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 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
網球運動起源于12世紀,由于有氧和無氧代謝方式的獨特結合,成為一種國際關注度極高的球類項目。然而,由于網球運動的獨特技術特征要求運動員極具爆發力的發球動作以及復雜的擊球動作和發球動作之間的動態轉換[1]。因此,運動員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損傷。上肢損傷通常是由于手臂高速運動引起的復發型創傷造成的。由于上肢關節復雜的解剖結構給上肢關節損傷的治療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網球損傷一般是運動員未遵循動力鏈特征導致的,動力鏈描述了網球擊球和發球過程中能量流動的路線和方向。膝關節、肩關節和肘關節作為動力鏈中的一環將能量吸收并傳遞到下一環,完成整個身體動力鏈的能量循環。若任意一個關節的能量轉移未得到有效的協調,后續的關節則很容易過載。此外,網球運動員使用動力鏈傳導的能力取決于運動員的競技水平,高水平運動員可以更好地減少傳遞到上肢關節的沖擊力。初級運動員或休閑網球參與者往往在技術不佳的情況下增加受傷的風險[2]。技術表現的提高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預防損傷。
網球比賽中,腕關節損傷最常見的表現是與尺腕伸肌肌腱有關的損傷,通常發生于正手擊球。正手擊球是網球中使用率最高的擊球技術動作,腕關節的屈曲和伸展是獲得球速的重要原因。使用錯誤或不當的握拍技術也是手腕損傷的重要緣由。研究發現,使用西方式或半西方式握拍方式與尺側腕關節損傷相關[3]。此外,在雙手反手擊球中,非優勢手腕可能受到與正手擊球相同的力量。
網球運動員肘部的損傷,因比賽級別而不同。初級運動員或休閑網球運動員通常會因為錯誤的技術或裝備原因導致肘關節損傷,而職業網球運動員則可能因為更微妙的不正確技術而導致肘部受傷。
Nirschl 等人研究表明,大多運動員在其網球生涯中會有“網球肘”癥狀,以休閑網球運動員為主[4]。單手擊球時伸展肘關節,手腕旋后,將壓力施加于前臂伸肌,傳遞給肱骨外上髁,容易導致“網球肘”。此外,橈骨短腕伸肌的肌腱易受刺激也是導致“網球肘”的重要原因。
肩關節連接上肢和軀干,解剖頸周緣和關節盂周圍附著結構較為松弛的關節囊,是身體最靈活的關節,可以完成解剖學上任意方式的活動和旋轉。肩關節的靈活性使運動員通過肩關節外旋和外展來完成高效地擊、發球動作。過度損傷在網球運動員中都很廣泛,已被證明是造成所有網球損傷的近4%~17%的原因。
在手臂運動時,肩胛骨通過不斷改變位置使肩部運動,在穩固肩關節活動方面很關鍵。發球時,肩胛骨隨著發球的旋轉階段而收縮/拉伸,在加速階段向上旋轉。這種精細的運動是由附著在肩胛骨周圍和其他關節囊結構上的肩袖肌肉組織完成的[5]。如果由于長期負荷過重而導致肩部結構脆弱,則可能會發展為肩胛骨動力障礙。在大多數網球運動員中,肩胛骨運動障礙或患病肩胛骨的運動員都存在肩關節損傷,盡管目前肩胛骨病損與肩關節損傷的確切作用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明確[6]。肩胛骨在最佳肩部表現中的作用表明,肩胛骨功能的評估在參與前的運動評估和網球運動員出現肩關節疼痛或功能障礙的評估中至關重要。
腕關節是一個由多個關節組成的構造,因此容易發生多種損傷,治療方法也較為多樣[7]。尺側腕伸肌肌腱炎的治療通常采用非手術方法,如休息,非類固醇抗炎藥,用夾板固定或改良技術動作等。如果疼痛癥狀持續,可以注射皮質類固醇。對于尺側腕伸肌半脫位的治療,可以考慮在手術前六周進行石膏固定,保持腕關節內旋。如果保守治療后癥狀仍然存在,可以通過在尺側腕伸肌周圍包裹一條伸肌支持帶并將肌腱縫合到位。MacLennan 等人最近的一項研究對21 例尺側腕伸肌半脫位患者的肌腱鞘重建結果進行了調查,發現術后握力、屈伸、旋前旋后以及手臂、肩膀和手的殘疾評分均有顯著改善[8]。綜上,無論是手術醫治還是非手術醫治,手腕均可獲得良好的效果,使其恢復到從前的競技水平。
非手術治療方法,如非類固醇抗炎藥,增加靈活性以及休息相比手術治療都是有效的。藥物注射可以在短期內緩解疼痛,但無法長期持續。保守治療也可以緩解疼痛,若保守治療幾個月后疼痛癥狀依舊持續,則需考慮手術干預。若運動員存在肌腱斷裂應當及時地實施外科清創術減輕癥狀。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縫合螺釘固定屈曲、旋前肌也可以作為緩解癥狀的方法之一。由于“網球肘”在網球運動中的高發性,中醫也逐漸研制出可以緩解肘部疼痛的方法,如推拿,針刺等[9]。
與其他慢性軟組織損傷類似,考慮手術修復肩關節病變之前應先進行非手術治療。保守治療通常包括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和相同的專業物理治療方案,以加強、穩定和增加肩胛和后囊膜結構的靈活性。在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之前,通過神經影像學設備觀察肩關節損傷程度[10]。根據損傷的程度,患者可以考慮關節鏡下清創術或關節修復術的治療手段。研究發現約87%的患者在兩年隨訪中報告了良好的結果[11]。中醫學中,中藥冷敷治療方法是在術后康復過程中的有效輔助手段[12]。另外,肱二頭肌肌腱固定術在手術治療中對老年以及非運動人群更有效。因此,患者的運動損傷狀況對于治療方案的選擇起決定性作用。
網球運動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技術動作難度較大,容易產生運動損傷。上肢損傷通常是由于肌組織解剖和生物力學的動力鏈之間復雜的相互關系,為治療損傷提供了較大的挑戰。常見的網球損傷治療因損傷部位以及損傷程度而異,在嘗試保守治療后,應當謹慎處理,并且考慮手術治療。網球損傷的治療方案應當隨著新的技術手段而不斷改良,促進網球運動員損傷后的良性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