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達
(赤峰松山醫院,內蒙古 赤峰)
醫療器械設備是醫療機構必備的現代化工具,是檢測和監測醫院患者生命體征和實時病癥的必備工具。大數據時代下,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離不開醫療現代化工具,而醫療現代化器械設備的使用期限和維修期限等有一定的強制性要求,在規定期限必須實行相應的維修和保養,才能保障醫療器械設備的正常功能。醫用X線C臂機(型號Cios Select s1)在臨床中的應用范圍較廣,也屬于一類需要及時維修管理的醫療器械,盡管它的質量和使用條件很好,但經過長時間運轉后,器械設備還是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摩擦損傷和故障,因此,就以醫用X線C臂機為例,醫療機構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維修保養[1-2]。同時結合相關維修管理制度,建立具有完善性和規范性的維修保養制度,加強對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保障醫療器械設備的完好率。
醫療器械設備的完好率和精準度是保障醫療機構正常運轉,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基礎性條件。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保養是必不可少的,是不能互相替代的。醫療機構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是為恢復器械設備的正常功能,更換易損和已損的零部件;保養的目的是為提高醫療器械的完好率和使用功效。
醫療機構未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規律和技術要求,對于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管理還處在傳統式維修保養手段中,維修工具和檢查、保養手段都是陳舊式的。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小型醫療機構的維修保養人員大多都未受過高等教育,但對于新知識和新技術的接收能力較差,其技術水平和知識面不高,導致醫療機構不愿在維修保養上投入經濟和人力資源。
醫療機構在日常工作中因缺乏對于維修和保養的重視度,而導致醫療器械設備的報銷率呈日漸增長的態勢持續上升。同時也讓醫療器械設備的使用時間和功效大打折扣,不僅加大了醫院的經濟負擔,也使醫院患者的健康安全失去一定的保障。
醫療機構在保障醫療器械設備正常使用的同時,還需適當增加對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檢查時間,一般制定的維修檢查間隔時間是2周(參照使用頻率和質量增減)[3-4]。醫療器械設備中的小零件或關節處等維修檢查時間間隔1周,并定期實行全套的維修保養,檢查期間還需評測器械設備的標準性使用效能。維修保養檢查內容包括:檢查和潤滑大型器械設備的運轉部位,及時更換磨損或易損部件;檢查水路、光路、電路的異常情況;檢查精密或小型器械設備的接地和穩壓情況等。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保障醫療及機構正常運轉的前提條件。針對醫療機構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和管理,醫療機構必須建立完善的檢查和維修管理制度,改革傳統式的維修體制,推動維修行業的健康發展。健全的維修管理制度要求醫療機構必須有絕對性的實力對醫療器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同時也必須建立合理合法的規章制度,積極促進和推動醫療器械維修行業的協調發展。醫療機構改革后的規章制度包括:醫療器械設備檢查評比制度;醫療器械設備管理制度;醫療器械設備操作規程。例如,醫用X線C臂機(型號Cios Select s1)的維修管理工作必須結合它的使用功效和重點檢查點組織制訂維修管理制度,監督和審批維修開支方案的同時,將高素質的醫療器械設備維修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和分工,最大限度提高對于醫用X線C臂機(型號Cios Select s1)的維修質量和速度,最大限度延長醫用X線C臂機(型號Cios Select s1)的使用時間。
高級且規范的維修管理方法對于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延長器械的使用時間是有重要意義的,能全面保證醫療器械設備的使用質量和完好率[5-6]。但就醫用X線C臂機(型號Cios Select s1)的維修保養而言,醫療器械的維修管理真的是意見復雜且精細的工作,在制定和實行完善維修計劃時,光有經驗和腦力是不夠的,還需配備醫療器械設備的使用和維修保養記錄以及重點維修保養處,在維修保養的同時需實時記錄維修過程,建立醫療器械設備狀態庫。與此同時,醫療機構還需進一步健全工程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機制,提高維修保養人員的維修服務水平和素質、技能等,充分發揮維修保養人員的工作能力,激發積極性和注定性。
醫療機構對于醫療器械設備維修保養工作的要求都很高,因而維修保養人員的工作能力也需保持積極提高的狀態。維修保養人員的基本能力是熟悉工程知識,了解醫療器械設備的基礎結構和性能,能全面掌握醫療機構中的工作流程和工程技術等。醫療機構必須不定期的對維修保養人員進行培訓,一有新購醫療器械設備就為維修保養人員講解設備操作規程和保養等知識,或引入先進的器械設備,使維修保養人員掌握精密儀器的維維修保養技術,以便維修保養人員能運用新技術解決維修問題,提高維修保養技術[7-8]。
醫療器械設備在維修保養時參照以下三級保養制:(1)日常保養:建立健全維修管理制度后,每臺醫療器械設備都有專人負責,日常保養工作便是保持器械設備的清潔,檢查大小型器械設備的關節運轉處有無松動或者零部件是否完整。(2)一級保養:參照大小型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計劃實行內部清潔,儀器局部重點檢查,檢查濕度、聲音、指示燈等異常情況。(3)二級保養:預防性保養,在規定維修期限內,由維修和保養人員共同執行,檢查醫療器械設備的主體部分及重要零件部位,更換易損零件,調整精準度。
參照醫用X線C臂機(型號Cios Select s1)的維修管理,對其需實行強制性或定期性、預防性的維修檢查和保養。強制性維修:大小型醫療器械設備中,精準度、精確度較高且結構相對復雜的需要依據設備的使用頻率和常規維修日期等先行制定維修保養計劃[9]。定期性維修(有利于做好維修準備):依據醫療器械設備的使用情況和維修周期,系統性的制訂維修計劃和工作量。預防性維修:在醫療器械設備規定維修期限前,對異常情況進行維修檢查。
醫療機構的醫療器械設備種類繁多,且各類設備的使用條件和時間、頻率等各有不一,因此,科學化的維修制度便應參照醫療器械設備的標準性規律予以建立,加強崗位責任制。醫療機構的每一件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檢查和保養工作都要細致性的落實到個人,全面參照一臺一人或一臺多人的管理原則,以此形成科學有序的管理體系。
醫療機構在強化對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管理制度和質量管理的同時,也是在彰顯醫療器械設備維修保養的重要性。針對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管理制度改革,只能對其實行科學化的管理,從根本源頭分析潛藏性問題,才能全面提高醫療機構對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水平,以便發揮醫療器械設備的真實作用,降低故障發生率和醫療器械設備報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