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琛 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體育教學部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職業教育,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作出了明確要求,且教育部明確規定專科生體育必修課不少于108 學時。根據高職院校特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必須以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需求為目標,全面發展學生身心健康及品德教育,不僅讓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還要讓學生學會最基本的保健、急救及衛生知識,讓學生能夠成功勝任崗位。體育選項課是我國大多數普通高校及職業院校實行的教學模式之一,這種教學模式是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上課教師、項目等,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奠定了“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基礎,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為青高職)為新建院校,對于課程的開展正處于摸索創新中,青高職院在2018年對傳統行政班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根據現有師資等條件,開設7 門公共體育選項課,讓學生按照自身興趣進行選課,更好地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真正做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以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查閱《學校體育學》《教育學》等有關體育教學內容的論著,以及相關學校體育的文獻資料。通過學術期刊網檢索到與教學模式、俱樂部教學內容相關的論文152 篇,其中與高職體育直接相關的資料13 篇,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
2.訪談法
對本文所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體育教學相關的信息等方面內容向青海各高職院校主管體育教學工作的校長、主任、教師等進行咨詢和訪談,并且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3.邏輯分析法
結合文獻資料,對結果運用歸納、綜合等邏輯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和探討,得出結論。
1.傳統行政班授課模式
青高職院體育課程設置為三個學期,為避免大一新生與大二學生選課沖突,大一第一學期進行行政班統一授課,并根據現有教師數量,對全院大一學生進行統一教學內容安排,課程內容包括身體素質練習、田徑常見項目學習以及基本體育保健知識。
2.選項課授課模式
大一第二學期開始,青高職院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體育課教學目的,根據現有師資力量、場地、器材以及在學院開展調研、充分考慮學情等因素后,結合學院學生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心理特征及學習能力,對之前傳統的行政班授課方式改為體育選項課,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進行選擇,且教師可以根據項目進行合理的教學計劃安排。
3.課程設置
青高職院現有體育教師12 名,根據現有條件及調研結果,初步開設七門體育選項課,開設的選項課有:籃球、足球、排球、武術、健美操、體育游戲、乒乓球。每個教學班級核定人數約為33 人。2020—2021 學年第二學期全院大一年級學生選項統計見表1。
由表1可知,每個系開設課程不同,足球、籃球、排球、體育游戲較為受歡迎,每個系都開設,健美操、武術、乒乓球均為一個教師,因此排課數量較少;且根據青高職院學生學情分析,少數民族學生占70%左右,學生從小接觸較多的項目為籃球和足球項目,因此選課人數較多,健美操、武術項目因了解較少,選課同學相對較少。

表1 2020—2021學年全院大一年級學生選修體育課程情況統計表(n)
1.傳統行政班優點
因大一新生開學報到后要進行軍訓,除去考試周,教學周只有十周,因此,青高職院大一第一學期選用行政班授課,既合理分配了上課時間,又合理分配了教師資源,使大一學生既能學習基礎體育技能,又能與大二年級在第一學期授課中不沖突,且能使大一學生的體能有所提高。
2.體育選項課優點
(1)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體育選項課是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身體素質開設的,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對于該項目的有關知識、技術等的學習興趣,并與不同專業、不同行政班級的同學同上一節課,提高了社交能力,養成并形成了良好的意志品質,積極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2)充分發揮現有師資力量的專業特長
之前的行政班授課是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所帶班級的學生并不一定對這位老師的專項感興趣,但是又不得不學習,因此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選項課開設以后,學生與教師的心理都得到了滿足,且所學內容正是教師所擅長的,并且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更能吸引學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3)教學評價優點
選項課教學評價不同于傳統行政班授課,青高職院現有的評價方式為綜合性評價,教師根據學生所選項目、學習情況制定達標評價70%,即某一項運動技能以時間或者數量進行評價;再根據過程性考核(考勤、課堂表現等)30%,兩者綜合后給予學生相應的分數。
1.環境因素
青高職院由于受場地限制較大,目前只有四塊室外籃球場和三塊室外網球場外,無其他體育活動場所,體育選項課程的設置大多受場地影響,根據現有場地進行設置,對于學生需求的其他項目因場地原因暫時無法開展。
2.教師與學生心理因素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心理因素對教學效果影響較大,高職院校中,大多數學生參與體育課的興趣不高,動機不強烈,教師因場地及學情因素,教學興趣不高,只是適當地讓學生跑跑步、簡單教一些技術,所以課堂整體效果欠佳,沒有達到選項課的目的。
1.體育選項課選課方法
由于學院選課系統尚未開通,體育選項課采取的是現場分班的形式,首先按系部進行排課,學院共有五個系,排四節體育課,學期初按課表進行上課,課上將學生先集中起來,然后掃提前制作的二維碼進行分班、分項目,選課時每個項目無法限制人數,因此出現某一個項目選課人數達到本節課總人數的三分之二,而有的項目則無人問津,為選課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2.教學選課盲目性較重
通過訪談等方法了解到,學生對于當前的選項課盲目性較重,只有少部分學生能選到自己喜歡的課程,大部分同學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要選什么,都是抱團選課,好朋友選什么或者班里大部分人選什么就跟著選,選擇完后對于所選課程興趣程度不大,讓選項課失去了意義。
3.師資水平不足及場地不足
青高職院現有體育教師12 名,其中在編教師6 名,外聘教師6 名,教師平均年齡在28 歲左右,屬于較年輕的教師隊伍,缺乏教學經驗及管理經驗,對于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有些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對于課程的設置及開展考慮不全面。
根據現有場地,存在課程“打架”現象,如足球與排球在同一個場地上課,導致足球、排球“滿場飛”,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且學習效果也不佳;有的課程因場地問題在水泥地面開展,長期以往,學生身體健康存在隱患。
針對青高職院學生特點及需求,對于開設體育課程的年級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學生喜愛的項目,結合學院實際,根據現有場地、器材等開設適合學院的項目開設新課程,優化現有的體育課程,并在選課前讓學生充分了解開設的課程及任課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并積極與學院進行溝通對接,盡快啟用教務選課系統,合理開設課程及方便學生進行網絡選課。
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及選項課存在的問題,大一體育課程也設置為選項課,將選項課教學模式逐漸往俱樂部教學模式轉變,每個項目設置初、中級班,并根據之前開設選項課的數據,個別項目開設男生班、女生班,解決男女生個體差異問題,課程的開設時間根據學院整體安排進行優化,比如健美操、乒乓球、武術課程可以選擇室內教學,可以將這三項安排在晚上進行教學;籃球、排球、足球等課程可以安排在白天不同時段,有效解決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性別同時上課的問題。
為解決青高職院在開設分層教學后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優化師資力量,鼓勵學院教師除掌握自己專項運動技能外,再掌握1~2 項其他專項技能,真正做到一專多能,在有限條件內提高教學質量。
與學院其他系部進行協商,共用室內、室外場地,不斷完善體育場館的建設與管理,使體育選項課需求得到滿足,推動學院體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現在體育選項教學基本是每個大中專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且全國部分初、高中也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將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為體育選項課模式。且經過不斷摸索研究,俱樂部式教學模式及“分層教學”模式正在逐步進行,選項課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最大程度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教學,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根據不同專業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再經過“以賽促課”的模式,讓學生將學會的技能運用到比賽當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教學效果也得到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