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弟,董建梅
(新疆軍區總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分娩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多干擾因素而出現難產的情況。護理過程中應該借助助產方法給予分娩護理,有利于胎兒的分娩[1]。宮底按壓助產方式通過積極正確的按壓,加快分娩,減少產程。該報告中,對于產婦開展宮底按壓助產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給予探討,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體會如下。
抽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120例產婦進行探討,隨機分組,對照組年齡21~39歲,孕周38~41周,其中初產婦36例、經產婦24例。實驗組年齡23~36歲,孕周38~42周,其中初產婦36例、經產婦24例。對照組采取一般護理干預,實驗組開展宮底按壓助產法的護理干預。通過對比所有產婦的基本信息,差異不大,P>0.05,存在臨床對比性。
1.2.1 一般分娩護理
對照組選擇一般護理,按照孕婦骨盆和胎兒的發育情況,確保她們安全情況下,盡可能的采取陰道分娩方式。嚴格監測產婦的生病體征情況,出血量與疼痛情況,如果產婦發生其他不良反應,必須馬上通知醫生,進行積極有效治療,進而防止出現嚴重的損害。為產婦進行宮底按壓助產時,必須隨時監測產婦的出血情況,若發生大出血,必須馬上結束按壓,同時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
1.2.2 宮底按壓助產護理
實驗組開展宮底按壓助產具體方法:產婦外陰經過消毒液清洗,確定胎兒頭部位置,使雙頂徑處于坐骨棘處;護理人員將子宮底部按壓至預防線,等到產婦發生生理腹壓與宮縮時,適度按壓,等胎頭到陰道口時應該減小壓力,成功娩出后結束按壓[2]。并且開展優質護理方法:(1)心理干預:隨時了解產婦心理情況,分娩后積極和產婦溝通,解除消極情緒,實施必要的心理干預。第二產程十分重要,宮縮頻繁的出現,產婦疼痛情況不斷的嚴重,這時需要助產護士積極和產婦進行交流,分散集中力,做好心理疏導,并且嚴格監測產婦提前分娩情況,指導其正確有效的呼吸,減少分娩疼痛感,減少時間。(2)產程干預:分娩時產婦易發汗,采取毛巾擦臉,頸部,宮縮間歇時多補充水分,如果出現軟產道損害,宮縮無力時,立即尋找出血原因同時進行積極的治療;術中與術后均須嚴格監測病人血壓、脈搏、呼吸等變化。比如:分娩時使用母子監護儀觀察母子情況、吸氧等,一旦出現不良癥狀,立即進行治療。嚴格監測病人的疾病情況,若腹痛、陰道流血,重視病人的主訴,最大程度的滿足要求。例告知家屬陪伴,給予擦汗、飲水等。如果選擇會陰側切或產鉗以及胎吸助產時,應該保護會陰,防止出現會陰撕裂傷。按壓時,如果發生陰道流血、血壓突然減低,臉色蒼白的表現,馬上結束按壓且嚴格監測,連續性供氧。(3)胎心干預:嚴格監測產婦危險因素,具體分為:會陰異常、胎兒狀況、產力情況、胎兒是否缺氧與胎心等,每5~8 min監聽胎兒胎心[3];(4)屏氣護理:等到產婦宮口全開后,幫助其選擇膀胱截石位,宮縮時先吸氣再用力屛氣進而有效的增加腹壓,宮縮間歇時,放松全身肌肉、安靜休息到再次宮縮時,重復屏氣動作[4]。另外,如果產婦會陰發生不良癥狀,應該實施側切,防止由于胎兒分娩導致產婦會陰損傷。
會陰側切率=會陰側切例數/該組產婦例數×100%。
會陰裂傷:評價會陰裂傷有三個分度,包括:Ⅰ度裂傷、Ⅱ度裂傷、Ⅲ度裂傷。

表1 兩組產婦會陰傷口情況[n(%)]
表2 兩組的護理效果分析[, n(%)]

表2 兩組的護理效果分析[, n(%)]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時間(min) 第二產程時間(min) 第三產程時間(min) 患者滿意度 產后出血實驗組 60 406.4±4.3 43.2±9.1 6.5±1.8 98.45±1.25 2(3.3)對照組 60 498.1±19.6 58.3±9.4 11.5±1.5 91.45±2.80 6(10.0)P<0.05 <0.05 <0.05 <0.05 <0.05
