兒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研究,怎么才能讓游戲更好玩。有的孩子提出:可以比賽看誰畫的圓最標準。有的孩子提出:看誰畫的彩虹最漂亮。還有的孩子提出:看誰能用彩紙拼貼出一個三角形。在一個小組內,幾個小朋友共同討論制定一條規則,并且要能征得大家的認同。這就是一個合作的訓練過程,讓幼兒懂得了要認真聽取別人的發言和意見,要懂得尊重別人的想法,要懂得在合作中互相幫助和理解。
2.合作游戲的道具制作。在區域游戲活動中,道具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多幼兒教師都會發現,園里的道具、設施,孩子玩時間長了就會覺得沒意思,不新鮮。其實,我們可以考慮讓幼兒互相合作去制作游戲道具,用新穎有趣的道具實現新鮮有趣的游戲體驗。這也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甚至可以說,制作游戲道具的過程就是一個培養合作能力的過程。在游戲道具的制作中,教師可以給幼兒準備一些原材料和小工具,然后示范性地制作一些游戲道具,讓幼兒獲得啟迪。例如我們用硬紙盒制作小頭盔,教師可以給大家簡單示范一下如何將紙盒拆開,如何在紙盒上畫出一個個零件的樣子,然后用剪刀裁剪開來。通過教師的演示,讓幼兒萌生制作游戲道具的興趣。然后教師讓幼兒進行合作,一起開動腦筋去做道具。具體操作方面,教師可以給大家指定任務。比如A組負責制作一個小汽車的模型,B組負責制作一對蝴蝶翅膀,C組負責制作一棵假樹,D組負責制作一個網球拍等。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小組里的孩子們開始相互協作。有的孩子考慮用哪些材料來制作,有的孩子考慮用什么工具來制作,有的孩子負責清理一小塊場地,有的孩子負責處理碎屑垃圾。大家相互合作,分工配合,既可以在制作游戲道具的過程中開動腦筋、鍛煉動手動腦能力,又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默契,培養小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信任,具有很好的效果。
3.合作游戲的環境布置。為提高游戲體驗,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我們還可以讓幼兒合作進行游戲環境的布置。比如教師可以購買一些墻壁貼畫,分發給孩子讓大家去園內張貼。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卻也很需要孩子們的相互協作。比如一張小老虎的貼畫,如何才能把它從紙樣上面撕下來,怎樣才能順利貼到墻上,要貼在墻面的什么位置,要怎樣保證貼紙的正反方向準確,這都是需要孩子們相互配合來完成的。如果大家配合不好,就很容易出現貼反了、貼紙不平整、有些位置壓折有氣泡等。隨著大家的合作,自然能總結不少經驗,把貼紙貼畫鋪貼平整。在清掃地面、擦抹墻壁、粘貼海報、裝點小飾品等活動中,幼兒充分進行合作,享受著共同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也培養了合作互助精神,鍛煉了溝通能力。
幼兒的行為習慣中,榜樣典型的誘導啟迪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兒童成長過程是一個從模仿到獨立思考、自主行為的過程,做好幼兒成長環境中典型形象的挖掘,及時為幼兒塑造良好的學習榜樣,可以讓合作能力的培養更加生動有效。
1.最佳隊友評選。在小朋友的游戲活動中,總有一些小朋友是比較受歡迎的。他們不僅非常熱心,而且非常懂得合作,是幾個小朋友中的中心人物。這樣的小朋友可能不是最能說會道的,可能不是最身強力壯的,但他們一定是特別有主見,特別能調動大家氣氛,特別能安排組織活動的。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的時候,可以每周評選出3名最佳隊友授予榮譽勛章。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小朋友中形成榜樣激勵作用,讓大家感受到合作精神帶來的榮譽和自豪感,讓小朋友們爭相在游戲活動中體現合作精神,進行合作互助。這樣就為合作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有利條件,形成了良好氛圍。
2.最佳合作小隊評選。除了對個人進行最佳隊友的評選,我們還可以拓展開來,進行最佳合作小隊的評選。這種評選是根據每次游戲活動中不同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分,對連續一周或者一個月時間里評分均分最高、合作效率、任務完成情況都比較好的小組給予集體獎勵。在倡導合作意識、合作能力教學的游戲活動中,既包括對個人的激勵,也包括對小組團隊的激勵,這就可以很好地調動幼兒的熱情,也讓合作能力的培養更加生動有效。
每個孩子的思路和想法是不同的,大家在游戲活動中的關注點也會不同。我們在組織游戲活動的時候可以發現,有的孩子特別善于總結經驗,有的孩子特別善于想辦法,有的孩子遇到困難也能樂觀面對,有的孩子則是會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所措。我想,合作能力的培養是需要孩子們之間進行充分交流和互動的。這種互動是對游戲過程問題的反思,也是對游戲活動中好的經驗方法的分享。通過這樣的互動與總結,可以幫助幼兒吸取教訓,從而讓幼兒在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上有更好的進步。比如在以籃球為主題的區域體育游戲活動中,有的孩子總結經驗認為:多個伙伴之間進行傳球,一定要控制好彼此的位置距離。小孩子的力氣比較小,距離在1米到1.5米就可以了。這樣彼此傳球合作的準確度比較高,不容易丟球失分。還有的孩子提出:應該讓力氣大的孩子負責在前面位置扔球,讓力氣小的孩子在最后面。這樣后面的小朋友就不需要太緊張,由前面力氣大的孩子把握好扔球的速度,更快地獲得分數。這樣基于經驗進行的總結,對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很有幫助,也是游戲教學活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步驟。
在幼兒游戲活動的開展中,需要幼兒之間的團結合作,友好互助。這也是符合中國文化與道德體系認知的寶貴品質。幼兒園要針對幼兒的認知行為能力巧妙開展教育引導,讓幼兒學會合作、愿意合作、擅長合作。相信具備這樣的品質可以對幼兒的成長起到積極作用,為國家和社會培育出色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