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麗
(格爾木市人民醫院,青海 格爾木)
淚道阻塞是一種常見的眼病。隨著國民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和淚道外科手術的普及,選擇手術的患者人數逐年增加[1]。手術前進行有效的檢查和系統的評估,對選擇個別治療方法并提高治療率顯得特別重要。淚道的內鏡可以直接觀察淚道的粘膜,是評估淚道狀況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并具有直視觀察治療的好處。然而,由于設備費用高,許多基層醫院無法普及,而且這是一種侵入性的檢查,而且無法觀察到淚道周圍的組織,所以對淚道的內鏡檢查仍有一些局限性,因此仍然必須找到其他檢查的重要性[2-3]。1993年,通過應用影劑完成了淚囊的磁共振成像檢查。但是經過小管注射造影劑具有潛在的醫學性損傷的風險,所以重T3磁共振水成像就成為了最安全和最合理的生理的檢查方法,并且在眼科臨床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專家使用該方法[4-5]。為了評估淚道磁共振水成像技術的作用和重要性,本次研究選取了淚道阻塞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詳細分析和對比了他們的臨床結果、磁共振成像數據和與內鏡淚道檢查結果,磁共振水成像技術在檢查淚道阻塞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00例(1987側淚道)淚道阻塞患者分為觀察組,將同一時間段的健康檢查志愿者1200例(2400側淚道)淚道正常的健康人士作為對照組;在觀察組例患者中男性429例(741側淚道),女性 771例(1246側淚道),年齡5~68歲,平均(36.5±4.6)歲。在這之中,淚道沖洗檢查法結果顯示,378側淚道淚小管阻塞(19.02%)、1009側淚道鼻淚管阻塞(50.78%)(在這之中,535側淚道單純鼻管阻塞(26.93%)、474側淚道合并慢性淚囊炎(23.86%)),245側淚道淚小管狹窄(12.33%),355側淚道鼻淚管狹窄(17.87%)。在這1200例1987側淚道中,使用了激光手術治療的有341例576側淚道(進行鼻淚管狹窄進行內窺鏡檢查留置膠管的有198側淚道、單純鼻淚管狹窄使用激光淚道成形有57側淚管、慢性內囊炎使用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的有321例淚管)。在對照組例健康人員中,男性659例(1318側淚道),女性541例(1082側淚道),年齡15~69歲,平均(42.1±2.9)歲。所有對照組人員接受檢查結果反映無其他淚道病癥,淚道通暢無阻塞。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人員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相比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人員在進行磁共振水成像檢查前15 min,使用雙手輕輕緩慢的按壓淚囊區域使其清空,完全清空之后,使用生理鹽水在雙側結膜囊內緩慢滴入,每分鐘2滴即可,持續滴注10滴。若后續成像不清晰,可讓受檢者自行加滴眼液。在接受檢查時,受檢者應取仰臥姿勢,將雙眼自然閉合,保持眼球靜止狀態,檢查者使用美國GE1.5T磁共振成像系統Signa HDxt核磁共振檢查儀器和頭部標準線圈對受檢者進行檢查,以額結節和前鼻翼為主,冠狀位掃描3.5 min。使用三維快速反轉恢復T2加權成像,層厚保持到1.6 mm,層間隔1 mm,384×224矩陣,激勵次數4,180 mm×180 mm為視野范圍。獲得原始圖像,連續逐層觀察,指定感興趣區,使用最大信號強度投影,進行多種角度旋轉最大信號強度投影,從而獲得圖像,在進行多方面觀察。
