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威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的實現生命的價值,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職業高中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因而職高學生對于國家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是職高教學重要的內容。除了加強基礎的體育教學內容外,還可以將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形式與體育教學內容、形式相結合,進而提高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同時達到傳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目的。無論是扎實的基本技能,還是強健的身體素質,都是職高學生更好適應社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的重要手段。
體育教學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學校的綜合實力等眾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傳統的體育教學缺乏教學特色,同時趣味性不強,因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面對實際發展的需求,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元素與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課堂相結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具體的重要意義分析如下:
隨著時代建設速度的不斷提高,對于優質人才的需求數量也逐漸提升,職業高中作為一種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養方式,其教學質量對于國家的經濟態勢可以造成直接的影響。發展速度的提升也增加了市場競爭的壓力,人們普遍處于亞健康的狀態,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后備力量,只有擁有更加強健的體魄,才能更好的使用社會發展的需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方式中不僅包括簡單的健身動作,同時還包括一些先進的鍛煉理念,不僅強調身體方面素質的增強,同時還強調心理健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文化中包含眾多優秀的健身理念,即使是在當前的發展階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傳統的職業高中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形式過于簡單,學生可以選擇的種類過少,因而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缺乏興趣,同時面對繁重的學業壓力,身體素質低下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如果能夠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元素與體育教學過程相結合,就可以通過眾多有趣的體育運動形式豐富職業高中體育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師的合理安排下,還可以確保優質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在其開展的過程中,對于機械器材的需求量不高,只需要簡單的教學工具就可以實現,因而也可以有效解決體育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通過豐富且簡單的教學工具就可以實現提高體育教學趣味性,增強學生對于體育學習興趣的目的,因而對于提高職高體育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影響。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也屬于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之一,因而其與職高體育教學融合的過程,也是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在大多數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都強調機體與自然界的協調,推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這種理念是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的戰略方針,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一種重要方式。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將基礎的體育知識進行講解外,還要潛心學習傳統的體育文化知識,進而提高其對于傳播傳統文化的一種擔當精神。同時,傳統體育文化中更加強調“師德師風”的建立,以及“尊師重道”的學習原則,兩者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貫徹,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同時對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素質也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元素與職高體育課教學過程結合有諸多優勢,但是在實際開展過程中,仍然會面臨一些限制發展質量的問題,對于現階段兩者結合發展的現狀分析如下:
雖然國家對于職業高中的發展已經投入了較多的資源,但是分配到體育教學部門的經費數額十分有限。而積極引進傳統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又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兩者之間的沖突成為限制該教學方式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阻礙。此外,在職業高校發展的過程中,為實現學校綜合實力的提升,學校的相關領導也不會將大部分的發展資金投入到傳統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多方面發展資金的限制導致該發展計劃難以有效開展。
少數民族體育運動項目相較于普通的體育運動項目而言,雖然對于設備、器械的要求不高,但是能夠在學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展開的運動形式卻極其有限。一方面是因為能夠掌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教師數量十分有限,體育教師對于其理解、掌握程度并不十分牢靠,因而難以展開系統性的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是部分少數民族傳統運動對于運動者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具備學習的素質,而繁瑣的體育運動形式也缺少技藝精湛的教師對其進行優化改編,導致學習難度較大,能夠有效展開普遍學習的體育項目較少。
中國傳統的體育運動形式不似現代的運動形式一般追求競技性,偏向于養生、強調修身養性。職業高中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對于世界充滿好奇,因而在學生間推廣缺乏競技性的體育活動,學生就會缺乏興趣。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在學習的過程中就難以有效展開體育教學任務,或者學生的體育培養任務落實不到位,影響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目標任務的達成。
前文中,對于在職高體育課中結合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元素的優勢,以及現階段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如何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是實現優質的體育課程發展的關鍵,筆者認為可行的措施如下:
學生對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文化的正確認識是在學校有效開展傳統體育教學內容的關鍵,因而加強校園內的宣傳教育是關鍵。高職院校是學生教育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該積極主動的承擔起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將傳統體育運動元素與現代體育運動相結合。除了可以安排相應的體育課程內容外,還可以加強相關元素在課程中的滲透。大部分傳統的體育運動形式會推崇“慢”節奏,強調身心的和諧狀態。但是面對學生更加熱愛競技性的體育運動的現狀,學校加強對于傳統元素的推崇,逐漸使學生接受“慢”的鍛煉理念,才能實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職高體育課的良好結合。
體育教師的綜合實力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的質量,雖然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但是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其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能夠熟練掌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教師數量極其有限,單純依靠現有師資力量難以實現優質的教學效果。所以,強化體育師資力量,增加能夠掌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教學的優質體育教師的數量,是解決職高學生體育教學培養問題的關鍵之一。一方面,職高學校可以安排相關的老師進行集中學習。體育教師作為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成年人,對于相關知識的接受程度,以及學習速度更快。同時,教師進行集中學習的過程,也可以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還可以借此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積極邀請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大師等到學校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進而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對于傳統文化知識的探索。
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引入職高體育教學過程是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但是若想實現預期的體育教學效果,除了拓展教學內容,還需要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運動形式相較于現代的體育運動形式,更加豐富,因而將其與職高體育課程進行結合時,就需要根據實際的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課程形式的安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按照競技性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安排外,還要兼顧學生之間默契度、團結性的培養。合理安排競技與協作之間的比例,兼顧兩者之間的平衡。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考評內容主要是以最終的結業考試為主要依據。但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元素與職高體育教學結合后的體育考評內容,不應該局限于期末考試分數的限制,而是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對于學生日常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狀態進行考評。創新學生綜合能力的考評制度,還可以增加學生之間互相考評、小組之間考評以及小組成員內的考評等多種考評內容,從而實現對于學生評價的綜合性和合理性。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不僅是對于一種獨立的體育運動形式,同時也是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方式。現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臨的壓力逐漸增加,因而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除了要注重學生的知識培養,還要注重其身體素質的提高。傳統體育運動不僅強調競技性,更加強調身心的協調,在職高體育課中,教師是實現兩者之間協調的關鍵,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提高職高學生體育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