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潔,朱曉恬
(新疆庫爾勒巴州人民醫院,新疆 庫爾勒)
筆者對于眼底病患者在治療期間特別重視其心理狀態以及整體體驗,并盡量通過有效護理方式來達到理想的改善效果[1]。在經過參考多個文獻[2-5]并充分考慮到患者病情實際情況后,選擇深化細節護理措施,取得了突出成效。現將近年某三甲醫院眼科收治眼底病患者相關臨床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并報道如下。
分析對象選取某三甲醫院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確診為眼底病患者群體臨床數據,共50例,所有患者在確診病情后均給予對癥治療,進行數字編序后以隨機均等方式完成分組,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25例。對照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43~77歲,平均(53.91±2.54)歲;病程1~3年,平均(2.13±0.25)年。觀察組患者男性14例,女性 11例;年齡 44~79歲,平均(54.13±2.61)歲;病程 1~4年,平均(2.09±0.31)年。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內容均知情并表示愿意配合;本研究展開前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進行。排除標準[6]:①存在精神障礙;②存在交流障礙;③存在其它臟器嚴重疾病;④明確表示拒絕配合本研究。為確保組間基線數據并不會影響后續研究所得數據的公正性,應用統計學軟件分析,檢驗所得數據提示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眼底病治療及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配合深化細節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受到眼底病還有視力下降的影響,難免會有負面情緒,入院后要對患者身心狀態進行全面評估,有不良情緒的要及時采取針對性護理疏導措施,可選擇呼吸放松訓練、心理安撫等手段,樹立戰勝疾病信心;②環境護理。為患者營造舒適優良的醫療環境,告知患者要定期保持室內的通風,適當調整溫濕度,注意個人衛生;③健康宣教。耐心向患者說明關于眼底病的相關知識內容,讓其了解定期用藥的重要性,同時幫助患者調整飲食結構,注意攝入的營養充足,食材多選用富含高蛋白、高纖維,不宜攝入辛辣或者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根據患者機體狀態制定運動鍛煉方案。④安全護理。眼底病患者視力存在障礙,容易出現跌倒、墜床等風險事故,因此要根據其身體狀態完成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所得情況制定有效的預防干預措施。如病情影響程度較為嚴重的患者則需要做好全程的監測措施,囑咐患者家屬做好陪護工作。
表1 兩種護理配合干預模式對患者心理狀態影響比較(, 分)

表1 兩種護理配合干預模式對患者心理狀態影響比較(, 分)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4.31±2.81 29.22±2.31 42.91±2.45 27.93±2.14觀察組 44.61±2.73 16.13±1.22 43.12±2.37 14.57±2.23 t 0.965 8.615 1.315 9.648 P 0.816 0.001 0.911 0.000組別 SAS
分別在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的消極情緒評價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焦 慮 自 評 量 表)、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抑郁自評量表),兩個量表所得分數與患者負面情緒之間呈現正相關聯系[7-8]。
在兩組患者完成護理干預后對其應用SF-36量表[9]評價其生活質量,項目包括情感功能、社會功能與軀體功能,每項功能分數最高為100分,所得分數越高提示患者自覺生活舒適程度越高。
對于實驗所需要應用統計學分析處理的數據輸入專業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數據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對于干預前,接受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消極情緒評價SAS、SDS所得數據均有改善,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所得數據有顯著優越性(P<0.05),詳情請見表 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價SF-36(生活質量評估量表)所得數據提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所得數據有顯著優越性(P<0.05),詳情請見表 2。
表2 兩種護理配合干預模式對患者生理質量影響比較(, 分 )

表2 兩種護理配合干預模式對患者生理質量影響比較(, 分 )
組別 情感功能 社會功能 軀體功能對照組 69.31±3.21 72.33±3.25 67.58±2.61觀察組 89.15±2.43 91.68±2.81 94.61±2.62 t 8.615 7.612 9.612 P 0.001 0.001 0.000
眼底病是臨床發病率相對偏高的眼部疾病,眼睛在人體當中無論是生理特點或者是生理功能都表現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特點是網膜、脈絡膜、視盤等相關病癥,該病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視力,在治療期間患者會因為視力障礙而出現恐懼、焦慮等消極情緒,另一方面視力下降會讓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顯下降,進一步影響其正常生活舒適感受,對于整體治療、護理干預會產生抵觸情緒[10]。
在本次研究中,配合細節深化護理干預患者無論是心理狀態或者是生活質量均明顯優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深化細節護理通過對護理過程中的微小、細小環節展開專業化護理來顯著提升整體護理的有效性以及系統性,全程體現以患者為本的思想,建立護患之間的信賴感,為其創作舒適、安逸的醫療環境。
綜上所述,眼底病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需要特別關注其心理狀態及生活舒適體驗,配合深化細節護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準確認知自身疾病和狀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