判斷標準:鼻淚管狹窄的表現是:阻塞的部位遠端見高信號,淚囊和鼻淚管不顯影則是淚小管阻塞的表現,鼻淚管水平阻塞的表現是淚囊充盈,鼻淚管近端顯影或是鼻淚管不顯影,合并淚囊也患者表現是淚囊變大。
在接受檢查的過程中,所有受檢者均未見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受檢者成功接收檢查,觀察組患者正常收磁共振水成像檢查,兩組人員均成功獲得清晰的檢查結果圖像。
在對照組受檢者正常的淚道磁共振水成像影像中1200例(2400側淚道):上下淚小管顯影模糊,顯影清晰的是鼻淚管,1條呈現高信號的淚道,對照組受檢人員的淚道圖像形狀各異但是大致相像(如果受檢人員患有鼻竇炎,也不會影響成像)。
淚道阻塞的患者磁共振水成像顯示為:1200例(1987側淚道)淚道阻塞患者中,378側淚道淚小管阻塞,245側淚道淚小管狹窄,355側淚道鼻淚管狹窄:阻塞部分遠端不能正常顯影,或仍可見少量的液體信號通過,淚囊形狀無明顯擴張。還有1009側淚道鼻淚管阻塞(在這之中,535側淚道單純鼻管阻塞、474側淚道合并慢性淚囊炎),阻塞部位遠端無法正常顯影,在單純鼻淚管阻塞患者中,有小部分患者呈現淚囊增大的現象,而且因為局部有水腫發生從而增大了淚囊壁信號,從而導致了合并慢性淚囊炎患者的淚囊顯影呈現明顯擴張的趨勢,從而形成了淚道型號的組成部分,從而在成像中,淚囊壁要比對照組患者的淚囊壁厚一些,淚囊的成像也比實際的淚囊大一些,阻塞表現為淚囊內液充盈,近端顯影。所有觀察組患者的磁共振水成像檢查結果都與淚道沖洗檢查結果相同。
淚道阻塞是一種常見的眼睛疾病,淚囊的尺寸和阻塞平面各異臨床也有著不同種類的經治療手段。因此,在臨床治療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熟悉患者阻塞平面的位置、淚囊尺寸。傳統的檢查方法有許多缺點,如侵入性和醫源性傷害等。計算機斷層掃描儀可以顯示淚道及其與周圍骨質的關系,骨性淚道發育異常和創傷性骨折引起的淚道阻塞的檢查中發揮重要作用[6-7]。但是,存在著諸如放射性輻射和軟組織可見度低等缺陷。因此需要一種更安全和更直觀的檢查方法。研究發現經過淚道的磁共振水成像觀察,磁共振成像由于軟組織分辨率高和沒有輻射而成為眼科疾病預科檢查的重要工具,能夠準確的預判患者阻塞平面的位置和淚囊的尺寸[8]。淚道核磁共振技術可以彌補內窺鏡外科手術的缺陷,并通過將生理鹽水添加到雙側淚囊中以清楚地顯示淚道阻塞的部分和阻塞的范圍來提高治療的成功率。MRH技術的優點就是無插管,無需麻醉,也不會造成淚道損傷,不需要其他工具作為輔助等[9]。是檢查淚道疾病的方法和檢查周圍軟組織疾病的重要檢查方法,在治療淚道阻塞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用生理鹽水代替傳統的造影劑,鹽水在淚道中成靜態或動態。其T2長度是周圍軟組織的20倍,并且與周圍組織相比,在淚道中顯示出更強大的信號,從而使圖像更加清晰。MRH技術還具有優點,可以改善液體信號,并使結構圍繞著的淚道黏膜和淚道周圍的結構也得到充分展示。現階段,在國外有關于動態磁共振眼淚成像技術應用情況的報告,該技術使用超高速磁共振成像技術,能夠動態的檢查液體在淚道內的流動狀況,從而能夠間接反映淚道系統排雷的功能信息。這種技術提供了眼淚形態特征和功能信息,有助于對患有“功能性溢淚”的患者進行臨床評估。
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對照組健康人員:1200例(2400側淚道)上下淚小管顯影模糊,顯影清晰的是鼻淚管,1條呈現高信號的淚道,對照組受檢人員的淚道圖像形狀各異但是大致相像。觀察組患者1200(1987側淚道)磁共振水成像的檢查結果與淚道沖洗的檢查結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