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福俊,陸勇,許瀟,賈海民(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 庫爾勒 841000)
統計分析油田歷年裝置檢修過程中HSE監督檢查通報隱患,主要集中在風險識別及個人防護、設備設施入場驗收把關、標準制度方案執行、能量隔離措施、作業許可執行、方案編制審核審批等方面[1]。
石油化工裝置生產過程中涉及的物料存在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等特點,停運檢修作業過程中又存在交叉作業、特種作業,操作工序繁瑣、控制環節冗雜,單一的管理部門或專業人員很難全面地對檢修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及隱患進行識別,在檢修方案的編制過程中難以將存在的風險羅列全面,對應人員要求、管理手段、管控措施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缺陷。
油氣生產系統裝置檢修涉及電氣、自動化、生產運行、氮氣置換等多專業隊伍,對應設備、工機具、檢修材料入場時,相關人員經驗不足、手段方法受限,導致檢修過程中所配備的相關資源無法滿足全部檢修需求。
在實際作業過程中,方案編制不完善、風險范圍不明確,檢修作業勞動強度大、作業條件差、操作環境受限,監管人員專業能力限制無法準確掌握方案措施執行要求或監管不力。
油田安全環保與工程監督中心專職HSE監督開展裝置檢修旁站監督,聚焦檢修現場重點風險,緊盯關鍵環節,落實旁站責任,與屬地單位同向發力,確保各項措施有效落地、風險全面受控,逐步探索完善形成一套從檢修前溝通策劃、檢修過程全程旁站到檢修后工作總結全過程行之有效的“雙監督”包保制工作模式,為安全高效檢修提供堅實保障。
(1)制定方案、明確職責、壓實包保責任。從中心層面統籌策劃、選取優質資源,成立檢修專班,選派有經驗、能力強的“明白人”分片包保。結合現場檢修工作量、難度、時間等特征,設定發現隱患數量質量底線指標,倒逼監督人員責任落實。同時,明確責任倒查要求,出現問題捆綁考核、對等處理。以此推動現場監督責任落實,有效解決“應到不到”或監管“寬松軟”的問題。
(2)細化流程、明確要求、做好過程管控。總結出裝置檢修旁站監督“七步法”:提前做好現場對接、嚴格方案審核、停產前現場確認、現場能量隔離確認、施工過程旁站監督、投產前安全確認、投產過程旁站,確保裝置檢修各環節風險受控。
①每套裝置檢修前提前與屬地單位對接旁站監督方式,促成關鍵風險點共同檢查確認的工作模式。檢修前一周收集屬地單位的《檢修作業方案》《HSE計劃書》《檢修項目計劃》等資料和相關信息。根據裝置檢修工作量、風險大小進行分析研判,確定旁站監督工作重點。與屬地單位做好溝通交流,掌握檢修準備工作進展,提前安排監督人員,避免因專職監督人員未及時到位影響檢 修工作進展。②審查《檢修作業方案》及《HSE作業計劃書》,對作業風險辨識的精準性、安全措施的有效性進行審查確認,把風險管控擋在隱患前面。梳理關鍵風險點,針對容器檢修、技術改造、重要設備大修、管道檢驗檢測等不同的檢修內容,可能存在的現場風險,配套編制個性化監督方案和檢查表,做到一事一案、一事一表,便于現場監督人員有的放矢地開展旁站監督。③做好停產確認,避免因準備工作不到位影響安全檢修。裝置提產前監督人員對停工停產方案的培訓交底、應急預案的培訓演練、應急物資儲備、殘液受控排放及處置、危害物料專項處理方案、承包商單位人員的資質資格、機具設備完好性等準備情況進行逐項驗證,避免檢修方案不能有效落地、承包商單位人員的資質資格不符合要求、緊急情況不能及時處理的情況發生。④做好現場能量隔離確認,避免因能量意外釋放導致檢修過程事故的發生。依據能量隔離方案對檢修裝置、設備的能量隔離方式及方案落實情況逐項核實。現場確認能量隔離點設置是否合理、能否滿足安全需求。重點對裝置、設備停產后吹掃、蒸煮、中和、清洗、置換、檢測情況進行逐項核實,確保滿足安全作業條件。⑤聚焦檢修過程風險,做好旁站監督,管控重要環節。根據監督方案和檢查表嚴把裝置檢修各個關鍵環節,對關鍵作業、首次動火、首次進入受限空間、大型吊裝等高風險作業,在業主簽批作業許可后,對作業前條件確認、作業過程措施落實和作業關閉條件確認三個階段全程旁站監督。充分辨識作業過程中的風險變化、及時制止作業現場人的不安全行為、要求現場及時整改不安全狀況,現場糾正施工作業過程中的各類隱患。
