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華(河南省商丘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較之前獲得顯著提高,在這種情況下促使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環境質量,并對其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大氣環境監測主要指通過監測大氣中的污染物和開展一系列動態分析、建模計算預測,來確定污染物的種類、濃度,并對空氣中生態環境的污染情況進行實時掌握,然后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改善環境。值得一提的是,大氣環境監測極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同一區域在不同時間段內開展大氣環境監測通常會取得不同的監測結果[1]。現如今,隨著中國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需要精準的監測大氣環境標準與方法,提高全過程監測質量。
大氣環境監測的主要對象為顆粒狀物質,而大氣中所含有的顆粒污染物數量龐大、成分復雜、來源廣泛,再加上與大氣充分混合后變得相對穩定,但是其具有很高的危害性,為此必須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監測方法與標準,在實際監測過程中有必要對總懸浮顆粒進行科學的測定,對可吸入顆粒的濃度粒度分布及化學物質組成進行有效分析。其中,硫化污染物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這部分污染物的產生與高溫燃燒石化燃料密切相關,而城市大氣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的來源就在于汽車尾氣排放,為此在今后的監測過程中有必要針對研究[2]。
大氣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主要是在監測過程中嚴格按照監測所提出的技術規范、實際要求,嚴格監督控制全部監測環節,以此在大氣環境監測的各個環節中都能夠實現全面、嚴格的質量控制,諸如準備、布點、采樣等,以此可以獲得真實的數據結果,確保能夠將監測區域內的大氣環境情況如實地反映出來,從而提供可靠的現實依據、理論參考依據,來開展大氣環境保護。
近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伴隨而來的是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又制約了中國經濟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漸趨綠色、環保的。再加上,社會各個群體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為了更好地滿足、適應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實際需求,政府相關部門專門制定出臺了相關規章制度,但是在環境監測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差,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到大氣環境監測的順利開展。
當前,空氣質量指數作為中國評價空氣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即AQI。根據國外相關經驗,利用這一指標可以將一座城市的大氣監測控制質量情況全面、客觀地反映出來,但是我國應用這一指標時通常只會公布各個城市在一年以內的平均值,致使這一數值無法將特定城市的大氣質量及時、準確、有效地反映出來。鑒于此,就需要不斷改進當前所采用的大氣監測方式,具體可以借助計算機數學建模技術來實現,確保能夠在24小時以內連續不間斷地監測大氣環境,以此才能保證所獲得檢測數據能夠將一座城市的大氣質量實時地反映出來。
中國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并不重視環境保護、環境監測,當前依然沒有制定一個統一的環境監測體制。受各個地區不同經濟、文化、資源的影響,導致所建立的監測系統本身兼容度不高,無法整合為一個有效的整體。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會出現部分重復數據。鑒于此,政府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環境監測網絡的統一構建,及時更新各種監測數據,確保各種監測數據的統一性。
當前,城市之中的大氣環境由于在各種人為、自然因素的影響下經常處于動態變化中,為此必須高度重視大氣監測中的采樣,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決定最終監測結果能否將一個區域內的大氣質量全面、真實地反映出來。而當前的大氣監測中并不重視采樣,出現了諸如監測單位的資質能力參差不齊,監測力度不足,所選擇的取樣點不合理、取樣時間不合適等問題,最終使監測結果與實際真實情況之間存在很大差距。
為促進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做好樣品采集及其質量控制。第一,將各項準備做好。諸如重視相關監測數據、資料(大氣污染源分布擴散排放情況、人口分布、氣象資料等)的采集,在此基礎上選擇一個科學、合理的監測項目。第二,全面掌握相應的測定方法,如直接采樣法、富集采樣法等。可利用溶液吸收法來監測SO2濃度,使用四氯汞鹽吸收進行測定,并借助副玫瑰苯胺的分光光度分析,利用濾料阻留法可以有效的測定TSP[3]。
當前,統計法、模式法、經驗法是布設監測網點的主要方法,其中經驗法是一種最為常用的方法。實際在設置監測網點時有必要做到多點布設,其中主要包括三種監測點位,即被監測區域的低濃度、中濃度、高濃度,要求在每個點位設置相應的監測點數。通常情況下,會選擇在污染源上風向處布設對照點,而本源監測點會布設在下風向處且布設點數要相對多一點。具體布點方法有很多種,根據功能區包括劃分布點法、網格布點法、同心圓布點法、扇形布點法,其中扇形布點法適用于點源且污染源主導風向比較明顯的情況下。
做好采樣環節質量控制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確定采樣頻率、周期。采樣頻率即一定時間范圍內的采樣次數,其中每日采樣時間最好從凌晨8點開始。針對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需要隔日進行一次采樣,要求每日連續采樣時間為24±0.5 h,每月14~16 d,每年堅持12個月。而對于總懸浮顆粒物而言,需要隔雙日進行采樣,每天、每月、每年連續采樣時間分別為24±0.5 h、5~16 d、12個月。對于灰塵自然降塵量、硫酸鹽化速率,每月采樣20±2 d、每年12個月[4]。
實驗室質量控制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容,即內部控制、過程控制。其中內部控制主要在于應用特異質量控制圖、其他方法來控制監測質量。而過程控制的關鍵就在于將各項基礎工作做好,營造清潔、衛生、整潔的實驗室環境,認真檢測校驗各種分析儀器,并定期校驗、維護相關設備,確保可以正常地運行相關檢測、分析儀器設備。值得注意的是,實驗室相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對各種專業的大氣檢測技術進行全面、系統地掌握。
為獲得準確的監測數據并將大氣環境現實情況如實地反映出來,就必須認真做好數據環節的質量控制管理,為此有必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實驗室質控規定,做好數據質量管理;對實驗室數據分析管理進行不斷規范,制定嚴格的監測報告審核程序。同時,基于相關規定,規范地記錄監測數據,對簽字復核制度進行嚴格落實,特別是對于經手人而言需要對修改權限、篩選權限做到心中有數,以此才能充分確保原始數據本身的有效性,還能夠為審核、調用提供重要依據。
探尋、開發新技術主要包括空氣動態監測技術、現場監測自動化處理技術等,以此可以動態地監測控制。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理措施還需系統地分析空氣污染因子的變化狀態;而利用預警技術能夠科學地分析、預測當前的控制質量,及時發現各種潛在不良影響,可以幫助制定更好的預防、治理措施;而利用監測自動化技術可以獲得精準度相對較高的大氣監測結果,有助于監測成本的縮減。
在今后的大氣監測體系中須優化配置人員,確保監測單位行政部門、作業部門之間能夠強化協作,順利、有序地開展空氣環境監測。同時,積極地組織相關人員開展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考核,要求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在空氣質量監測管理中為了做好管理、控制,需要相關單位出臺一系列管理辦法,并及時發現、解決其中的不足。圍繞空氣質量監測中的難點、重點,必須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監管措施,確保能夠從源頭上強化管理并高效地開展空氣質量監測。
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建設進程的日益加快,促使各種環境問題不斷涌現出來。面對日益突出的大氣污染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城市發展,甚至會威脅社會大眾的生命安全。基于此,需要科學、動態地監測大氣環境,實現對各類污染物的有效控制,確保與城市綠色、低碳、環保的發展趨勢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