采用SPSS 20.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比兩組的會陰傷口情況,實驗組遠遠強于對照組,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通過對比兩組分娩情況以及護理效果,實驗組遠遠強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分娩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多干擾因素而出現難產的情況。護理過程中應該借助助產方法給予分娩護理,有利于胎兒的分娩。而宮底按壓助產方式通過宮底正確的按壓,促進分娩,縮短產程。第二產程屬于產婦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的高發時期,所以,護理人員必須全程陪伴產婦,幫助其解除不良心理,同時提高及時的心理疏導以及鼓勵。護理人員還應該密切監測產婦產程情況,同時監測觀察胎兒有無出現缺氧情況,盡可能縮短其分娩時間[2]。另外,護理人員也應該告知其屏氣,進而確保其能夠有效的用力,保存體力。如果出現宮縮的癥狀,護理人員必須告知其深呼吸,然后屏氣,進而維持身體的放松,然后再出現宮縮時重復上述動作。護理人員幫助分娩的過程中,應該重點保護女性的會陰部,促進胎兒的安全分娩。情況較為嚴峻時,需要實施會陰切手術,有效的避免會陰的裂傷。護理人員應該和醫生以及產婦進行積極的交流,按壓時出現不良癥狀,應該立即結束操作,此外,嚴格監測產婦情況。如果情況十分嚴重,應該對其選擇剖腹產方法,有效的縮短分娩花費時間,盡可能的把產婦與胎兒受到的傷害降到最小[5]。因此,護理人員應該提前制訂出緊急情況的處理方案,進而保證母嬰的生命安全。宮底按壓就是對產婦進行按壓腹部,促進分娩。護理人員需要掌握這種操作方法的實際流程,并且給予全程的記錄,進而有效的減少風險率。分娩過程中,如果宮頸出現水腫以及宮口擴張幅度太小等情現象時,禁忌對其使用宮底按壓助產法[6]。必須按照據產婦的實際病情,出現宮鎖現象時才指導其大口吸氣,根據子宮收縮程度的加強用力屏氣,直至宮縮消失[7]。潛伏期即為分娩時宮口擴張3 cm時,部分產婦可因為宮頸水腫癥狀,造成子宮口擴張度太小,護理人員必須立即觀察胎兒胎頭位置,并且確診胎兒胎頭是否發生異常,根據產婦實際情況采取有關的補救措施[8]。宮底按壓助產方法如果使用發生失誤,極易危害母嬰的生命健康,情況嚴重時,也可導致產婦子宮破裂的情況。所以,護理人員或助產士應該按照預孕婦情況,才能夠縮短分娩時間,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此外,這種先進的助產護理技術并不適用于每位產婦,只有胎兒大小適中,同時無妊娠合并癥的產婦才可以在經驗豐富的助產士的指導下采取該種助產方式。該報告內容可以說明,在實驗組會陰切口比例(主要因素包括胎兒體型較大,產婦體質較弱),因此,在使用時必須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是否使用。該報告結果說明:通過對比臨床效果,實驗組明顯的強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良好的護理方法屬于產婦順利分娩的重要環節,不管是產前還是產程中,護理人員都必須對產婦進行心理干預,解除其害怕,焦慮等不良情緒。若產婦由于體力消耗的太多,疼痛的刺激導致不良情緒時,護理人員應該一句簡單的話語均可以增強其分娩的信心。分娩結束后,護理人員還需要為產婦介紹正確的喂奶方式,注意飲食清淡,禁忌辛辣刺激食物,適當的補充營養物質,有利于產婦的身體盡快恢復。總的來說,宮底按壓助產法時助產方法中臨床療效非常良好的一種方法,將其應用在產婦分娩過程中,不但能夠有效的減少產婦分娩時間,并且也可以明顯的減少母嬰生命危險,確保其生命安全。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宮底按壓助產法,嫻熟按壓手法,禁忌暴力按壓,從而明顯的增強治療效果,進而保證分娩的順利完成,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