⑥做好投產前確認,避免因投產準備不充分而導致投產過程中事故事件的發生。技術文件方面,現場對技改項目工藝變更(包括連帶變更)、投運前安全審查中必改項和遺留項的整改情況、投產方案審批情況等技術文件進行確認。工藝準備方面,現場核實自控及聯鎖報警系統調試及投運情況,確保投產過程聯鎖保護到位。現場確認吹掃、試壓、氮氣置換情況,確保整套裝置氮氣置換濃度合格。同時,還要對盲板、閥門狀態進行逐個確認,確保工藝流程正確導通,投產過程不出現憋壓、超溫等異常情況。人員準備方面,核實參與投產人員持證、投產方案培訓交底情況。應急方面,確認應急預案已按要求審批完成,并組織培訓及演練;應急物資按應急預案配備并均處于完好備用狀態;進出裝置應急通道暢通、氣體防護、救護已全部措施落實。⑦做好投產過程旁站,確保投產方案有效落實。投產過程中重點投產步驟、系統升壓速率、裝置設備參數調整進行旁站監督,避免因未按投產方案實施導致的憋壓刺漏、凍堵、超溫等事故事件的發生。
(3)主動作為、服務現場,強化技術支持。監督人員參與屬地檢修方案審查,對方案存在的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提升方案與檢修工作的吻合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指導完善施工作業安全措施。針對旁站監督發現的隱患同步糾偏,當好教練員、輔導員,面對面講解正確做法,指導現場及時改進。針對現場對標準理解執行的偏差,就地開展宣貫解讀,為現場作業答疑解惑。旁站監督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對象溝通不同的內容,與現場操作員工溝通現場現實風險、與基層管理人員溝通制度標準要求、與二級單位領導溝通風險管控狀況,督促屬地單位和承包商強化生產作業現場管理。整個旁站過程中,HSE監督人員針對下個工序可能存在的風險,開展預防性提示,幫助現場辨識風險。
(4)主動溝通,密切配合,加強協同聯動。積極參加裝置檢修每日碰頭會,及時掌握檢修進度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動態調整旁站監督重點。關鍵作業提前介入,避免作業現場因等待專職監督人員使施工進度受到影響。旁站監督過程中,及時研判施工單位安全管理能力和員工安全意識水平,檢修過程中重點監督安全意識較弱的班組。旁站監督過程中,發現隱患同時立即指導整改,幫助現場解決問題。裝置監督整個過程與屬地單位聯合監管,同步確認安全措施,不增加管理層級,多幫忙、不添亂。
自2021年4月啟動裝置檢修旁站監督工作以來,監督中心HSE監督已完成了14套裝置的停產檢修旁站監督工作,發現并督促整改各類隱患123個,叫停作業15次,提出氮氣置換、投產升壓速率等作業建議13項,試壓、高處充裝填料等作業改進要求41項,確保了裝置檢修安全進度兩不誤。
經過從對多套油氣處理裝置的檢修旁站監督工作進行總結,得出了檢修安全保障對策建議和好的實踐做法,為后續檢修提供參考借鑒。
(1)落實“安眼”工程建設。加強場站檢修過程視頻的監督應用,將配備視頻監控設備作為承包商入場條件,在全站設置足夠的移動攝像頭,對檢修過程高危作業實現全時段全過程視頻監控,強化視頻監督與作業現場聯動,及時發現問題隱患,并糾正不安全行為。
(2)堅持“三首一尾”工作制度。屬地主管先于承包商進入作業面辨識風險,做到“受限空間首進、登高作業首登、動火作業首檢、作業結束終驗”,落實屬地職責,充分踐行有感領導,切實做到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工作負責,確保各項安全措施有效落地。
(3)源頭減排防控污染。重視裝置檢修過程中的環保問題,搭建臨時流程確保污油不落地,使用蒸汽清洗設備減少污水排放,檢修垃圾分類存放,實現源頭減量化。
(4)設置檢修紅黑榜嚴格獎懲兌現。紅榜檢修之星,每日現金兌現;黑榜曝光通報處罰,激勵檢修人員主動作為、安全作業。
(5)黨建與檢修工作充分融合。開展“黨建引領促力檢修”活動,檢修工作與黨建相結合,支部擺擂比武,營造全員創先爭優,為檢修安全高效積極建言獻策的良好氛圍。
油田生產處理裝置是整個油氣生產處理過程中最基礎、最重要的設施設備,裝置質量檢修則是關系到生產裝置能否持續發揮出生產能力并保證生產安全的關鍵一環[2]。對裝置檢修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裝置檢修中任何一個細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塔里木油田安全環保與工程監督中心專業HSE監督和屬地站隊人員創新踐行“雙監督”包保制工作模式,為安全高效完成油氣處理裝置檢修提供了堅實保障。